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亭。
昭王亭处立在半山腰的一个八角风景亭,它是由一个石头垒成的亭子,每块石头上面也粗糙地雕琢打磨过一番,这是很久前,当地人为纪念燕国的燕昭王而设。
遵化城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管辖,近两千年过去了,可这千年古亭并没受到太大的损坏,当然,这与当地百姓对昭王的崇敬之情有关。
历经了两千年风吹日晒的昭王亭,亭内的石椅、石桌,仿佛如初。毅然屹立于这半坡之上。
亭内的石桌上摆着一副还没下完的围棋残局。
杨林坐在石凳子上,手托香腮望着山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王允抬起头,看着半山腰的昭王亭,右手无意识地摸了摸藏在腹部的冰刀,这是他的习惯,每逢强敌他都会这样,手一旦碰到怀中的暗器,也就是那一枚枚小小的冰刀,他王允就会马上变得很有信心,如果说简单点,通常在王允触摸冰刀之时就能证明他有些紧张,需要补充些勇气。
而这次有所不同,因为对方并不是习武之人,而是一个小小的弱女子。王允这样无意识的举止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奇怪。
王允迈开双腿,朝山间走去。
不多会儿,王允已走到山腰,进入石亭内后,看着石亭里的杨林,王允双手抱起拳对杨林道:“不知堂主差遣在下到此有何事吩咐?”
杨林抬起头,对王允嫣然一笑,回道:“我不是你们江湖人士,不必这么多客套话,公子请坐。”
王允坐下后,朝山下望去,从这儿望去,整个难民窟一览无余,王允感觉到有些奇怪,前几天那儿还人满为患,可这时,下边的人好像少了很多,王允向杨林问道:“好像你这儿的难民在减少。”
“每天都有人走,他们不愿在这儿,大都向南边退去了,他们宁愿一路乞讨度日,也不愿在这里久待。”杨林说完后,脸上涌起一丝淡淡地忧虑之色。
王允回过头,看着杨林,问道:“为何会这样?”
杨林叹出一口气,说道:“距这儿只有几百里的关宁防线,是金军久攻不下的一顽城,皇太极视它为眼中钉,肉中刺,如若关宁失守,这遵化必会被金军攻下,清军很可能会在这儿屠城泄愤,以警顽抗之下场,这些难民都是从前边退下来的,他们本就失去家园田地,岂会在这儿担惊受怕地苟活,不如早点别寻去所。”
“他们害怕清军破城而入?呵呵,是他们多虑了吧,关宁防线犹如刚铁所铸,由袁将军统守。**哈赤还有他的几个儿子都败袁祟焕将军手下,有将军在,清军妄想在辽东猖獗,遵化永远不会补清军攻破,我们夺回以前丢失的土地……也只是迟早的事。”
“呵呵,王公子是不是太过乐观了一点。明朝以腐败其絮,仅凭关宁铁骑去力挽狂澜,又能坚持得了多久?眼前的风平浪静只是暂时的,现在西边和南边的农民义军到处都是,而我们现如今的皇上,已无法制止住早以蠢蠢欲动的民心了,大明朝大势已去,这儿表面上风平浪静,可其实也守不了多时了,你应该明白这一点。你若是一个真正的汉子,你就应该为减少百姓的疾苦而做点什么。”
王允听完杨林的话后,心中不由一惊,说道:“袁将军能遏制后金的,并且终有一天会灭掉它。**哈赤虽厉害但以是个进墓之人,皇太极虽勇也只是个袁将军手中的败军之将,后金已无人可与大明抗衡,大明是不会灭亡的,大明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都挺过来了,现在也是一样,这些小小的灾难都会过去,你放心,会有像戚继光、张居正一样的贤能之士出现的,大明历经数百年,哪会那么轻易地垮掉。
杨林笑了笑,“大明朝以经不是以前的大明朝了,我们大明朝的白姓,需要的是像此亭的主人燕昭王一样的明君,能与民同苦同乐,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要一个时时用武镇压百姓,对外侵而又一愁莫展,让白姓谈政色变的朱由检。还有就是你别自欺欺人的认为后金无人,这辽东我们只能守不敢攻,是因为大明的野战军根本不能与后金的铁骑抗衡,现在后金的多尔衮、吉桑,还有很多很多人论智论勇都超过皇太极,只是声望不及他罢了。”
王允回道:“我们也有熊庭弼,有袁崇焕还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军。”
“哈哈哈”杨林大笑几声,“熊庭弼?当年守辽东的熊庭弼的确有过人之处,他来守这辽东的时候,的确良是令后金很头疼,就连**哈赤也只能对我大明一筹莫展,可结果呢?熊庭弼还不是被我们自己人陷害,之后孙承恩又接管辽东,孙将军智过人,本可以困死满洲,可结果呢?在他大功将要告成之时,却又被削去了职务,现如今袁崇焕又来了,天知道等待他的又是什么。”
王允冷冷地回道:“不管怎样,我相信我们会赢得这场战争。”
杨林叹了一口气:“机会都过去了,我们赢不了的,因为我们的皇上总是在我们快赢时,又放弃,一旦捏到金四的软肋,又放掉,我们的机会都用完了,而敌人却越长越大。现在两军对峙,对面金国军队实力甚至比我们更强大,我想…这场战争就还会继续很久。王公子,你也想想吧,战争所消耗的,可都是生命,而战争的结果是能预见的,王公子……你说最后谁会赢?不要让愿望影响了你自己的判断力。大明以失去民心,亡国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我们能提前结束战争,就是挽留住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早一日结束它,百姓也早一日减少因战争而增添的战事赋税,能有一顿饱饭吃。”
王允摇摇头,说道:“满族的铁骑虽厉害,但数量太少,所以战争不会持续太久,如若我们平息掉内乱之后,再调集足够兵力就能对把们一举歼灭…”
“你别天真了”杨林打断王允的话,说道:“对,这就是问题的关健,如若大明出重兵,步步为营向前推进,身后以目前的国力作后盾不断补给前沿军士,收复满族女真不是难事,可为什么当今皇上不这样做呢?你仔细想想吧,到底是为了什么皇上不这样做?倒不如我们联手,把这无用的皇帝赶下去。”
王允听得全身寒意笼罩,缓缓地对杨林说道:“堂主莫非想投敌,让清军早些破门而入?”
“这也是结束这场战争最直接有郊的办法。”杨林冷泠地回答了王允。
“堂主为什么选我?我又能为你去做什么?你这儿不是有一位武功高强的师太吗。”
“师太乃佛门中人,小女子的母亲也自小信佛,所以小女子万不敢唆使佛门中人去杀生,况且师太也立过誓不杀生。而你却不同,从第一次看见你我就知道我们是一路人,你眸子里闪烁着的不光是智慧,还有善良,我相信我看不走眼。”
王允苦着脸道:“你这些想法,我只能说我很不解,你作为一个大明国的人,却想投靠异族,这是为人所不耻的。”
杨林的脸一沉,慢慢地站起身来,红着眼睛对王允说道:“对我们都是大明国的人,我的爹也是大明的人,可大明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呢?我爹为大明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可结果呢?他现在被划入了东林党,你也知道那魏忠贤在朝中一手遮天,他想铲除东林党是不会放过一个人的,我想救我爹,可我拿什么跟魏忠贤斗?”
“你…你也不能为了…你爹一个人的性命,而投敌叛国吧?”王允说话开始有点结巴了。
“在我心里,没有什么比我的爹更重要,只要能救他,我什么都可以去做。”
“你可以想一个别的方法,你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杨林冷冷地回道:“还有别的法吗?你帮我想一个瞧瞧,你能让魏忠贤改变主意?”
王允轻轻地摇了摇头。
杨林扭过头,“你到底帮不帮我,一句话。”
王允回道:“你不会成功的。”
“那好吧,小女子打扰你了,公子……请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