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92000000008

第8章 那水

这些河是哪来的呢,虽然是淮河流域,但跟淮河的距离和跟黄河也差不了不少,大平原,方圆二十里的制高点是砖厂的烟囱。其次就是砖厂用来烧砖的买的备用土堆成的小土包。更不用说什么雨水冲刷形成河道。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很明显,这些河是挖出来的,是人工挖出来的。应该是八十年代末,顾兴的小姑就去挖过河,不论男女老少,能干活的都得去。当然,他爸也去过,不仅挖过河还修过路,甚至连当初结婚盖房子的青砖都是他自己切、自己烧的。顾兴小时候还见过一个刻砖的模子。是用木板钉成的,细长,就像四个火柴盒一个接一个的样子,应该有一米多长,十来公分宽,深度也有五六公分,三个隔板隔成四个小格子。也就是说,一次可以刻出四块砖坯子。然后晾干,然后再围成窑中间放上煤烧。

挖河的时候,都是一去一天,中午不回来,还往往是冬天,农闲。不管多冷,你得去,还得自己带干粮。带上铁锹。而且,不是只挖自己村子附近的河,是整个镇统一调度,分到哪一段就得去哪,哪怕离家十里。顾兴上小学的时候,还见过一次挖河,就是村西头的那条河。现在想想应该不是开河,可能就是疏浚一下。

小学八年,旱旱涝涝,没有两年是风调雨顺。河里一会满了,一会干了。一会雨下的把大树都冲倒了,一会仨月不下雨,机井都看不着水了。大概是小学的前半段是雨季,河里井里全是水,连南头的大坑(不论大小每个村子都有,最大的坑要比一般公园的湖还要大。一说是村里起土烧砖挖的,一说是七八十年代种藕时挖的)都快满了。后半段是旱季,河里干了,坑里干了,井里水位低的看不着。雨季的时候,记忆跟鱼跟水有关系,旱季的的时候,记忆跟拖拉机、跟水泵(要浇地抗旱)有关系。

后来,一年涝一年旱,反正是再也没有见过小时候那样的涝季,再也没有见过小时候那样的旱季。好像无论旱涝人们都有办法应对,当然,这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这几年,一直是旱季,每年都要抗旱,好在虽然庄稼要水的时候它没下,但不要水的时候它下了,这样机井里、坑里还能存点水,抗旱的时候能抽出来。

前年秋季,半个中国干旱,河南自然也跑不掉。因为,好事可以没河南,坏事绝对少不了。一茬玉米生长期是一百天左右,六月一号前后,收小麦,紧跟着就种玉米。大概十月一号国庆节前后玉米就能收了。就是这一茬玉米,整整浇了五遍水。玉米种子播到地里,半个月不下雨,小麦留下的墒早没了,开拖拉机带上水泵,拉上管子,浇了第一遍。这一遍是最轻松的。玉米还没出来,视野开阔,又不用浇的太透。如果这家种了四块地,每块地两亩,那就意味着,这家人这一遍要浇四次水,一块地一次。其他人家也要浇地,水井只有这么多,河里又没水。所以要等,那么这一遍下来,就得五六天。如果你起的够早。比别人去的早。那就意味着凌晨三四点钟就要去把机井占上。第一遍还没这么严重,也没这么紧张。两亩地大概要用六个小时。

然后是第二遍,这一遍要耽误一些功夫,因为,玉米出来了,已经长到有十来公分高了,但都旱得有些卷叶了,很单薄的玉米苗,在冒着热气的风中无力的晃着叶子。这之前可能下过一场下雨,但不顶用,也可能根本就没下。再早一些的时候,玉米地里已经被主人家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因为,要把两棵长在一起的玉米苗拔掉一棵,不然,一棵都长不成。好了,又要浇玉米了。拖拉机开到机井边、水泵支上、水管子在地里摆好,从离自家玉米地最近的机井旁一直摆到地最远的那头,有时候要摆七八百米长。一个人背着装着水管子的袋子,里面的水管是卷好的,像个带纹理的棒棒糖那样。一个大圆盘,散开以后,短的有五六米的,长的有一二十米的。所以,要摆好多根水管子,要摆好几袋子。一根根接好,水出来以后,从最那头开始浇,浇完一片掐掉一根,装到之前的袋子里,浇完一片再掐一根,一直浇到里机井最近的地这头。

既然玉米都长出来,那浇玉米的时候,就得浇透,还有人不能踩着玉米苗了,来回挪水管子的时候也不能压着玉米苗了。第三遍的时候更是这样,诚惶诚恐,如履薄冰,踩断一根玉米,和你们城里人开车蹭了底盘一样心疼。第四遍的时候,玉米都长成了,有的都出了天缨,要受粉了,这时候的玉米一般都有两米高了。也已经是八九月份了。这之前,已经打了一遍除草剂,丢了一遍杀虫药了。丢的要要丢到玉米芯里,每棵都要丢,主要成分是甲基异柳磷,掺上一些西沙,右手拿着药袋或者装了药的小碗、小茶缸,左手三个手指捏一点,丢进去,每棵都要丢。手都染红了丢完药,而且还真有毒,真的有人家丢完药手没洗干净给孩子做饭中毒的。

说到中毒,要先岔开提两个事,那时候,九十年代,小孩普遍吃不饱,也可能是来来回回地跑容易饿,见着什么都想吃,顾兴的姥爷那村子,跟顾兴家的村子就隔了一条河和河两岸的两片庄稼地,步行的话,快了七八分钟,慢了十来分钟。跟大学的时候从宿舍到图书馆一个距离。小孩啥都想吃,家里还啥都没有,自己又啥都不懂,那就是翻箱倒柜,找着什么吃什么,因为这事,顾兴和他大哥,差点没再奶奶家把放在窗台上的那包老鼠药吃了,那时候老鼠确实多,个头还大。顾兴有一次跟大哥到地里干活,夏天,俩人穿着凉鞋,从家里出来,顺路走到奶奶胡同口,就拐了进去,想到厨屋找个馍(城里人叫馒头)吃。正好锅台上有一直大老鼠,俩人一进来,老鼠惊了,往门口跑,跑到他俩跟前,还在大哥的大脚趾上咬了一口。差点吃老鼠药那回,也是找东西吃,不过是在堂屋,半截土坯半截砖的房子。俩人站到小板凳上看到窗台上有一包东西,以为是糖豆,拿到手之后从里间出来要在当门吃,正好让奶奶从门口进来,问他俩手里拿的啥?仔细一看,差点没把他奶吓死。

真正中毒的是顾兴姥爷他们村的,叫牛建立。特别胖,是顾兴见过最胖的小男孩,有点像张一山版本的《小兵张嘎》里的那个胖墩。夏天,能吃不能的东西,上面趴的都是苍蝇。厨屋的灶台,案板,堂屋的八仙桌,橱柜。全是。打都打不完,那时候粘蝇板还不太多,流行苍蝇药,一个个小红粒,跟馍花子(城里人叫面包屑)差不多。还带甜味。一小袋,一倒一小茶盘,铺满,等着苍蝇吃,吃完就死。那个甜味,那个鲜红,苍蝇喜欢,小孩跟喜欢。他奶跟他说不能吃,有毒。他就趁他奶不在家,把盘子里全吃了,把剩下几袋也吃了。那个甜啊,那个爽啊。把他奶吓个半死,但是他一点事没有。也不头晕,也不肚子痛。就是有点口干。不知道是不是体重大的原因。

还有是顾兴自己村子的姐弟俩,弟弟四五岁,姐姐五六岁。现在他姐姐都嫁人了。他们俩是真中毒了,还拉到镇卫生院去洗胃。就一个儿子,他爸妈吓个半死。事情很简单,这家在村头有一小块地,也就两三分地的样子。种玉米不值当,就想种花生,还能榨油,还能做菜。还能下锅。于是,也是夏天,卖了花生种子,拌上剧毒农药3911,那时候剧毒农药很多,还有什么1605、甲拌磷什么的。瓶身都要骷髅的标识。种子拌农药是必须的,不管是花生,玉米,还是小麦。不然的话,种子还没发芽就被虫吃了。那天上午,两口子把花生种到了地里,两个孩子在旁边玩。下午,他妈正在家补粮食袋子,俩个孩子从外边回家,弟弟跟他妈说,“妈,我难受”。他妈没当回事,问,“咋了,烧不烧?”根本没抬头。还在一针一线的缝。弟弟又有气无力的说了一遍,他妈一抬头,吓坏了,嘴角都有白沫了。“咋弄的啊,吃啥了???”,“咱家上午种的花生,我扒出来吃了”。我的天啊,赶紧喊人,赶紧上医院,农用三轮车,咚咚咚往站上跑,好在里离得不远,十来分钟就到了。家里这姐姐一看,有点傻了,没敢说自己也吃了。可等弟弟被拉走了,自己也开心恶心了,跟奶奶说,“我也吃了,我也难受”。好在两个人都没什么事,只是花了些钱,没啥后遗症。不过姐姐出院以后还挨了一顿打。

还说玉米的事,跟棉花一样,得施肥。这两年,大家都是用耧讲化肥。也是得人力去拉,后面一个人扶着耧。直接一拉一趟子。不用铁锹一个一个挖坑了。而且也基本上在玉米浇第二遍水之后(如果不下雨),玉米只有四五十公分高,一点不耽误人迈步走,而且天气还凉快一些,六七月份。之前,都是八九月份,出天缨前后,这叫追肥,相当于,关键时候推一把。因为马上要结玉米棒子了。那时候,两米高的玉米杆,成片的玉米的,人钻到玉米地里,大人拿着铁锹,孩子挎着竹篮子、拿着勺子。八九月份,闷热闷热的天气,高高的玉米挡住了所有风。玉米地里又是潮湿潮湿的空气。再加上边上毛茸茸却很锋利的玉米叶子,在脸上,脖子上、胳膊上、拉出一道道刺闹人的红印。站起来晒得慌,蹲下去潮的慌。人要喘一口气都是热的、都是潮的。那时候,最舒服的瞬间,就是有一阵风吹过,而你也正好站直了腰。听着玉米叶子哗哗的响,感受着惬意的凉风,然后,风吹过,弯下腰继续干活。

真的有给玉米施肥的时候出事的,顾兴的一个堂弟就因为在玉米地里跟大人施肥,往前走的时候没注意,一抬头,玉米叶子正好赶到了眼睛上,把角膜拉个口子,当然,后来治好了,虽然,视力有些影响。这不是个案。确实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好像是两个。一个妇女在给玉米施肥的时候,热死在了地里。是旁边镇上的。现在想想可能是中暑引发了什么疾病。

浇第四五遍水的时候,是水最紧张的时候,是机井最紧张的时候,也是玉米最关键的时候。而这时候也是最不方便浇地的时候。水管子不好挪,玉米也不好浇,还不容分清边界。更是最热的时候。比施肥的时候还要热。比施肥的时候还要潮。而且,已经好长时间没下过雨了。这个时候,浇两亩地得十来个小时。凌晨两三点,起床,开着拖拉机就到地里去了。等到你到那,可能会发现,有人正在机井边睡觉,人家昨天晚上就来了。那就只好去别的地看看,或者干脆回家。

那年正好赶上暑假,顾兴在家赶上了浇三遍玉米。他爸妈凌晨俩三点把四轮车开到机井边,把管子摆好,等到天蒙蒙亮,再排水,开始浇地,这个时候,顾兴就要起床去地里接替爸爸,他要到县城工地里去干活。晚上回来,还是他开回家。因为,只要机子出一点故障就得浇到天黑。有一天在西北地,中间水停了三次,机井里的水位太低了。从早上五点浇到了晚上十点多。三亩地浇了十五个小时,顾兴就跟他妈在地里待了十五个小时。从满天星斗到满天星斗。从冷到热再到冷。到后来身上全湿了,凄的难受。好在,最后他爸从工地上回来,算是来了主心骨,要不然,急都急死了,根本就走不动,还不敢大油门大马力,就怕水供不上。半个小时还掐不掉一根管子呢。这时候,顾兴家四块地(有小叔家两块)浇一遍就得七八天。

去年听说玉米价格暴跌,便宜的才七毛多钱一斤。顾兴气的在电话里说,“还不够油钱呢,就是扔了也不卖!!!”。想想前年浇玉米的时候的那个滋味,心里就难受得不行。为父母、为自己,也为几亿农民。高中的时候学过的”剪刀差“,现在是刻骨铭心了。

同类推荐
  • 飞舞的季节

    飞舞的季节

    夏天,飞舞的不仅仅是蝴蝶,还有季节。少女们的季节该怎样选择。
  • 煦日锦阳

    煦日锦阳

    遇见你之后,一败涂地风生水起无论结局我都爱你
  • 他也曾是对的人

    他也曾是对的人

    我们看过山川河流,涉足千山万水,但始终一个人。不是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只是少了他,生活也只剩活着。年少时的我们啊,对所有事都充满了斗志,对有的人总是情有独钟,不管你曾是以何种姿态爱着他,不管他是以何种方式辜负了你,即使并非良人,他也曾是对的人。
  • 我的初中三年学涯

    我的初中三年学涯

    这篇小说主要讲了我的初中是怎样的。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我认识了新的朋友而且我们很要好,她们分别是蔡芸萱、宋芊怡、边沁、张思琪、赖美琴(非真名)。我和她们渡过了一个学期,现在已经是七下了。从这里开始我要写的是我七下开学到现在甚至到初中毕业的每一周发生的事情.......
  • 谜:半夏豪门

    谜:半夏豪门

    谜一样的她,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一生。爱过,恨过,哭过,笑过......或许,老天喜欢捉弄她,让她的一生如此坎坷、曲折,爱情也如她人生一般。
热门推荐
  • 特色莲藕

    特色莲藕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莲藕的一些基本知识。
  • 爆宠小甜妻,老公抱抱

    爆宠小甜妻,老公抱抱

    “少主,少奶奶把W国公主给打了!”南宫亦痕头都不抬一下,说:“少奶奶有没有受伤?去看看,少奶奶要掉一根头发就补她一刀!”“少主,少奶奶把风少电脑里的机密文件全删了,”南宫亦痕还是头都不抬一下,说:“少奶奶想玩就让她玩吧,风九天应该还有备份吧,也找出来让少奶奶玩!”“少主,少奶奶去鬼魅里找男人了!”南宫亦痕头微微抬一下,说:“把鬼魅里的男人全丢了,”“小孩呢?”“小孩也是男的,都丢了!”“少主,少奶奶要跟你离婚!”南宫亦痕站了起来,唇角微扬,说:“少奶奶还没睡醒呢吧!大白天的做什么白日梦呢!”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六神大陆

    六神大陆

    在这黑暗而深不见底的大陆,妖灵兽与人战争不断,这里生活着一种生物,叫妖灵兽,它能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力量,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有一位神奇的少年带领五个伙伴,重新带领大陆。
  • 执界

    执界

    上古末年,天庭徒留遗迹、仙神不知失踪,灵山只余废墟,佛陀不现世间,天地大变,天条废除,九天上下几近隔断……这一生,不为这世间,只为保护我想要保护之人!这是一个流传九天内外的故事……
  • 绝对律动

    绝对律动

    生灵有呼吸,万物有律动,世间有常法,此世种种皆有其规律万事万物终究逃不过束缚,不过黑白之子以天人之志,合生灵之命,追逐极限永恒此命不息,此志不改真的好人,还送我一张封面,虽然不写这本啦
  • 战國

    战國

    元辉迷失于黑洞之中,一头撞进了日本战国时代。他一直将日本视为国之旧敌,对这个乱世怀揣着好奇心。他面对着曾为预料的巨变——热血英豪的气魄,发人深省的鬼谋,惊天动地的会战,一切将他卷入了史诗之中。
  • 笑有缘

    笑有缘

    滚滚拈黄土,隔帘是伊颜,笑有缘,恨无份,杯杯盛醉,终是痴人不悔。
  • 塞外出马仙

    塞外出马仙

    天道之下,人与仙都是蝼蚁一般的存在,大家都在拼命挣扎,都是为了抗拒小我不被无情的天道抹杀。人活十岁与百岁的差别仅在于他对人间记忆的多少而已,他们留下的痕迹在几个瞬间就会被其他众生的痕迹覆盖。
  • 一家人的抗战

    一家人的抗战

    讲述了不愿做奴隶的一家人在抗战中毅然参军,前赴后继的故事。这是一个六口之家,父母和兄弟四人。这一家人最终全部投入到了反侵略的伟大战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