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分别过来握住庄海泉和庄国民的双手表示感谢,然后又说道:“我这次来还有一个目的,因为听爸爸介绍,你们庄氏医馆在柳满县行医有几十年了。而我们报社,最近有一个栏目,是专门介绍柳河市里有一定历史的老店的。之前推荐的都是一些饮食、商品之类的老店,我刚刚看了你们医馆,也听了大家的介绍,感觉你们医馆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我决定下期就推你们医馆了,过两天会有报社的编辑过来了解和拍照的,你们先有个准备。”
一番热闹之后,庄海泉换好衣服,清洁双手,重又开始工作。下午,午饭刚过,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就扶着一位中年男子进来。庄海泉看了看,感觉两人有些面熟。中年男子坐好,话没开讲就喘了好久。没办法,那位中年妇女就帮他说:“小庄医生,还记得我们吗?”
“你们两位我看着眼熟,还是把病历拿过来给我看一下吧。”庄海泉说道。
中年妇女递过病历,庄海泉翻开看到是父亲的笔迹,时间大概是一年前,当时的症状是:气喘急促,端坐不能平卧,到中医院就诊,医生开了麦冬汤,服药后非但没有好转,病症还有所加重。之后,来到庄氏医馆就诊,当时庄海泉在父亲的指导下,把右手寸脉为数实相兼之象,并且得知病人长年饮酒无节制,喉间经常有痰音,遂断为肺实之症。并且之前服用麦冬汤,反而病症加重也反证了庄海泉的诊断。原因是麦冬汤主症肺虚,所以吃了以后病症会加重。于是,庄海泉以葶苈、滑石各五钱,给病人煎服。病人服药以后效果立显,症状在一小时后减缓,一天以后逐渐消失痊愈。当时,两人千恩万谢,医馆内着实热闹了一回。
庄海泉想明白了,抬起头来对中年妇女问道:“大姐,这次怎么啦?和上次症状一样吗?”
“是啊,这不是前两天他感冒了吗?当时吃了点感冒药,谁想到今天病情加重了,就又喘上了。小庄医生,你快给他治治吧!”
庄海泉先给病人诊脉,右寸脉浮而数,乃是肺热壅实之症。想到这次仍旧还是肺实致喘,于是庄海泉还是给服了葶苈子。
送走了两人,庄海泉忙完手中的活,正准备休息一下。忽然医馆里的电话响了,庄海泉走过去,拿起听筒问道:“你好,庄氏医馆,请问找哪位?”
“海泉,你小子别酸啦!赶紧,赶紧过来学校,咱们在给老校长搬家,在凑人呢!”听筒里传来同班死党于勇的声音。
庄海泉应了一声,左右没事,就跟父亲打个招呼骑上车出去了。来到校门口,看到班上的十几个男女生聚在一起,外向的于勇站那儿向庄海泉喊道:“海泉,快,这儿,就差你了。”
庄海泉停好车过去,和大家打着招呼,也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县一中的刘老校长今年退休了,他可是柳满县一中的第一代开创者,30年来深耕教育岗位,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各种类人才。包括县一中的很多位年轻教师,当年都是刘老的学生。所以,老校长在县一中深获广大教师学生的尊敬。老校长退休以后,决定搬出县一中,腾出空房给年轻教师们居住,而他则要搬到郊外的柳林河水电站去,和他的儿子住在一起。
高三(1)班的班主任徐老师,得到了这个消息执意要给老校长搬家,老校长起初不同意,但是知道消息的老师们越来越多了,校长最后也没办法,只能同意了。所以,学校就把这个搬家的任务,交给了高三(1)班的同学们。
大家到得差不多了,就都来到老校长的楼底下,准备开始搬家。听说老校长要搬家,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和教职员工都主动过来帮忙。老校长两口子,勤俭了一辈子,家里的家具着实不多,20多个人只花了不到两小时就搬完了。把家具放上于勇叫来的货车里,大家伙也一涌而上,跟着货车来到了郊外的水电站家属楼。很快的搬完了家具,老校长招呼大家休息下,庄海泉和几个人来到了阳台上,从阳台上极目远眺不远处的柳林河水电站。只见,一座钢筋水泥土的庞然大物耸立在河道上,把柳林河截成了两半,激荡的河水从大坝上喷涌而下,让人看了都觉得心潮澎湃。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老校长也来到了阳台上,嘴里说着:“同学们,伟人的诗句大家这下都能够深刻理解了吧!”
“刘校长,这个河水这么急,水电站当初是怎样把河水拦起来的呢?”一个同学问道。
老校长耐心地解释道:“建一个水电站,前期要做很多很多的相关工作。而选址完成以后,在拦截河道之前,首先就需要在河道旁,开挖出一条引流渠,让河水顺流而下。湍急的河水,有了排泄的通路,就对我们的工作不再有阻碍了。然后,我们才用土石方,把原来的河道拦截起来,开始修建我们的大坝,而河水也会乖乖的顺着引流渠流走了。”听了老校长的讲解之后,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了。
晚上回到家里,庄海泉继续完成他真气束的编织工作。如今,庄海泉经脉里的所有真气都己经被从头到尾的编织成很多条初级的真气束。接下来庄海泉需要把这些初级的真气束,再编织起来,做成中级的真气束。看着经脉里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粗的真气束,庄海泉的心里充满了干劲。现在,他指挥这些真气束在经脉里运行,比当初指挥那些真气颗粒,要得心应手多了,庄海泉期待着最后的那一刻,当所有的真气束聚拢成一根的时候,那该有多方便啊!
第二天一早,庄海泉和父亲,仍旧是早早的打开了医馆大门。看着庄海泉忙里忙外的身影,父亲庄国民的心里感到非常的安慰。从小,庄海泉就跟着父亲学习中医。6岁起,就被压着背诵《汤头歌》,上初中以后,更是熟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大家之作,至于庄氏自己祖上传下的医书,庄海泉更是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而且,庄海泉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就好了,他身上有着一股子灵性,也就是中医常讲的悟性。这一点,对一名中医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医者,意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个缺少悟性的中医,永远只能在低层次的临床实践中徘徊。因此,庄国民对庄海泉未来的成就,是非常期待的。
病人渐渐地多了,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也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所以,每天来医馆做养身理疗的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如今,医馆的生意越来越忙了,医馆里除了庄国民和庄海泉以外,庄海泉的母亲平时也固定在医馆帮忙打打下手。妹妹现在上高中了,有时间的话也主动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过一段时间,庄海泉的一位堂弟也会过来,准备跟庄国民几年学习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