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没错,各位都是英雄豪杰,这蜈蚣洞为祸人间多年,已到了寿终正寝之时,我等当尽心竭力,把这些害人的蜈蚣全部剿灭,斩草除根。”袁轻舟狠狠地说道。
我其实不想参与这趟混水,不过置身事外已是不可能了,即使无尘子不是我的小师叔,我觉得袁轻舟这老头的话也有几分在理。
望望四周,草木荒茂,人迹罕至,百里之内,杳无人烟,时常可见累累白骨隐蔽于荒野,或许全是那些毒虫所为,将蜈蚣洞根除,或许也是一件为民造福的善事。
想到这里,我的好奇心也蠢蠢欲动,虽然袁轻舟的目的是来盗洞夺宝,并非是为了剿灭毒虫,但我想知道,蜈蚣洞里面有没有价值连城的古物,还有寒阴珠的传说是不是真的?如果真有那颗宝珠,我就帮着小师叔拿了那颗珠子,大家不就皆大欢喜了么。
看来蜈蚣洞里大有油水可捞,否则的话,像袁轻舟这样的江湖巨擘,怎么能够兴师动众,带领群盗,风闻而至。
我朝着唐驼子点点头,说:“唐叔,三剑,我们留下,帮助小师叔寻找寒阴珠。”
不等,大家点头,三剑发出一声欢呼,这小子平时在京城呆得太安逸了,遇见这么有趣冒险的事情,恨不得多生事端,好瞧瞧热闹,我瞪了他一眼,这小家伙才收敛了许多。
这时候,唐驼子问起我昨夜的经历,我便将被大蜈蚣掠到悬崖之下的过程,简略地讲述了一遍,听得众人目瞪口呆,等到我结束故事,连帐篷外的黑衣人都唏嘘不已,我的经历简直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只有无尘子小师叔频频点头,大模大样地说道:“九城师侄,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袁轻舟在一旁帮衬着道:“无尘子道兄,你不必谦虚,这叫艺高人胆大,九城先生师出名门,我们这一次大破蜈蚣洞,是天时,地利,人和,我要把这些毒虫一只只地剿灭,为死去的弟兄报仇血恨。”这老小子是个老江湖,好似我们的关系又近了一层,他知道我和无尘子,还有唐驼子的关系,他这样拉拢我,我已经无法置身事外了。倒是无尘子小师叔还真是怡然自得,我口口声声小师叔叫得他很受用,他还真以师叔自居了。
“九城,你那把剑,给我瞧瞧。”无尘子说道,他虽是一个俊朗丰神般的人物,却还是童心未泯,听说我这把短剑犀利无比,当下要了过去,仔细观看,然后欣喜地对我说道:“九城师侄,真是造化,你可知道这把剑的来历么?”
我摇了摇头说道:“这把剑是我无意中得来的,锋利无比,但是它有什么来历,我确实不知,还望小师叔指点。”
无尘子没有立刻回答,以手掌轻轻地摩挲着剑身,喃喃地说:“这世上的每一柄神兵都有他自己的灵性,所谓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神剑通灵,所言非虚,想来这柄剑正在寻找他的主人,而剑的主人应该是你,如果这柄剑让其他人得了,必会引来杀身大祸,这把剑必须寻得一位儒雅大气之人,才能震慑住此剑的杀气,师侄,这柄上古神兵非你莫属。”
听他说了半天,感觉云山雾罩的,我还是不知道这是柄什么剑,袁轻舟,唐驼子和三剑全都瞪着眼睛,听了个一知半解。
三剑有些焦急地问:“无尘子小师叔,这究竟是什么剑呀,很有来头么?”
“当然。”无尘子神秘地一笑,命人弄了一盆清水,水盆里放进一大块生铁,然后将短剑伸进水中,只见他未曾用力,水波也不曾荡漾,只是那么轻轻地三划两划,然后撤剑出水,剑刃不曾沾上一滴水珠,而水中那块生铁已经被切成了数段!
好犀利的剑!
无尘子又将短剑刺进水中,对我说道:“师侄,你看此剑的剑刃。”
我们都凑近水盆,仔细瞧那剑身,只见黑色剑身出现了一丝丝白色波纹,丝丝缕缕,好似纠缠在一起的鱼肠子的花纹,但是等剑身抽离水中,那些花纹便黯然消失了。
袁轻舟和唐驼子都是老江湖,他们也懂剑,但是都露出迷茫的神色,不知这短剑的来历,只听无尘子说道:“听过专诸刺王僚的故事么?”
我当然知道,这个故事见于《史记刺客列传》,说的是吴国王僚霸占帝位,公子光欲杀王僚,自立为王,于是在江湖上求得一位勇士专诸,借着宴请王僚的时机,派专诸刺杀王僚,然后自立为吴王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和这把剑又有什么关系?
正想到这里,颇有见识的袁轻舟喃喃地道:“无尘子道长,莫非这把就是传说中的鱼藏剑?”
鱼藏剑!
如果这把真是鱼藏剑,那不就是刺客专诸,刺杀王僚的那柄剑,为了躲避侍卫搜查,专诸将这把剑藏在炙好的鱼腹之中,然后一剑穿透王僚身上的三层狻猊铠甲,一剑要了王僚的小命,正是这把鱼藏剑!
“不错。”无尘子将短剑轻轻递还到我的手上,说道:“我想,这把剑的确是传说中的鱼藏剑,传说是春秋战国之时,治剑大师欧冶子的杰作,欧冶子是铸剑的鼻祖,穷尽一生心力铸剑五把,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藏,巨阙。还有传说,此剑隐藏着鱼肠花纹,似龟甲,似鳞羽,而且在水中威力巨大,陆能透甲,水能断舟,果然名不虚传,曾有相剑大师说此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所以,这把剑杀气太重,称为勇绝之剑,非有德行者,不能配之,否则必遭横死,九城师侄学识渊博,宅心仁厚,只是缺少勇武气概,正适合佩戴此剑。”
无尘子师叔的一番话说得众人慨叹不已,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在蜈蚣洞内惨死之人,便问无尘子师叔可知道九尾宗狐么,无尘子师叔摇了摇头,袁轻舟和唐驼子也是一脸茫然,看来,他们并不知道九尾宗狐是什么来历,我也就顺嘴解释两句,敷衍过去。
此刻,天色渐晚,夕阳西坠。营盘内点起篝火,熊熊的火焰照亮苍茫的密林。这些江湖大盗开始准备晚餐,袁轻舟和无尘子商定,准备明天大破蜈蚣洞。
我们饱餐了一顿,各自安歇,唐驼子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袁轻舟的来历告诉了我。
原来,袁轻舟是巴蜀一代的江湖大盗,小时候曾做过巫峡的船老大,深谙水性,后遇奇人,拜师学艺,艺成之后,闯荡江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专做些大买卖,曾经干过几件让官府通缉的大事,早年间曾与唐驼子有过一面之缘。所谓的江南四侠,其实就是江南四盗。袁轻舟是大当家的,另外还有三个狠角色,全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今天在洞穴里折了一个兄弟,是他们的二当家,还剩下三当家和四当家,江湖绰号闹海蛟和穿山虎,这两个家伙原本是盗墓贼出身,浑身的本事,都跟了袁轻舟,他们在四川占据一座山岭,啸聚为王,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物。
说到这里,我向洞前观看,袁轻舟不愧为众盗的首领,他竟有排兵布阵的本事,洞口前点起九堆篝火,后面埋伏着十几名刀斧手和弓箭手,这是为了防止蜈蚣偷袭而布置的,站岗的黑衣人分成三班,每班驻守几个时辰,轮流看守,直到天明。看完这些布置,我便放心钻进帐篷,呼呼大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