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左髭丈八昨夜去世,山谷内闹作一团。
张燕约束了众将,对左髭丈八亲随一一审问。
但昨夜左髭丈八心情不好,亲随都不敢接近,天亮时候亲随发现左髭丈八躺在地上,当时便已经死了。
众将怀疑白饶,白饶自然大叫冤枉,言自己早上回来便在营中休息,自己的亲兵可以作证。
众将当然不会相信白饶的话,俱要张燕给个交代。
于是张燕只能询问值夜人员,找人对左髭丈八验尸。
山上自然没有专业的人员做这些,因此张燕请来医术无双的安道全。
安道全验尸完毕,道:“左将军是因为醉酒而去的。”
于毒道:“往日里左将军最是能喝,如何会醉死?且听亲随说,昨晚左将军喝得并不多,你这厮莫非是庸医?”
张燕道:“于将军莫要无礼,安神医自上山以来不过短短几日,便将以往伤病的将士尽数治好,其医术绝无问题。”
于毒等将领不依,又有其他医匠检验过,因为查不出来,又怕众将迁怒,便都道是喝酒醉死的。
于毒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但因为的张燕存在,自然没人再闹。
最后无法解决,只好将左髭丈八的亲兵杀掉,毕竟守卫主将安全是他们的职责,职责缺失,便是他们自己也无法可说。
白饶从一早起来,被一连串的事吓得十魂去了七魄,见众将对他虎视眈眈,哪里敢多呆?
因此事情一清楚,白饶便匆匆带着手下亲随告辞离开。
于毒等人也要离开,张燕担心于毒等人会在路上找白饶的麻烦,便强行再留了一夜。
张天见事情基本按照自己想法中发展,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左髭丈八的死,正是张天暗中做的。
为何张天要对左髭丈八动手?
要论仇怨,张天在这黑山,除了与杨凤关系有些微妙外,并无其他仇人。
之所以要暗害左髭丈八,自然不是冤仇,而是有其他几项原因。
其一,左髭丈八是支持张燕的;
虽然昨晚左髭丈八与张燕闹得颇不愉快,但其能够忍住怒气,只是离开大殿,便能看得出来他还是支持张燕的。
左髭丈八有84的武力,他日如果有变,必然难以对付,因此张天要杀他;
其二,为了平衡点;
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如今黑山军既然决定潜伏一段时间,张天要得到平衡点便非常难了。
左髭丈八武力84,能提供的平衡点是非常高的;
其三,左髭丈八落单了;
其实张天真正忌惮的是黄龙,此人心思细腻强而不刚,不是左髭丈八能够相比的。
但此人实在谨慎,张天对其毫无办法。
因为这些原因,张天暗中让时迁,找安道全要了毒药。
安道全也不愧“神医”之名,左髭丈八注定难逃此劫,自上次“治毒疮”的药物外,安道全再立大功,无声无息弄死了左髭丈八。
当然,这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怀疑,比如杨凤。
这倒不难推测,因为当前情形,与张天上山之前杀死孙轻王当的手法太像了。
但无凭无据的,又找不到动机,杨凤也只有将这种想法闷死在心里,表面上只是更加注意张天了。
事情解决后,张天第一时间在脑子中问天道道:“怎么样?我现在的平衡点有多少了?之前你怎么不提醒我?”
天道道:“之前猪公拥有平衡点为147.3点,杀死左髭丈八,猪公能够得到的平衡点数为251.2点,当前总平衡点为398.5点;另外,猪公昨晚睡得跟猪一样,天道又不是小孩子,自然不会打扰。”
张天道:“你不就一小姑娘吗?”
天道:“……”
第二天,各路主将相继离开,山谷又恢复了往日平静。
张天身份稳定后,便也不再待在山上,而是在山谷中“视察民情”。
因为张燕做了主帅,山谷军民都不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张天,见张天既年轻英俊又平易近人,大家都很乐意的接受了张天这个副帅。
带着百余名亲卫走走看看过了几日,张天对山谷内情形大致有了了解。
黑山军虽然称为军,但并不全是军人,也包括一些妇女老幼。
作为军卒的只有能上得了战场的那部分,大概五六万人,剩下的人中妇女约两万人,老人小孩各五千人。
这还是因为孙轻王当去世后,留下的一万余人迁移过来,才有这种规模。
至于男女失衡的原因,自然是在行走撤退中造成的。
毕竟黑山军之前是造反队伍,裹挟的多是男丁,而且走南闯北的,自然有伤亡,伤亡的多的便是作为身体稍弱的妇女老幼。
平时,黑山军军卒一半是在操练,一半是在巡视,这还是张燕坚持的结果。
因为张燕是出色的军人,所以即使退入黑山,也时刻保持着警惕,不敢放松。
除开军卒之外的人,便在杨凤的管理下,将谷内的土地开垦出来。
山谷很大,但适合耕种的并不多,而去受高山地质等影响,种出的粮食远远不可能满足近十万人的需要,即便是三万人的妇女老幼都不见得够。
但本着有比没有强,大家还是勤劳的开垦着。
如今冬天正要到来,将杂草去掉,土地翻开,明年春天就可以播种了。
这些天,张天便一直在帮忙。
前世张天的亲戚在农村,张天被寄养过去后,少不得做这些杂活。
虽然古今的种植方式有差别,但基本上的准备还是差不多的,张天自然也干得。
可是,当张天想要行使一些做副帅的权力时,又遇到了困难。
因为杨凤对张天的忌惮,杨凤可谓做到了事必躬亲的状态。
随时派一大群人跟着张天不说,每当张天发现问题准备处理时,他便会亲自过来接手,自己去处理,根本不愿意让张天在山谷内发展势力。
而张天对这些事,又不好对张燕报怨。
于是灵机一动,张天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张天最想接触的自然是黑山军的军队,加深感情。
因此张天找到张燕,道:“兄长作为黑山军主帅,平日里忙碌不堪,既要统管全军各路人马,又要训练本部士卒,实在辛苦,之前兄长忙碌,仅有军师在侧,操劳民政,无人可分忧,今日小弟既然来了,愿相助兄长,操练士卒。”
张燕还未开口,杨凤却道:“少将军一片苦心,飞燕将军自然明白,只是少将军未曾涉足兵事,难免有疏漏之处,黑山军事关重大,暂时还是不劳少将军了。”
张天道:“非也,此时不会,不代表一辈子不会,就是因为我现在不熟悉,才趁着此闲暇时候多多学习,又有兄长与各位将军相助,将来必能为兄长分担更多。”
张天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杨凤的眼睛。
杨凤知道,张天这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杨凤心中叹了口气,便道:“之前少将军游走谷内,对民生问题极为擅长,可以与我一同处理民事,先做熟悉,他日与飞燕将军一文一武,不知可否?”
杨凤这是在退步,但张天哪能这么容易被打发?
于是张天又道:“山谷内闲余人口不过三万,平时军师处理起来,已是游刃有余,何须小弟插手?唯有兄长白日夜里,万分辛苦,小弟还是多帮帮兄长好了。”
杨凤心里开始叫苦,张天又道:“况且平时兄长可偶尔前来照应,小弟有何不足之处,兄长指出便是,到时有各位将军帮助,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杨凤实在不愿意张天染指军事,只好再退一步。
杨凤道:“军事事项重于泰山,如何能够轻视?既然少将军一片‘赤诚’,不如少将军接手山谷内民生事物,我再去军事上多多看顾,如此既能全了少将军替兄长分忧之心,又不会出什么乱子。”
张天这才满足,如今前进了一步,先把士卒家属搞定,也是不错的。
从头到尾,张燕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心中暗自叹气,答应了杨凤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