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前世做下恶果,罚作今生入世为人;
自小不爱读书,长大顽劣异常;
仗一条虎头湛金枪,挺一杆熟铜镔铁棍;
枪扫五胡英雄,棍打四海好汉。
且看一个乡村少年,如何成就一段名动江湖的旷世传奇。
话说,北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省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百姓、军队、牲畜等损失惨重。
仁宗天子召开朝会,听从百官的建议,广施恩得,大赦天下,并由朝廷出面,降下圣旨,遍请四方名医,佛道仙凡,前来相助。一时间能人异士汇聚京城,接受天子召见,然后被派往爆发瘟疫的四省。由于疫情严重,被派往四省救援的人士远远不够。于是朝廷一面调集物资银两,一面继续招纳四方贤士。
这一日召开朝会,参政知事范仲淹奏道:“今江西信州贵溪县有一山,名曰龙虎山,山上有位得道天师张真人,能力非凡,陛下可颁下圣旨请张天师到此,则京城瘟疫可解。”
仁宗天子是个爱民的仁义君主,此时已是病急乱投医。当朝准奏,并亲笔写了一道圣旨,命殿前太尉洪信为钦差天使,奉旨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去请张天师。
且说这洪信平日仰仗天子的宠爱,在京城时,尚且飞扬跋扈,更别说这外出宣旨的差事了。于是此去江西信州所路过的州县可就遭殃了,大小官员纷纷逢迎巴结,难免从百姓哪里搜刮民脂民膏。
一路的迎来送往,更加使洪信骄恃狂放。所以当来到信州龙虎山,几经折腾始终未见到张天师本人之后,洪信终于大发雷霆,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张天师,这不过是龙虎山上清宫的道人捏造出来,蛊惑民心的谎言,回去定要奏明皇上,把众道人刺配远恶军州。
骇得众道人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有主持道长尚自镇定,对洪信一番好言相劝,才使得洪信消解了火气。主持道长趁机邀请洪信游山,以示讨好。正因如此,才使得洪信闯下弥天大祸。
一行道众陪同洪太尉游览诸多宫殿,不巧的是,让洪信看见了贴着数十道封皮的‘伏魔之殿’。正因贴着许多封皮,反而引起了洪信的兴趣,所以洪信定要进去看看。众多道人牢记祖师的训诫,苦苦相劝,说不能打开‘伏魔之殿’。骄侍狂纵的洪信哪里肯听,以权贵之势加以威逼,众道人被逼无奈只好打开‘伏魔之殿’,揭开了千年封印。
于是,在封印下被困了千百年的一百零八个魔君太岁得以冲破牢笼,重见天日。若干年后,这一百零八个魔君搅得人间是鸡犬不宁,此是后话。
话说当千年封印被揭去的时候,从地底深处,“呼”的一声,蹿出一股凌厉的黑红之气,掀塌了半个‘伏魔之殿’的房顶,直冲云霄,然后在空中散作百十道光芒,射向四面八方。这一百零八个魔君本是上界的天罡地煞之星,只因千百年前在世间为害,被龙虎山上清宫第一代老祖天师遇见,一一收服之后封印在此。而今一旦重获自由,定然又是一番人间浩劫。
且说,当百十道黑红之气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之后,还有两道红色的气息尚自不肯离去,在空中抱成一团,围绕着‘伏之魔殿’缓缓的盘旋,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在商量着什么。过了不多时,从‘伏魔之殿’的地底深处又飞射出一道近乎青色的气息,停在了空中。那两道红色的气息立刻上前围住,三道气息在空中抱做一团,盘盘旋旋了许久之后,有一道红色的气息伴随着那道青色的气息投往山东去了,而剩下那道红色的气息,则投往河北去了。
投往山东去的一青一红两道气息,分别是天魁星和天机星,而投往河北的正是我们未来的主人公——天罡星。
只见这天罡星,来到河北的上空徘徊了良久,始终不敢往下界投生。因为经过这千百年的封印,已消磨掉了他大部分功力,况且在下界还有这许多能人异士,倘若被他们发现,可是麻烦不小。
天罡星不停的在河北上空兜兜转转,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它发现了一所好的去处,于是对着河北大名府城外一个偌大的松林一头扎了下去。这处松林位置好,聚天地之精气最浓,既然暂时无法往生投胎,那就先隐伏起来吧。
休养生息,等待机会,投胎为人,快活一世。
次年,疫情渐渐平复下来,聚集在山东、河北等四省的能人异士也各自散去。恰好这年的五月份,在大名府城外的松林边上,偌大的庄园内有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正待临产。松林深处那一道隐伏的红色气息,也早已感知到了。经过一年多来不停的鲸吞天地之精气,天罡星的元气也略加恢复,虽说对抗世间的能人异士或许还有些吃力,但是往生投胎却已绰绰有余。
此刻那妇人正待临盆,这道红色的气息一发冲天而起,在空中略作停留,对着那个庄园一头扎了下去。
这个庄园的主人姓卢,名进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