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扩大车队,遇到两次极好的购车机遇。
20年代末,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香港,香港业界一片阴云。商人视投资为畏途,胡忠却趁机捞便宜。别人说胡忠是老衬(傻瓜)。胡忠说潮水有涨有落,不会落下去永远涨不起来。
有涨有落,不会落下去永远涨不起来。
这么一来,胡忠就成了8辆红牌车的车主。经济不景气,坐车的人也少。胡忠降低车价,以薄利多载的方式维持营运。
到1934年,香港不景气达到顶点,很多车行都支撑不下去。胡忠对要不要趁低买车犹豫过好久,他这么想:不景气到了顶点,或许就像落潮把礁石全露出来,那么接着就开始涨潮。
胡忠咬咬牙,以1.8万港元的低价买下新的士公司的12辆车,首期8000港元,余款分期付完。当时同业部认为胡忠神经有问题。胡忠嘴里说,大不了回薄扶林养猪,可心里仍有几分胆怯。经济起伏,毕竟不像潮涨潮落那么有规律,如果不景气再持续两到三年,这10多辆车,就成了一堆废铁。那时候,商人及高级职员,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谁还坐得起车。
胡忠在经济低潮中,成立中央的士公司。第二年,全球经济复苏,香港商界又充满朝气,商人忙于跑生意,游
客移民接踵涌来香港。胡忠的车队遇到赚钱的好时机,他一有钱就添置新车,令同业艳羡不己,说胡忠会掐算。胡忠自忖道:看来我是有点先见之明,不过,说起来还是我更敢冒险。到1941年香港沦陷前,胡忠已拥有40多辆红牌车、10多辆白牌车——
专门出租给港府使用。养猪佬出身的胡忠,已成为执香港的士业牛耳的泰斗。
香港沦陷,胡忠的车全部被日军充公。胡忠又一次回到薄扶林养猪。这是胡忠一生中最大的打击,胼手胝足干了半生创下的家业,全军覆没。胡忠仍不死心,他翘首以盼有朝一日重新出山,再创基业。
作为胡忠的儿子,胡应相天生就站在制高点,胡忠共有5子4女,胡应相在兄弟中排行老三。老大胡文瀚,8岁考上的
士司机执照,是当时香港最年幼的的上司机。他一边开车协助父业,一面读书,他先后就读于两所大学一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才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协助父亲打理的士公司业务。
老二胡应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心脏病专家,一直不参与家族事业的管理。
胡应相从小就喜欢建筑玩具,中学毕业后,赴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学土木工程,1958年学成回港,做了5年建筑工程师,后又进港府工务局任职。
1967年,胡忠拥有378辆的士和120多辆红牌车。年初,政府准许私人自购的士经营,的士公司的竞争力大力削弱。入夏,香港事件爆发,市景萧条,的士生意清淡。在这种情况下,胡忠毅然解散车队,将所有的士及车牌卖给司机,分期收款。
胡忠呕心沥血建立的中央的士公司名存实亡。胡忠另组一间公司——中央建业,作为家族地产业的发端。因欠款一时难收回,在最初两年,中央建业作为不大。1969年,胡忠退休,家族事业由胡文瀚、胡应相打理。
这一年,胡应相得父亲邀集友人担保,获得汇丰银行1500万港元的贷款。胡应湘即成立一间合和实业公司,父亲任董事局主席,自己任董事总经理。胡忠另担任中央建业主席,总经理则是胡文瀚。
平心而论,胡文瀚在地产建筑业不及弟弟胡应相,但他在政界的名气甚过胡应湘,先后担任过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市政局和立法局议员。胡忠的另两个儿子,老四胡应光,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机硕士,留美工作,1988年驾私人小飞机坠机身亡;老五胡应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建筑硕士、注册建筑师,后来好像回港创立大宝地产公司。
胡家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但在地产业名气最盛、起伏最大的,仍是胡应相。合和初创,势头汹涌,加上胡应相是地产商中少有的科班专才,令人景仰,合和于1972年8月21日顺利上市,据当时传媒报道:合和实收股本为1.5亿港元,分为7500万股,每股面值2元。上市时将2500万股新股公开发售,每股认购价为5港元,即升水3港元;这次上市集资1.25亿港元,但因名声日隆,后发行股数增至1亿股。
这一年,共有五家华资地产公司上市:胡忠的合和实业(指持牌入)、郭得胜的新鸿基地产、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陈曾熙的恒隆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另有一说,无新世界,而是大昌地产)。当时媒介称其为“华资五虎将”,或“华资五虎上市”。这五虎,在八九十年代,都先后进入香港百亿超级富豪榜。
合和是五虎中的帅虎——最早上市,在1972年秋至1973年春,合和股价高凌于另四虎之上。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从天而降。正是这场灾难,使合和丧失了帅虎的至尊地位。
进返维谷,福兮祸所倚——合和遭此罹难,是因为合和的信誉颇佳,业绩不俗,且掌权人是地产界毕业于美国名校的专才。另外,胡应相在港府工务局任过官员,在港府有颇多关系。合和股价高于另四家华资地产公司股,缘由就在这里。
众所周知,假冒商品的假冒对象,无不是名优商品或畅销商品(如内地的假茅台、假红塔山,就是这种情况)。在香港,图案精美、且采取了防伪技术印制的美元、英镑、港市都有人仿造得出,若要盗印“维妙维肖”的股票,还不是小菜一碟。
1973年开春,持续攀升的股市牛气冲天,股价被炒到极不合理的高位,恒生指数攀升到1700点,每天交投达五六亿港元。
股民如癫如狂,一个消息却如晴天霹雳在股市炸响:
此时,面值2港元的合和股,已被炒到30港元,升值28港元!怎不令假股制售团伙心硅摇荡,垂涎欲滴?然而,受损的却是合和实业。
合和遭致“停止交易以便彻查”的厄运。其后,还发现几种热门股的股票。假股事件成为这次香港股市崩溃的导火线。
“合和假股”事发,一些准备人市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而另一些炒股老手预感到大祸降临,急忙大量抛售股票,股价狂泻。恒生指数从3月9日的1775的峰值急速下滑,到7月11日,暴跌至494.5。一些不请股市深浅的投资者,损失惨重,高价购入的股票现在贱如废纸!股民迁怒合和,胡应相有苦难言,合和无端受累,手中更有大把股票未趁高抛出。而其他华资上市公司大都从趁高抛出中斩获颇巨。
自此,合和失去五虎将的领先优势。港府借“合和事件”整顿股市,对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上市公司进行清查。还好合和本身并无弄虚做假,停牌以后还能获准重新挂牌上市。只是祸不单行,合和参股的保利建筑公司清盘破产,董事局主席李保罗被捕入狱(1973年)。合和又一次受累!
保利建筑公司创始人李保罗是一位建筑奇才。他承建的工程质量好,信用佳,业务发展很快。60年代后期,获香港工务局评定为“C级”承包商,即可承接无限量价值的工程。
合和旗下有一间全资的合和建筑公司,该公司擅长楼宇建筑,却不擅长土木工程——而保利两者都擅长。台和为弥补自身的不足,以估价990万港元的两处物业向保利购得450万股的股权,占保利全部发行股票的25%。
合和董事总经理胡应相,成为保利的董事。李保罗虽是个建筑奇才,却不善理财,不谙上市公司的责任及义务,尤对投资证券风险认识不足,许多事情交有关人士处理。1972年公司上市热,保利资产不足,本不能上市发行股票。保利做假帐,使其在保华、金门、新昌之后,成为第四家上市的本地建筑公司。保利售股集资后,马上拿900万港元集资款去炒股,其中700万港元通过胡应相购入合和股票。
合和出事,保利损失惨重。不久,保利在承接公共工程时,向政府有关人士行贿的“牛扒费”一案,被新成立的廉政公署查获。李保罗人狱,审讯时,对造假帐、贿赂等指控无法反驳。
保利破产清盘,持有保利股份的合和亦铩羽折翼,990万港元全部泡汤。合和受损的岂止金钱?还有金钱难买的信誉!
正因为合和“信誉不佳”,遭受的损失更惨重。到1974年12月,面值2港元的合和股票暴跌至可怜兮兮的0.62—0.65港元,与30港元的峰值比,缩水40多倍!同期,另四种华资地产股也跌幅颇大,但跌幅不似合和这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