登陆注册
21032500000028

第28章 28.磨磨蹭蹭的,像个人样吗?

谁啊?弟兄们。

周文王儿子众多,继任者周武王,排行老二。周公,排行老四。比周公大的,还有个哥哥,管叔,排行老三。比周公小的,是蔡叔,排行老五。

老二死了,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大家没意见。周就是这个传统,父死子继;不像商,更习惯于“兄终弟及”(哥哥死了弟弟继位)[i]。问题是,现在的摄政王,凭什么是老四,而不是老三、老五?

不服气。哥哥不服,弟弟也不服。

不服,就联合。

管叔和蔡叔作为在野党,联合对周公不利。他们放出风来,说,您别看周公道貌岸然的,满肚子花花肠子!说什么将来要还政于成王,放屁!将来肯定取而代之!

这还不罢休,管叔、蔡叔鼓动一些边疆小国,背叛周天子。

这还了得!虽然周是联邦制,诸侯国高度自治,但有个前提,就是要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周对天下的统治,不能搞独立。

背叛的小诸侯,就包括在今天山东曲阜的奄、淮水下游的淮夷。

周公亲率大军,东征三年,平定叛乱。

这三年平叛经历,史料叙述不详。结论却是清晰的:周公自己的封地鲁,从此稳定了。姜子牙的封地齐,也就此稳固了下来。

周公东征之后,对封地进行了重新组合,进一步扩大了周天子的影响。从封地的布局来看,周边的鲁、卫、燕,都是周天子的通行诸侯,是周天子或者周公的子侄,只有齐和宋,是个例外。

齐,在今天山东中部,姜子牙的封地。宋,在今天的河南,商朝遗老们的封地。

齐和宋,中间隔着鲁。齐的北边,是燕。宋的北边,是卫,东边是鲁。

看看地图,一目了然:异姓诸侯,尤其是齐和宋,被周的同姓诸侯、血缘诸侯王,巧妙地隔开了。

宋是商朝旧族,周公不放心;齐是异姓诸侯,而且能量颇大,周公也不放心。

这种布局,目的很明显:制衡。有谁不听话,生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同姓诸侯给我上![ii]

牵制和监视,精通谋略的姜子牙如何不懂?

这种不放心,让他忧虑,让他担心。他担心的或许不是自己,而是这种格局,是否会导致重燃战火。

姜子牙由衷感到了天下百姓的艰难。每一个反抗者,在反抗暴政之时,都拿“为天下人”说事儿;一旦夺取政权,自己成了统治者,就完全变了,天下人的天下,就成了他自己的天下。

齐国,遥远的东夷之地。经历了若干年的漂泊,如今,自己又要回去。这让姜太公有些百感交集。不知马氏是否还活着?如果活着,过得还好?

既然周武王选择了周公来治国,那么自己的治国方略自然也排不上用场。天子有了任命,那还是回去吧。姜太公带着周武王分封的齐国开国国君的封号,带着兵马,启程东行。

姜太公被封之地,准确地讲,是“齐地营丘”。营丘是个地名,一般认为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也有新的说法,认为营丘可能在淄博市所辖的高青县,但两者都位于淄博市境内,所以营丘位于淄博,这是确定无疑的)。

也就是说,周武王把齐国作为姜太公的封地,同时指定营丘这个地方,作为齐国的都城。

好吧,走吧,回家。姜太公此次东返,内心相比百感交集。当年,他东出西进,志在报国,造福黎民百姓;如今功成名就,大业已成,反倒失去了目标,有种失魂落魄之感。人都是这样,在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往往干劲十足;一旦目标达到,成功登顶,顿时有种苍茫茫的失落感。

齐太公姜子牙,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想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他会占卜,会预测,会推断,但更擅长的,是化解眼前的利益纠葛,解决当下的矛盾和问题。对于未来,如果还没想清楚,他不会盲目下手。

他先是辅佐文王,继而辅佐武王,这两位周朝的开山鼻祖,他就辅佐了好几十年。虽然文王在位的时候,还处在商朝的统治之下;虽然自己辅佐这两位大王的时间,侧重于政治、军事,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国家,都是在对国家进行治理。那个时候,他对讨伐纣王满怀期待。因为,战争时期、战备时期的国家治理,显然与和平时期不同。他幻想着能够在和平时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他总想尽快与商朝决战、灭掉纣王。遗憾的是,等这个目标达成,自己的指挥才能达到顶峰之时,却也是自己走下坡路之时。

周武王选择了一个治国者,但不是他。

当年离家,靠的是步行;如今回家,有了车马,有了部队。但齐太公并不急着赶路,慢慢地走。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不想走得太快;或许是他想得太多了,怕脚步太快超越了他的思想;或许他是在幻想周武王能够回心转意,把他召回,和周公一块治理国家……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他怎么想。总之,有车有马有士兵的这趟旅程,并不比他步行离齐时快多少。

慢慢腾腾一路东行,这一天就到了一个镇子。见镇子上有客栈,姜太公于是招呼手下:去客栈休息一下,明天再走。

进客栈时,一男子与姜太公打了个照面。男子上下打量了一下姜太公,没有言语。这个男子,历史上确有记载,但无姓名,史料中只称其为“客舍中人”——旅馆里的客人。

一切似乎没什么异样。晚饭时分,姜太公和几个随从正在就餐,忽听客舍中人高声道:“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同类推荐
  • 重生狄仁杰

    重生狄仁杰

    别人穿越不是王爷就是公子哥,然并暖,哥穿越的可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且看穿越后的狄仁杰…………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三国第一美男周瑜:谈瑾吟瑜

    三国第一美男周瑜:谈瑾吟瑜

    作品更名为《知琴一顾》文案无能,请自观阅……
  •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亲爱的读者和网编。因为本书用《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的名字和铁血读书网签约,根据行规,本书不能在此继续更新。给各位带来的不便,紫金燕山表示道歉。小说阅读网是一个优秀的网站,在此表示敬意。喜欢本书的读者,希望到铁血读书来。紫金燕山敬上。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热门推荐
  • 众生云

    众生云

    陌路阳关兮,浅笑依然。上有清秋兮,使君绯颜。花戏云隐兮,萧然无言。开卷辗尘兮,两断忘厌。等闲观霞兮,伊人世安。君撷清风兮,瑶池水泛。归时折颜兮,生世不散。
  • 摸爬滚打修仙行

    摸爬滚打修仙行

    傻吊!别瞅了。这里没有简介,因为老子不知写啥!但看过这本书的,一般会有这三句话!“握草!这个吊毛作者写的什么吊玩意?傻吊!”这是看了本书前三章的傻吊,所说的话语!“沃日!这书好!情节细腻,真他娘的搞笑!”这是看了本书三万字以后的傻吊,所说的话,然后马上投票收藏催更!“……”至于之后,那就没话可说了,因为说作者写的什么玩意的家伙,已经笑死在床上了!
  • 末日大武侠

    末日大武侠

    千年之前末世降临,黑暗怪物入侵地球。各种武学秘籍纷纷现世,人类通过修炼这些武学秘籍踏上了武者的进化之途。张浩乃是末世之初的一代强者,意外陨落,醒来之时竟是千年之后。千年之后,末世仍未结束,为了抵制这些怪物,人类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战部。而人类所依靠的一些武学秘籍在这千年的光阴中逐渐遗失不全。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撒旦的条件

    撒旦的条件

    自七年前她绝然离去的那一刻起,富贵名家的唯一继承人、自信狂傲的豪门钜子,即变成冷漠无情、严肃独裁的冷血男人,一如撒旦般,令人不寒而栗!得知她再度悄悄返回,愤恨爱憎交织的情焰便在他心头狂烧,烧去他的理智、燃尽他的理性──激得他马不停蹄地揪出她,专制横断地迫她离开。可她却胆敢要他再给她一次机会!?没问题,但一切就得照他的方法来!!
  • 恰逢,你也爱我

    恰逢,你也爱我

    十年前,她不懂爱,却因为爱,伤害了太多人,十年后,她懂得了爱,她因为爱,学会珍惜,学会改变。在她懂爱的时候,爱的时候,恰逢他出现,他也爱她!
  • 整数之语

    整数之语

    纸条,邮件,一个个无甚生气的字符,书写了一条条密语。数学,整数,一串串没有情感的数字,勾勒了一场场悲欢。解密,解谜。破译,破异。“整数依然是完美的!”他这样说。
  • 太子妃同人:春茶绿篱日常

    太子妃同人:春茶绿篱日常

    不过是看剧睡着了,怎么醒来就变成了绿篱?还有,太子妃你敢不敢不吃我豆腐?!我随手拉过一个身边的小宫女,问:“我长得很像春茶吗?”小宫女笑嘻嘻道:“绿篱姑娘貌美如花,怎么像春茶呢?”我放开这个小姑娘,自言自语道:“既然长得不像春茶,那怎么特么谁都想泡我!”
  • 独剑走天涯

    独剑走天涯

    孤儿出身的她,因机缘巧合救下一名绝世高手而成为大陆的第一剑客。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