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风张开双臂,耳旁风声呼呼,看着模糊的岩底白雪飞速接近。一会儿便失去了知觉。
再次睁开眼,入眼的是一片柔和的光。四周看了看,好像四周全是石头,自己也躺在石地上。云风坐起身,心中犯起嘀咕:“这是在哪?天堂,还是地狱?”随后起身,抬抬胳膊伸伸腿,扭身看了又看,身上确实没有任何伤痕。捏捏了脸颊,皮肤的感觉很真实,确信自己未死。既未成神,也未成鬼。
云风不由纳闷起来,自己明明是从光明顶上跳下去,怎么未身死,却到了这什么地方?但也未想太多,就向四周重新打量了起来。
环视四周后,确定自己身处一个石洞之中。只是他很奇怪,这石洞好像没有洞口。而且洞内既没有油灯烛台,又没有传说中的夜明珠,不知光线从何处而来。而且这光线与月光极为相似。
石洞成长方形,长约二十米,宽约十米,应该是人工所成。地面、洞顶和四周石壁平整光滑,绝非天然。在两条长边的墙壁上,镂空了不少小格,形似书架。一边摆的尽是些瓶瓶罐罐,一边全是书籍。书籍那面墙边还摆放了一个圆石桌,桌上有个盒子,桌边有个石凳。石洞的一端,墙壁上挂着一幅画像,画像旁边还有个门洞,通向更深处。云风走近细看,只见画上一人,立于云端,群山在脚下,真神仙也。那人白色长衫,头戴书生帽,一缕长髯飘然胸前,背后斜插一剑,一派道骨仙风。
云风看这人像,像极一个传说中人,只是一时想不起来。看到旁边有字,便又去看字。首先是一首小诗:
生在儒家遇太平,
悬缨垂带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
臣侍玉皇斗上清。
落款是“吕纯阳书于甲午年冬月”。云风随口念了几遍“吕纯阳吕纯阳”,突然大叫:“难道是吕洞宾?”一时心中大喜,别人跳崖,得到绝世神功,想不这好运也会降临到我的头上!这何止是绝世神功,这是绝世神仙啊!
想到此处,一下奔到放置瓶瓶罐罐的那面墙壁前,随手拿起一个小瓶,只见上面写着“辟谷丹”三字,这种瓶子在这里是最多。也不知这洞里多少年没人进来过,但这些瓶子上却没有一点灰尘。云风拔开瓶上软塞,一股清香直沁心脾,肚子不由“咕咕”叫了起来。
云风将瓶子放在耳边轻晃两下,听到里面似有东西相碰。便将瓶口放在掌心,轻倒出两粒药丸来。药丸乳白色,圆润非常,刚才的清香就是这药丸散发出来的。
云风话回一粒药丸到瓶内,捏着剩下的一粒,放在鼻前嗅了嗅,除了清香,还是清香。反正也很饿了,也不管许多,便放入口中。反正死过一回了。
药丸放入口中之后,一股暖流入喉,腹中的饥饿感瞬间消失。片刻后,似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云风见此,欣喜若狂。他敢肯定,这就是吕洞宾的洞府无疑。除了仙人,又有谁能制出“辟谷丹”呢?
但他瞬间又石化了。这世界真有仙人?应该不会吧,可能吕洞宾是道家鼻祖,会炼些丹药罢了。
云风也未多想,放回辟谷丹的瓶子,又看了看其他样式的瓶子。这些瓶子尽是丹药,有什么洗髓丹、筑基丹、培元丹、还魂丹、回元丹。云风看到这些瓶子,内心激动不已,好似进入一个修真的世界。感觉自己这崖跳得太值了。不过他也没有莽撞地立马服用这些丹药,反正丹药又跑不了。只是拔开几个瓶塞,闻了闻。一闻就知道是好东西,因为光那清香就让人精神一振。而是走到另一面墙上,去看那些书籍。
书籍上也是一点灰尘也没有,这次他没有胡乱拿起一本就看,而是浏览了一下大致有哪些书。书架上有数十本书,已经分好类了,分三层,最下一层都是些普通的经史子集;第二层是道家的经典著作,像什么《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田子》、《玉皇经》、《黄帝内经》等。
最上面一层都是吕洞宾自己的书,有《纯阳诗集》一册,《纯阳诀》两册,《纯阳剑诀》一册,《纯阳法阵》三册,《纯阳医典》一册,《纯阳丹法》三册,《纯阳札记》十一册,其中十册有标序,一册未标序。
云风抽出那本未标序的札记,坐到石凳上,正准备翻看,却瞥见桌上那盒子下面压着一张信笺。刚才看见桌子上有个盒子,却未注意盒子下面还压着信笺。云风放下手中札记,拿起桌上的盒子看了看,这盒子是玉质的,质地好像很好,很圆润,有光泽,盒上雕刻着日月星辰的模样。
云风打开玉盒,里面放着一颗丹药。这丹药和刚才那些辟谷丹、回元丹又自不同,这丹药躺于玉盒之内,通体火金色,又有几道翡翠绿融于其中,而且好似在游走,丹药宛如活物。
云风也不知这是什么丹,但单独放在这桌上,又用这么精美的玉盒盛放,肯定高级得多。云风合上玉盒,拿起桌上的信笺,展开来阅读。信笺墨迹新鲜,直如昨日写就。全信用小楷,字迹飘逸,出尘脱俗。虽是繁体,但云风自学了中文本科,繁体字阅读自是不在话下。
“吾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唐贞元年间,生于官宦之家,却屡试不第。有兼济之心,无闻达之所。后遇恩师钟离讳权,黄粱一梦,十试之下,得受金液大丹、灵宝毕法。游走于尘世间,唯愿度尽天下众生。然人力有尽,众生溺于苦海,纯阳却感九劫将至,不日即将飞升。一入仙界,势难再还。遂封印此纯阳洞府,留待有缘。
“汝既来之,与吾有缘。兼济天下,继吾宏愿。对像九拜,得吾之传。盒内所赠,金液大丹。脱胎换骨,只在瞬间。只一时辰,万苦千难。学有所成,不可自满。度得九劫,与师相见。”
云风看完信笺,闭上双眼,一动不动,足有盏茶功夫。现在可以确定的事有三件:一、他的确未死,二、这里的确是吕洞宾成仙前修行的洞府,三、他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是机会。
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完全颠覆了云风的世界观。神仙?真的存在?可如果不存在,这个没有入口的石洞怎么解释呢?自己跳个崖怎么就进了这个密闭石洞?这个密闭的石洞怎么又能有光和空气呢?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云风当然是选择相信这个世界是神仙存在的。不管吕洞宾最终是否飞升成仙,但有大神通是肯定的。
云风拿起那粒“金液大丹”,看了又看,心中思忖:不管这丹是不是像信笺中所言那样,能让人脱胎换骨,但对人体肯定是有好处的。再者自己已经死了一回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至于“兼济天下”,借用一句话正是“固所愿也”,只是以前人微言轻,“独善其身”尚且不可,哪有能力兼济天下呢。但现在有机会成为吕洞宾的弟子,修得仙法,那自是另当别论了。
好吧,个人能达到从未有人达到过的巅峰,还能如超人般拯救世界,这不是自己一直在想,却又不敢想的吗?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云风放下“金液大丹”,转身走到吕洞宾画像前,扯了扯身上的衣服,恭恭敬敬地道:“师傅在上,弟子云风给您叩头。弟子愿继承师傅衣钵,习得仙法,兼济天下。不管艰难险阻,绝不悔改退缩。”说完,在画像前跪下,又恭恭敬敬地叩了九个响头。
云风叩完头,刚起身,就见画像中吕洞宾散发一阵金光,从画像中走了出来,悬浮于云风面前。
云风大喜,心中那一点点的疑虑再不存半点。他清楚,这绝不幻觉,更不是3D投影。云风见到“师傅”出现在面前,忙要下跪叩头。那“吕洞宾”却开口阻止了:“不用叩头了。我又不是老古板。之前要你九叩,不过是看看你的心性如何。如果你不管不顾就把‘金液大丹’吞了,你现在已经暴体而亡了。”
云风听到此处,大惊失色。
“吕洞宾”微笑道:“你现在是不是在心里想,我怎么如此歹毒?”
云风不好意思一笑,道:“弟子只是想幸好没先吃了药,再来叩拜师傅您。”
“吕洞宾”点点头,继续道:“为师也是无奈,为师是怕被歹人得了为师的传承而为非作歹。所以只好在丹药上动了点手脚。”
云风奇道:“师傅,您怕什么,您老神通广大,如果人得了好处为非作歹,您收拾他就是了。”
“吕洞宾”又是一笑,道:“为师哪有那个能力。你现在所看到的并非为师的真身。只是为师留在画像里的一个法阵。过不了一个时辰便会消散。”
云风闻言,不由苦笑。如果师傅能在身边,那自己修行必会少走许多弯路,看来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