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萧二人,一问一答,二人之志向,已跃然纸上,史家认为,此时萧衍已萌代齐之心。
裴叔业得到萧衍的回信以后,仍然迟疑不决。最后,他决定双管齐下,一面派其子裴芬之返回建康为质,一面写信给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询问降魏事宜。薛真度回信劝其早降,说:“如若将军等到事情紧迫时才来投降,则功微赏薄矣。”从此,两人书信不断。
此时,裴叔业欲叛齐降魏的消息已传到建康,裴芬之惧祸,单骑逃回寿阳。裴叔业见爱子归来,再无后顾之忧,便决心降魏。永元二年(500年)正月,裴叔业派裴芬之等赴洛阳呈送降表,北魏宣武帝派兵进驻寿阳,并把裴植等人北迁洛阳,从此,萧齐失去了这个北方重镇。
萧衍十分瞧不起裴叔业这种屈膝投降的软骨头行为,他为自己有过这样的朋友感到耻辱。至此,他已经看到了齐国的气数将近,他必须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心怀大志,做好了起兵的准备。萧衍召集众僚佐入府议事,他慷慨激昂地对大家说:“昏主暴虐,甚于桀纣,当与诸君共除之!”他的豪情壮志感染了各位英雄,他将带领一代英豪建一代霸业,立不世之功。
北魏宣武帝元恪踌躇满志,他一方面精力治理国家的内政,另一方面加强巩固军事装备,准备伺机南下,歼灭南齐,统一天下,他坐立明堂,俯瞰天下,诚信恩隐,运筹帷幄。
元恪的叔爹元澄算是魏国三朝元老,他得知齐国的豫州刺史裴叔业投降,心里异常高兴,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重镇寿阳,觉得南齐已是腐朽之木,不堪一击。如若略施小计,瓦解南齐上层势力,收买人心,定是上策。
元澄上表宣武帝元恪说:“如若要摧毁南齐统治,目前已经到了最佳时机,一是南齐国内被荒淫萧宝卷弄得乌烟瘴气,举国上下,怨声载道;二是争取南齐重臣降魏,坦诚待人,争取多笼络像裴叔业一般心情的南齐官员,为北魏所用,三是暗地重金收购南齐的金银财宝,掏空南齐国家财力,有效地服务北魏战事,控制南齐经济。”
宣武帝元恪听了叔爹的表述后,喜不自禁地说道:“叔爹真是深谋远虑,一语中的,建议很中肯,不过,叔爹可有具体方案?”
元澄沉稳地说道:“我们要好好笼络裴叔业,我们要用人情至理感动他,让他感到入魏国如入家园一样,如果他把我们魏国当成自己的家园,那么,他们就会竭诚效力,他们在南齐为官多年,知道南齐皇权的症结,我们可以通过他再收买一些对南齐萧宝卷皇帝不满的齐臣做我们的内应,那么,本已经是腐朽之木的南齐皇朝将会岌岌可危,我们就可以直捣京城健康,做拿狗皇帝,统一南国,完成帝业!”
宣武帝元恪听了十分高兴,当即宣旨道:“叔爹,那么,朕就把裴叔业交给你,你去感化他,多吸收一些南齐降臣,挖掘南齐的金银财宝,壮大魏国军事实力!”
当即,元澄叩头拜谢,虔诚地说了一声:“诺!老臣保证完成任务!”
元澄既然领得圣旨,不敢怠慢,当即星夜赶路回到扬州,尔后亲自趋步裴叔业的官邸,裴叔业得知元澄亲自上门看望自己一家,他真有些诚惶诚恐,受宠若惊,慌忙来到门外迎接。
裴叔业迈开莲花步,点头哈腰地说道:“任城王亲自趋步敝府,实乃裴家三生有幸,快请,堂屋坐!”
元澄爽朗地说道:“裴公实在太谦卑了,您弃暗投明,目光远大,令老臣佩服,今日前来贵府,是想听听智公教诲,希你不吝赐教!”
裴叔业小心翼翼把元澄迎到客堂,拜席入座。仆人早就送上了酒菜,裴叔业小心招呼,二人一边饮酒一边侃谈起来。
几杯入肚后,二人的话茬子就自然打开了,裴叔业抑郁地说道:“萧宝卷是个十足的昏君,荒淫无度,恶毒如狼,诛戮成性,齐臣时刻胆颤心惊,与其被他不明不白杀戮,不如寻求一片希冀,北魏元恪皇帝广施仁义,令万民归心,所以,我就携妻带子投奔,还望元澄皇叔多多提携!”
元澄抿了一口酒,笑嘻嘻地说道:“裴公深明大义,深谋远虑,确实令老夫钦佩,我们元恪皇帝受命于天帝,气度不凡,广施仁政,恩泽四方,胸怀大志,意欲想统一中原,福泽民众!我们有这样的主子,实乃前世福分!所以,日后我们应当肝胆相照,共同谋取统一中原基业!”
裴叔业喝了几杯后,胆子放大了许多,他拍了拍胸膛,豪情地说道:“大丈夫干事业就要投靠一个好主子,既然元恪皇帝睿智仁义,我等一定竭力为主子效力!皇叔,如果您需要我做点什么?尽管吩咐,我一定义不容辞!”
元澄听了后,高兴地说:“好,裴公果真是个爽快人!既然这样,我就不打哑谜。眼前确实有件事情需要和你商量,希望你能给老夫一些面子!”
裴叔业信誓旦旦地说道:“皇叔尽管说吧!只要我能力之所及的事情,即使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惜!”
元澄捋了捋胡须,哈哈地笑道:“好!听了裴公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其实我们如今已经站在同一个战壕上了,裴公离弃昏君萧宝卷,并把寿阳献给北魏,已经是最好的忠臣之举了!但愿我们以后精诚合作,把昏君赶下抬去!”
元澄举起酒杯,慷慨的和裴叔业碰杯,二人一连对饮了数杯。
裴叔业红着眼睛,哆哆嗦嗦地说道:“皇叔,您到底要卑职做啥?就直接吩咐吧!我在洗耳恭听呢?”
元澄放下了酒杯和筷子,正襟端坐,脸色显得异常凝重,默不作声地注视着裴叔业,眼睛里发出了一缕睿智的光芒。然后,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裴公,其实,我要你做的事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笼人纳财”,南齐属于中华正统,地大物博,人才辈出,财宝充盈,而南齐皇帝昏庸无能,若能拉拢一批贤才入魏,敛聚一些财宝进库,裴公昔日在南齐为官,了解南齐风土人情,如若你能出力,定会有所收获,那么,统一中原的伟业将会指日可待!”
裴叔业听了后,脸色凝重了许多,沉着地说道:“这个吗?我确实了解一些情况,但这笼人纳财之事,不能全靠我一厢情愿,不过,我会努力而为之。”
元澄听了后,露出了一丝笑意,很平静地说道:“这个吗?我当然理解,不能靠我们一厢情愿,但是,裴公毕竟在南齐为官多年,多少也有一些官场旧友,你可以跟他们联络一下,把他们拉拢过来,这样,你也算立了一大功!”
裴叔业站了起来,来回的在客堂走了几步,突然,他转过身来,很有信心地说道:“皇叔,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有两个表哥在南齐武陵桃源县,他们是司马氏后代,武功高强,算得上江湖豪杰,他们消息灵通,哪里有什么金银财宝,他们一定知道,如若给他们一些好处,他们定能敛收一些!”
元澄听了以后,两眼放出了光彩,激动说道:“你真的有两个武功高强的表哥!那真是太好了!南齐国土肥沃,一些大户人家敛聚了世间珍奇异宝,如果你的两位表哥出动,一定有收获,裴公,你要尽快联系哟!”
当下,裴叔业就拍了拍胸膛,满怀豪情地说道:“皇叔请放心,我和两位表哥关系很铁,他一定会买我的面子的,但是,我应该怎样给他们许诺呢?如果许诺他们一官半职,他们会干得更有劲的!”
元澄狡猾的笑了一下,然后很阴冷地说道:“只要他们为北魏做出了贡献,他日统一了中原,至少也会给他们一个刺史的职位,后半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要他们放手干吧!”
元澄可是元恪皇帝的叔爹,元恪皇帝也会敬让他三分,他的话当然有些分量,当官如若有皇叔的推荐,那是小菜一碟,裴叔业当然相信。
于是,裴叔业殷勤地说道:“皇叔,你放心,我晚上就给两位表哥写信,派亲信马上给他们送信。另外,我会给我的几个官道好友修书,恳请他们共同谋取大业,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元澄马上笑嘻嘻地说:“如若这样,我会向元恪皇帝表书,为裴公请功,到时至少赏你一个太常卿的官职,你一定有大有作为的时候!”
裴叔业见皇叔对自己如此器重,并许了自己官职,太常卿的官职可不小,位列九卿之首,如若这样,自己也算今生没有白活了,他的心里像吃了密一般甜,一股激情荡漾在血液里,笑意开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