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声,餐具碰撞的轻微声音,以及偶尔的聊天声。今天的C单元厨房平静如此,一如往日。
路北北,夏冬青,孙伯君,他们几个都是来英国读一年硕士的。另外那两个缺席午饭的中国学生也是如此。五个人同校不同系,同宿不同室,秉着海外华人一家亲的原则每日搭伙吃饭,倒也不寂寞。
餐厅则是宿舍三楼C单元的厨房。很巧,路北北和孙伯君,以及并未出席午饭的另外两名中国学生住满了这个单元的四间屋子,C单元厨房就成了彻底的中国厨房。夏冬青则住在隔壁的A单元,但那边剩下三个房间都是外国人,她就平时来C单元这里和大家一起搭伙。
被中国人承包用来做饭的地盘,自然也充满了中国特色,比如那满满一阳台的菜。种子大部分是伯君婆婆从国内带来的,暑假在伯明翰时,他原本想交给女朋友种,但女朋友不喜欢,婆婆就只得把一大包种子背到了伦敦。他挺发愁,因为自己不会种,而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打游戏的路北北拍拍肋骨。
“我来。”她说。
“你的技能树上还有游戏以外的分支?”孙伯君问。
“别小看我。”路北北说,“也别小看你自己。种族天赋懂不懂?不会种菜的中国人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嘛?”
“你可别乱来。”婆婆说,“这不是国内,种子就这么一包,浪费了可就搞不到了。”
他说着,拍拍那一大包好几斤重的种子,还有他这几天从伦敦的大超市里买到的各种蔬菜苗。路北北瞟了一眼,总觉得自己要花些时间才能全浪费完。
“我种过花,也种过菜。”她说,“放心吧。”
孙伯君仍旧不安心,毕竟这个头上常年翘着一撮毛的短发女孩,常年做的事就是窝在宿舍里打游戏。但路北北拿着他准备好的那个大塑料盒看了看,二话没说抄刀就要往盒底捅窟窿时,孙伯君突然安心了。他知道种东西的容器都要留气孔,路北北的确有经验。
“我来。”婆婆说。他拿出一把细刃刀,开了没明火的英国灶台,把刀片贴在灶上烤热,然后一刀在塑料盒底穿了个窟窿。“够吗?”
“太小,再来几个。”路北北说,“都有什么苗?”
婆婆带的种子特别全,从水果到蔬菜到粮食。但限于厨房的空间和英国的气候,有些未必合适。路北北翻翻捡捡,按婆婆的指示挑了一堆葱姜蒜和香菜和辣椒。实用为先,或者换个说法,能有助于烹饪的植物有最高优先权。
“能种多少种多少。”婆婆说,“还需要什么吗?肥料,工具,土?咱们是不是找找专门的花草市场买点?”
“肥料要买,别的都不用。工具嘛,你那么多刀铲筷子勺,来几把不用的就行。”
“土也不买?”
“不买。”
路北北说着,摸摸下巴,面露笑容,头顶的呆毛一晃一晃。
当天月黑风高之夜,路北北叫上孙伯君,拎着塑料袋去了几个街区之外离宿舍比较远的一个公园。两人进行了一些土方作业,临走前,路北北还不忘把挖开的地面填平整些,把翻乱了的草皮小心摆回去。
“盆里先垫碎石头,再放土。不过土里肯定有杂草种子,长出来以后得除除草。”路北北说。
路北北种菜的经验不止是丰富,而且是非比寻常,孙伯君自此五体投地。几盆调味食材种下了,之后种的就是那些好成活,不挑剔气候的菜。婆婆带的红豆绿豆黄豆特别多,路北北就又找了几个盆子放在厨房室内,泡豆子发豆芽。阳台堆得快满了,北北问婆婆还想弄点什么,婆婆说水果。
“你带的这堆水果怎么种啊。”路北北说,随手拿起包种子看看,“这个季节,种草莓?”
“搭大棚行吗?”孙伯君问,“我看电视里都是盖大棚。”
“宿舍阳台搭大棚?”
路北北睁大了眼,孙伯君一脸认真,他也不太懂。
惊讶归惊讶,他们还真就这么干了。路北北去超市买了包烤串串用的竹签子,孙伯君贡献出一大卷食品用透明保鲜膜,两个人再次去公园搞了一些生产资料,四份草莓种子便埋在了最大的花盆——买厨具时剩下的最大号的泡沫塑料盒子中。竹签架起来,保鲜膜裁好,路北北还特意让婆婆把支顶棚的签子在灶台上烤弯,以便做出传说中的透镜效果。一个特别简易的大棚就这么盖在草莓盒子上了,看着还挺像回事。
“能行吗?”婆婆问,他还是有点担心。
“死了正常,活了就谢老天爷。”路北北说,“施肥浇水都是小事,但是出芽了以后要晒太阳。”
“那真是要看老天爷。”孙伯君说,他顺便看看阳台门外,一个寻常的英国大阴天。
人力能及之事就尽力,不能及之事,担心也没用。幸好,他们的厨房得地利,阳台是朝南的,温度够暖和。而特别有意思的是,也许是因为开始种菜,所以大家都开始留意,也许就是老天爷眷顾他们。自从阳台上摆起了菜盆,阳光似乎就多了起来。日子一天天过去,盆里陆续长出了绿色,简易大棚下的四株草莓居然也全发了芽。孙伯君和路北北兴奋异常,一起站到阳台冲着东方拜了三拜,以谢老天爷赐的太阳光。
“从此咱们能吃咱自己种的菜了。”孙伯君说,“自产的放心菜。”
“咱们都到了英国了,这儿卖的蔬菜还不放心?”厨房里的夏冬青说。
“我钦定外面买的一定比不上自家种的。”路北北说,“不服就是不客观。”
几千年农耕文明传承,华夏吃货儿女永远觉得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菜,当之无愧是世界上最好。孙伯君和夏冬青居然就这么被说服了,三人围到阳台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绿色,心里满满当当的。
毕竟中国厨房,毕竟中国人。他们三个不约而同地想。就连出国就是为了移民的夏冬青,这念头都是如此自然而然。
---
“我得先走了。”
夏冬青说着,起身盛汤,毕竟她下午有约。风雨又大,提前出门比较好。“北北,你帮我刷一下碗吧。”
“好。下雨天,慢点。”
路北北答,捧着饭碗优哉游哉。夏冬青灌了两口汤,看看路北北,使劲喘了口气。
“还是商科好,这么悠闲。”她说。
“不,是我闲。”路北北答,捧着饭碗头也不抬,“不要拿我的不求上进代表所有人。”
“你啊。”
夏冬青再次使劲喘了一口气,“我就喜欢你这种自知之明。老子知道,老子就这样,老子就不改。”
“我只求混个文凭毕业滚蛋,跟你这想找工作移民的怎么比?”路北北说,“再说我还去上课,而且写作业呢。你看少爷,去不去上课全看心情——我知道你要说我不能跟他比,可我就是这么没追求。容我自甘堕落吧。”
夏冬青这次没喘气,她喝光最后一口汤,放下碗。
“那你就学着少说两句。我要教训你,结果话都让你说完了,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错了,我下次注意。”
路北北说着,一下笑了出来,夏冬青也笑了。她顺便问现在几点,北北就掏出手机。“两点上课,现在一点半。咱宿舍离学校这么近,你肯定来得及——咦?”
有封邮件,是系里发来的。但她起了床就开始打游戏,根本没在意。路北北连忙打开邮件,看看内容,有几个单词不认识。
“婆婆,帮我看看什么意思。”
学翻译的伯君婆婆接过手机,推推眼镜。“你英语明明不差啊。”他说,“夏冬青还是读语言班才入学的,你都没读。”
“可是来了英国,我也没什么机会说英语嘛,连导师都是中国人。”路北北说。
“快别提你那个倒霉导师了。”夏冬青说,“上次你说,他第一次跟你聊天,天南海北侃天侃地,问吃的习不习惯,问住的舒不舒服,问身体怎么样,问心情怎么样,问去没去哪里玩,问知不知道景点有学生折扣。”
“多好的老师,面面俱到。”路北北说,“而且收费的景点真的都有折扣,还折得很高呢。你不去玩玩?毕业了没了学生证,你就没这福利了。”
“我倒是想去,可惜没时间。”夏冬青说,“北北,你说你那个老师好,可那次之后你再见过他哪怕一面吗?而且,上次你发的邮件,到今天他回过吗?”
北北抬头看着天花板,她发现自己真的只见过那个导师一面,邮件似乎也真的没回复——虽然她问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挂了科影响不影响毕业之类的,但至今杳无音信。
“他不管我,就最好。”她说。
而一旁的伯君婆婆突然拍拍她肩膀。
“他想管也管不了了。”他说,“邮件说你换导师了。”
“啊?”
这消息太突然,夏冬青和路北北一起张嘴,路北北没合上,夏冬青则一下笑了出来。“你们系里也看不惯了。”她说,“新导师是谁?不是中国人了吧。”
“到底什么情况?”路北北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