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反制
吃过早饭后,伍桓三人在侍从的陪同下,漫步在寿春街道上。侍从充当了导游的角色,一路上指指点点介绍着。
一个挎着包袱的中年人,看上去风尘仆仆,迎面走来。
他看见伍桓,停下脚步,盯着他。伍桓望了他一眼,没在意,从他身边走过,中年人尾随而去。
此人名叫季弘,本是魏国人,有些学识。很早就投奔项燕,成为将军府的门客。幕僚让他假扮秦王派来的人,前去试探伍桓。
在一个卖风筝的摊档前,伍桓等人停下脚步,拿起风筝欣赏着。
季弘走到伍桓身后,轻轻地拍了他一下。伍桓一回头,季弘低声说:“先生请随我来。”
伍桓想了想,见宫错和周龙正在关注风筝,便不做声,跟着他来到一个拐角处。“你是什么人?”伍桓问,季弘左右看看,低声道:“我是秦王的内侍。”
伍桓听了一怔,季弘接着说:“大王命我务必要找到先生,转达他的口谕。”伍桓赶紧要行大礼,季弘一把拉住:“这里是楚地,先生不必拘礼。”
“大王有何口谕?”
“大王说,先生如果得到了楚国的军机兵情,就交由我带回,先生则留在楚国作为内应。此外,查到了豫州鼎的下落,要设法保护好,以免我军攻楚时被楚王转移或销毁。”
伍桓信以为真,点点头:“那我们怎么联系?”
季弘指着对面:“那就是我下榻的客舍,先生可随时找我。我先走了。”他拍了拍伍桓的胳膊,转身离去。
季弘绕了一圈,回到将军府,把刚才的情况跟项燕和昭曲报告。这一下,他们都认定伍桓就是秦王派来的间谍。下一步,就要对他实施反间计。也就是说,给伍桓提供假情报。
到了晚上,将军府大堂上摆下宴席,项燕和昭曲以及几位楚军将领、伍桓和宫错、周龙分宾主坐着饮酒交谈。
项燕兴致勃勃地说:“昔日,田忌得孙膑,成就了一世英名。今日,我得先生,定能克敌制胜,令秦人不敢窥视楚国。”
“将军过誉了,魏干不敢当。”
“今天好好痛饮一番,明日再随我去各部巡视。”
“一切唯将军之命是从。”
项燕举爵:“请。”一饮而尽。
众人都一饮而尽,项燕对几位将领说:“你们几个,好好替我敬客,如有怠慢,拿你们是问。”
将军们纷纷起身,向伍桓和宫错敬酒,堂上顿时热闹起来。
伍桓早有打算,要利用今晚喝酒的机会,单独去见项燕。他趁着纷乱,故作酒醉,举爵摇晃着来到项燕面前,站立不稳说:“我得遇将军,有如鱼入大海,龙飞九天啊。来,喝。”
项燕哈哈大笑,一饮而尽。伍桓问:“明、明公听说、说过江上处女的故事吗?”
“没听说过,你说说。”
伍桓故作站立不稳,昭曲上前扶,被他推开,继续对项燕说:“江上处女当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其他女子们商量着,要把她赶走。她对大家说:‘我因为没有烛,所以常常先到,一到便打扫屋子,铺席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你们何必爱惜那一点余光呢?如果赐一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的对,就把她留下来了。”
项燕问:“此乃何意啊?”
伍桓装醉一屁股坐到项燕身旁,一把搂住他,对他耳边,有意让别人都听见,说:“现在我由于没有才能,逃到了楚国,愿意为明公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
项燕哈哈大笑,说:“先生是大才,我请都请不来,岂能让你扫室布席呢。”
众人也大笑。
伍桓起身,又一把搂住昭曲,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说:“请设法把我的随从宫错灌醉,我有话要私下对将军说。”
这话只有昭曲一人能听见,他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好。”
伍桓起身,摇摇晃晃走下,站立不稳,摔到在地,众人哄堂大笑。
周龙和宫错急忙上前去扶,却怎么样也扶不起。
昭曲趁宫错没注意,悄悄对一位将军耳边说了一句“把宫错灌醉。”将军会意,低声把这话传给其他将领。
昭曲也故意装醉,对宫错说:“先生醉了,你代他多饮几杯。”
众将领一拥而上,闹哄哄地轮番向宫错敬酒。
宫错本以为自己的阴谋已经得逞,放松了警惕。面对众将领的敬酒,一时兴起,来者不拒,很快大醉,起身摇晃着来到伍桓跟前。
伍桓躺在地上,居然发出鼾声。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一名将军搂住宫错,强行又灌下一尊。这一下,宫错再也顶不住了,一头倒在伍桓身边。
周龙的酒虽然喝的不多,但毕竟年纪小,没有酒量,也基本上醉了,一名侍从背起他,两名侍从抬起宫错,一起送进了他们的住处。
将军府内室里,伍桓被侍从抬了进来。
“好啦,别再装了。”昭曲冷冷地说。
伍桓一骨碌爬起,昭曲刚想问话,伍桓抢先问道:“哎,等一等,我先问一下,那宫错现在何处?”
“已经烂醉如泥,人事不省。”
“这就好办、这就好办。”伍桓连声道,项燕问:“你有什么话对我说?”
“我不是魏干,更不是什么魏氏宗亲。”
项燕和昭曲已经知道,未动声色,伍桓接着说:“在下伍桓,燕国人,现为安陵国大夫。虚言相瞒,对将军有所不敬,万望恕罪。”
“你为何不早说?”项燕问,伍桓答道:“我的随从宫错,乃是秦王间谍,不得不避开他,寻一恰当的机会,对将军实言相陈。”
两人都说对方是秦谍,看来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昭曲问:“你说宫错是秦国间谍,有何为凭?”
于是,伍桓把宫错的为人、秦王驾临安陵他的表现以及在许地行宫里私下见秦王的诸多情况逐一相告,接着说:“宫错心存卿相之志多年,但为安陵君家臣,难遂其志。此次秦王造访安陵以求宝鼎,他认为是天赐良机,便卖主求荣,暗地里投靠了秦王。”
昭曲听了不语,项燕问:“那你呢?你来又是为了什么?”
伍桓答道:“秦王遣我入楚,一是为了寻鼎,二是前来刺探楚国军情。而我此行真正目的只有一个,请将军助我解救安陵。”
项燕道:“据我所知,秦王从唐雎先生所遗留的书中找到一段记载:当年楚考烈王以千金购下豫州之鼎,将其运回楚国。于是秦王确信,豫州鼎就在楚国。所谓解救安陵,无非是让我把豫州鼎献给秦王,对吧?”
伍桓听了笑道:“一听此言,就知道宫错已经先于我来过,对吗?”
项燕喝道:“你先回答我所问。”
“实不相瞒,所谓唐雎先生书中所记载的楚考烈王千金购鼎之说,纯属我伪造的。那秦王和宫错都信以为真。”
项燕一怔:“为何要伪造竹简?”
伍桓又把楼玉找唐雎问鼎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详细地叙述一遍,并说:“秦王确信,宝鼎就藏匿在安陵,但是,无论如何查找,也不见它的踪迹。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让秦王确信,豫州之鼎在楚国,安陵从来就没有藏匿传世重宝。这样,秦王就不会加害安陵。”
昭曲插问:“你是秦国客卿吗?”
伍桓回答:“是。不仅是,而且受秦王百金之赏,他还将他的宠姬郑珠赐予我为妾。”
“这又如何解释?”昭曲追问,伍桓答道:“安陵君在去世前,唐雎先生力荐我取而代之为安陵大夫。秦王为了让我为他寻鼎,又要我替他刺探楚国军情,这才给我封官、赏金、赐美。”
昭曲又问:“你和宫错又怎么同行入楚呢?”
“秦王对我不信任,派宫错随我同行,以便监视我。我也正需要,这才能消除秦王的疑心。”
项燕问:“豫州鼎不在楚国,你让我如何解救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