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在国外普及率非常的高,然而在中国市场上面却面临着太多的阻扰。许多的人不仅不认可保险,甚至还把保险与传销二字联系在一起。
很多年后,李晴天在回忆曾经这些难忘心酸往事之时,对于他卖保险这段经历都仿佛有种历历在目的感觉。
还记得他做保险的初衷,他绝对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是为了钱,他被那些做保险的成功者所吸引,有了钱他可以改变他一家人目前艰难的处境。不然他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难道会放下一切去做销售吗?
很多的人其实都很难理解,过习惯了奢华富贵的生活,再回过头来过普通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心酸。在美国,很多的真实例子都能反映出来。许许多多腰缠万贯的富豪在破产之后,为什么去流落街头靠着政府的救济,也不愿意再去工作呢?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很难接受一夜之间巨大的落差,就算去做乞丐,也难以承认与接受自己破产的事实。
毕竟李晴天骨子里是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在他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甚至每当他看到他父亲的背影,都会联想到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写他父亲背影的每一处细节。那个时候,他心中会痛苦,眼中满满都是酸楚。
在怀着巨大的热情,开始走进保险这一行业。曾经在西方接受过的教育,让他对保险这行业是非常认同的。对于其他人或许有异样的目光,他也不会刻意去计较什么。至少自己一家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如果自己父亲当时为全家购买了保险,如今也不会为了湘雨的学费而发愁。曾经他父亲一度认为只要有足够多的钱,保险完全是不需要的,看来现在这句话就是大错特错了!
在保险公司培训之后,他开始走向了自己的保险之路。原本他以为自己有许多的人脉,有许多的朋友可以向他们推荐保险,然而却是事与愿违。当他走到那些曾经很熟悉的朋友亲戚家门口时,他却怎么也挪不动自己的步子。
心中反复地犹豫这样做真的好吗?他们会买吗?
实际上这些都是他内心中虚荣的幌子,这由不得他不相信。
他为什么回国这么久了,都不去联系曾经感情那么好的朋友同学呢?说的明白点,他就是不愿意让其他人看到他现在的处境,看到那个富家公子如今的模样。
在这些朋友同学中,有一个人特别的特殊,也是他特别不愿意面对的人。
很多的时候,他都想给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把自己打地更加的清醒。为什么每一次,他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都会是那么的懦弱,一个大男人竟然会选择逃避的方式?之前是这样,面对杨昕薇也是这样,难道他自己就是个无情无义的混蛋吗?
每当想到这些优柔寡断,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他都会使劲摇头,让自己保持清醒不再去想。心中只能默默告诉自己如果自己有一天发展的很好,他一定回去弥补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
这次他再一次选择了逃避,他不受控制地并没有去联系他认识的那些熟悉的面孔。他选择了陌生随缘的方式去做保险。
在他自己看来,如果一个人收入稳定,买一份理性的保险,是一个负责的人都必须具备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风险,人活着就应该稳定一些,想想这个世间的人没人会希望生活在风险和意外之中,买份保险也是多一份心安理得吧。
这也是李晴天选择这份不稳定工作的初衷之一。每一天他出去工作的时候,他都会把自己当做一个保险事业的传播者,他会为更多的人去传播生活的正能量。
不得不承认,保险属于销售范畴的一种。销售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它不需要较高的学历,它更不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社交能力的工作。
同样销售一件产品,如果你的业绩比别人好,客观的讲这就是你的能力。销售的对象是社会人群,所以寻找销售客户就变得尤为的重要。
保险同样是这个道理,李晴天每天的工作就是去留意社会中需要购买保险的人。做这项工作,他自己是有底线的,他只会寻找特别需要保险的客户人群,他不会发了疯的随意去销售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业绩。
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那些人、那些事,会在你在安静的时候想起来呢?会笑,会怀念,或者还是会后悔?
李晴天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的。三毛说过很多外表看似坚强的人,内心却是无比的脆弱,遇到痛苦的事时,在信任的人面前她甚至会哭泣。
李晴天做保险历程可谓是坛中陈醋百味人生。很多年后,曾经那些珍贵的经历都让他倍加怀念,甚至有时候会让他大笑起来。
记得有一次,他在陌生随缘当中,认识了一对中年的夫妇,看看穿着和生活习惯,家庭经济条件应该不错,并且夫妇俩居住的地方离他家很久。
经过几天他反复的观察和分析,在他心中基本上已经把他们当做了自己潜在的客户对象。在偶然的机会下,李晴天终于把那夫妇俩约出来正式见面。没想到的是那夫妇俩,保险的观念比较开明,早已经有了买保险的意愿。经过了几次访谈,最后决定给他们读小学的儿子买了份教育金保险。
万事开头难,不知道他有多少的同事因为没有卖出第一份保险,而放弃了这份保险工作。为了报答和感谢这夫妇俩,他主动提出了为他们的小儿子做一个月的家庭辅导。
开始李晴天主动请缨的时候,夫妇俩还是有些迷茫和怀疑的表情,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听说他在加州大学读过书并说明了他是为了报答信任之恩的时候,夫妇俩欣然同意了。
第一次他去上门辅导的时候,就出乎了他的意料,没想到保险观念如此开明的家庭,在教育这一方面却是如此的严谨。夫妇俩对儿子要求特别的严格,什么事情都会让他主动学习去做,包括吃完饭去洗碗。
但是后来李晴天发现,这孩子特别的古灵精怪、调皮可爱。小家伙为了逃避洗碗,竟然将没洗过的碗放在衣柜里一个星期,这让他的爸妈是又好笑又好气。李晴天当时听说了也是差点没有忍住笑出来,心里还估摸着这家伙和自己的童年倒是有几分相像。
他做保险的经历中还有一次印象也是特别的深刻。
为了卖出那份保险,他和他的客户约谈了好几次,次次都是对面的无情拒绝。本来他都要放弃了,都没有想过再去联系那位客户了。可是突然有一天,那个人打来了一个电话说愿意购买保险。
不过,却有一个条件。
这个客户是位年轻的女性,是他原来客户转介绍的,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可观。之前李晴天为她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但都是徒劳。没想到这个人居然主动打电话说要买份保险,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欣喜若望之下一口回答道:只要他能做到的都能帮她的忙。
不过这个条件就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提出的要求他的确能做,忙也是肯定帮的上。条件是答应假装做她的男朋友,并且要按着他的要求去做。
李晴天一想,这又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不做什么坏事情,这忙一定帮。并且这位女客户长的挺漂亮的,自己又不吃亏,还占了便宜。
不过他心里却在不停地思索着:难道是这女客户为了逃避父母的相亲,想租借一个男朋友蒙骗过去?在电视剧和电影里面都是这么演的。
正当他左思右想的时候,那女客户的电话又来了,直接开门见山,用命令的口吻:“又不是让你去做坏事,你到底答不答应啊,不答应就算了,不过你的保单我可就不要了!”
李晴天一听慌忙回答道:“别...别,好,我答应你,不过......”
还没有等他说完,另外一边就把他的话打断了:“你在什么地方,一会儿我来接你!”
......
后来的一切都打破了他所有心中的疑惑。原来那位女客户和他的男朋友吵架了,原因就是原本就是计划在过年之后就结婚,没想到她男朋友临时改变了注意说想晚一点再结婚,所以这位女客户就借了李晴天这样一个“男朋友”,想刺激一下他。
三个人坐在茶楼里,最尴尬的莫过于李晴天。他脑袋里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做。不过他最希望的结局就是:真正的能够让她男朋友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回心转意年底结婚,以他女客户想的那样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