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王府极土木之盛,千门万户,宫楼玉宇,占地千亩,龙盘虎踞于云州城。
作为王朝仅剩的两位异姓王其中之一,云中王云烨可谓是得到了除皇位以外的所有东西,而在云中三州更是只手遮天,翻云覆雨。
作为王府的所在地,云州城这一块儿地方自然是穷极风水之大极,依山傍水,地震青龙。站在王府的登云阁,视野豁然开阔,可以看见的地方,东西自然就多了起来。
但,这里不是谁都可以上来的,纵观诺大的一座云中王府,能够登上这座阁楼的屈指可数,云中王世子自然算是一个。
世子殿下每到黄昏日落的时候就喜欢登楼,还不许别人跟从服侍,独自一人待在楼上直到夕阳完全下垂,天地一片黑暗才会下来,有的时候云中王长女云棠郡主会上去,有的时候云中王也会上去,依然是待到天黑,却没人知道到底在做些什么。
又是一个黄昏,落日已经完全下沉,但却依然有金黄色的光线透过淡薄的云层折射到人间,显示出一片血红。
云中只是泛称,它包括整个云州和半个幽州,因为地处西北,土地贫瘠,气候就更加的干燥,虽已入初秋,阳光却依然是异常刺眼,燥热让每个人都泛起了懒,所以虽已是黄昏,但人群却是异常的多,入关的,出关的,闲逛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世子云醒独自一人站在阁楼,微微眯起的双眼看着视野尽头的人群,右手微微抬起,反复摩挲着左手食指上的翡翠玉扳指,在夕阳的光耀下,散发着一道道感觉不到的寒意。
这是世子殿下三年游历归来后第一次登上这座楼。
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三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是足够改变一切了。上次登楼是和大姐云棠一起的,姐弟两人就像这个时候的云醒一样,静静的站在观云阁上,看着面前的落日。只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己刚回来大姐就走了。
“站在那儿傻想什么呢一个人”突然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云醒的思绪,一到影子从云醒背后晃过,然后重重的坐在了旁边的坐榻上,不用转身就知道是谁。
“没想什么”转过身走到坐榻的另一边,淡淡回应道。云中王赶忙向旁边挪了挪,留下一大片空处给走过来的儿子。云醒看到这儿顿了顿,抿了抿极薄的嘴唇,然后坐了下去,顺手拿起放在旁边的贡品黄柑,剥开,父子两人一人一半,然后顺手掰下一瓣儿丢进嘴里。
云中王看见这一幕,因为常年征战沙场而习惯了的严肃脸庞竟然难得的流露出柔和之色,其中甚至还掺杂着一丝的愧疚。
“你变了”良久,云烨才终于开口说道。以前的世子殿下是绝对不会将一整瓣儿柑橘囫囵吞下的,即便是去掉了橘丝世子殿下也未必肯吃。三年出外游历,徒步转徙数千里,想必也是吃足了苦啊。
“是吗?只是觉得有些累了”云醒眼睛依旧是看着楼外,暮色变得越来越暗,不远处的天空中已经依稀的出现了几颗星辰。
听到这句话,云烨突然就怔在了那里,张了张嘴,依旧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父子两人就这样做在榻上,眼睛盯着夜色越来越浓的楼外。
许久,云中王才开口说道:“还在怪我?”
“云棠都不怪你,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怪你”云醒终于将视线收了回来,盯着云烨自嘲一笑。
然后,父子二人就真的沉默了下去,再没有交谈一句。父子二人看似是一问一答,其实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问题。云烨所问的不过是当年自己一狠心,便让云醒独自一人出外游历三年,而云醒所回答的确是另外一件事了。
开元十三年,骠骑大将军领兵北上,与大秦兵马元帅王翦决战于凉州境内,两军对峙长达一年时间之久,终破秦军,驱秦军于凉州边境之外,收凉州于正阳王朝版图之内,战国时代终至落幕,领兵南归,论功行赏,封王加爵赐云中王,封地凉州全境外加幽州半境,而同年,云家长女云海棠正式改名云棠,开始学习庙堂捭阖之术,开始踏入修行之路,那一年她刚满十岁,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开始变得越来越老成,天赋也越来越高,在云中数十万军队中声望越来越高,在云中,在王朝名声越来越大,却再也没有笑过了。而世子殿下却与之截然相反,行为越来越放荡,终至成为云中乃至正阳王朝最大的纨绔子弟。欢声笑语几乎从来没有停过,但有多少是真正发自于内心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有人羡慕他的家世,羡慕他的出身,羡慕他有个好姐姐,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没事溜个鸟或者叫上三五个狐朋狗友上街掀掀女孩儿的裙子,生活真是惬意啊。也有人不耻他的行为,觉得他真是白白浪费了绝好的条件,或是指名道姓的骂,或是暗地里极致的嘲讽,反正各种各样的都有。
但不是此中人又如何知晓此山高?
“云棠不怪你,我也不怪你,我们都不怪你,真的”云醒突然开口。
听到这句话,军旅半辈子杀人如麻的骠骑大将军,西北三州的土皇帝竟有些眼眶湿润,悄悄撇过头,赶忙借着夜色伸出手擦拭干净,然后哈哈笑道:“马上就又要走了,我们父子二人就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说这些了”
“还是说说吧”没等云烨说完,云醒就开口说道,“马上就要进京了,该知道的还是要了解一些吧,再说了,姐也不能一辈子都叫云棠吧,这哪是女孩子的名字啊”
这一年是开元二十三年,夜色暗沉犹如化不开的墨,将父子二人包裹其中,这一年也是开元末年,再过几个月就是永庆元年了,新年新气象,七国乱战,正阳王朝以蛇吞龙象之资为广大子民迎来了开元中兴,接下来就应该是永世兴庆了,那么想必一些不必要的人或事就应该没有再留下的必要了吧。
开元末年,兵部侍郎兼总督并州边防军务沈括上书朝廷,愿领兵北上,收复河套。同年,凉州刺史林白羽因功升迁,举家迁往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