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的人,由于阶层、职业、财富各不相同,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也就千差万别。李乘风和龚大雷可以选择在街边茶棚中喝点茶水,宋朝的使臣大人就不能这样亲民,带着皇帝交待的使命,披星戴月跨越四千里国土来到灵州城,该是增肥的时候了。
冯继业自然是在府邸中大摆宴席,热情欢迎使臣大人莅临边镇指导工作,肉随便吃,酒随便喝,都是有利于储存脂肪的美味佳肴,太客气就是见外。灵州城也没什么好吃的特色菜肴,不过,驼峰、银麟这两道菜绝对是开封府难得能吃到的。杜甫的诗句“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描述的就是这两道菜。
但是,等等。宴席之前,要先把使命履行一下。
使臣大人的使命无外乎三点:一是告知冯继业,皇帝换人了。不要惊讶,是后周恭帝禅让的皇位,合法性不容置疑。二是要冯继业以及将士们向新皇帝表达忠心,就是要说一些“陛下万岁,我们爱您”之类的肉麻的话语。三是关于边镇守军的编制问题,各州守军以后都称为厢军,并且要选拔身材魁梧、年青力壮的士兵去开封当禁军。这是士兵们提升地位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表达忠心是小事,冯继业早就习惯了,驾轻就熟。从厢军中抽走精锐,这等于是喝他的血。况且,这位新皇帝能否坐稳位子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呢,姑且应付吧。宴席都摆好了,冯继业面带着微笑落座,麾下将领以及士兵们,也是喜忧参半,心情好坏全在于身材如何,以及冯继业的脸色。
据《宋史》列传记载:“冯继业字嗣宗,大名人,父晖……晖卒,遂代其父为朔方军留后。以郊祀恩,加灵州大都督府长史,迁朔方节度、灵环观察、处置、度支、温池榷税等使。”总之,冯继业就是个官二代,而且官衔特别多,可以有一大堆称呼:冯大人、冯长史、冯处置、冯将军……
有些问题的解决,只能在宴席间才能完成。一番觥筹交错后,大家都微醺了。
这位使臣大人名叫韩溥,是一位爱好诗词的人,微醺后,灵感爆发,于宴席间创作了一首词,教歌妓们演唱,一时间惊艳四座,赞叹不已。
赞美之音,有时也似乎带着刺儿。
“灵州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所,随便在城中抓个人,都能作诗。”冯继业多喝了几口酒,当场夸下海口。很明显,冯继业跟韩溥有点杠上了。
使臣大人的责任只限于洞察边镇守将的忠心程度,若要测试对方的智商,一切免谈!难做人的都是属下们。
要作诗了。可惜,陪酒的掌书记、指挥使、副指挥使们文学水平都不大行,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那样的文字来,有点墨水的更不想作这种斗气诗,大家都相互谦虚推辞起来。这种场合,观望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劳烦冯将军派人到灵州城中抓一位百姓来,看看能否作诗吧。”使臣韩大人见众人这般表现,便借着酒劲,非要冯继业难堪。这文人啊,多喝了点酒就喜欢摆谱,更不把在座的各位放在眼里。
怎么办?这个面子可不能这样就丢了。冯继业还真的命手下大兵们跑大街上去了。
抓个能作诗的人回来,只准在大街上找。五个大兵(现在应该称为厢兵)领了命令,就到城中找人。
头疼的差事。谁会作诗,不是凭眼睛就能直接看出来的。
“你会作诗吗?”
“不会。”
“你会作诗吗?”
“有病。”
“你会作诗吗?”
“滚!”
……
“你会作诗吗?”
“不会,我就是一个打马掌的。等等,我刚遇到一个会作诗的。”
也是巧合,李乘风吟诗的时候,正好被铁匠王铁头听见,就这样,王铁头领着厢兵们飞奔起来,追赶李乘风。亲爱的,您慢点走。
龚大雷虽然胖,但是脚下速度一点也不慢。李乘风半走半跑,勉强跟住了龚大雷。
“等等!等等!……”
王铁头带着五个厢兵,追赶上来,叫住了李乘风。
“有,有事吗?”
由于李乘风刚刚做了一件坏事,此刻被叫住,不免有点心虚。“难道,这王铁头跟那个店小二是亲戚?这寻仇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这个念头在李乘风脑海中一闪而过,又立刻被他否决了。王铁头的语气也不像是寻仇的。
“就是这小子,刚才在马厩前面吟诗。”王铁头用手指了指李乘风,五个厢兵就冲了过去,把李乘风围在了中间。
“你会作诗?”厢兵们都盯着李乘风看,看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会啊,吟个诗也犯法么?”李乘风的双臂不由自主地抱在了胸前。怎么的,这辈子没看见过诗人?眼珠子瞪这么大,就不怕掉到地上啊!
“不犯法,就是,要请你到冯将军府中去作首诗。”厢兵们像捡到元宝一样兴奋,就差把李乘风抱在怀里,给揉碎了。
“这,作诗……”
李乘风一头雾水,今天除了在马厩前吟了一首诗,还呸了好几声。“如果郭掌柜在就好了,他与这位冯将军算是老熟人了。至于我,唉,这人脉关系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攒起来的。”
“大雷哥,救…我…”李乘风本能地向龚大雷发出了一声微弱的求救信号。
面对五个厢兵,还有一个铁匠老头,严重敌众我寡,龚大雷很大方地收起了他火爆的脾气。再说,冯将军又不是什么外人,他可是灵州百姓们爱戴的父母官呀。
“把东西给我,快去快回。”龚大雷眼看没他什么事情,便抢了李乘风手里的东西还有书笈,一溜烟地跑没影了。真快!
“真是个见风使舵的死胖子。”李乘风看着龚大雷远去的身影,心中更加忐忑,无助。
“请我过去作诗,这自然是我的强项了。郭掌柜与冯将军又是至交,应该会顾着他的面子吧。”李乘风的心里除了这样安慰自己,也别无他法。
“请问宴席上都有什么人?”
“冯将军在府上宴请宋朝使臣,其他在座的都是冯将军麾下的各位将领。”一个年长的厢兵将宴席的情况向李乘风简单作了说明。
“哦。”
“这么说,只是过去吟诗作对,应该没什么好怕的。还能见见宋朝使臣,也不错哦。”看一步走一步吧,不对,走一步看一步才算准确。脚下有坑,摔倒了,就再躺一会儿,驾轻就熟,有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