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砺刚约到了俞俪吃饭,我没想到他还有这个本事。自从他高一追求班花失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有的女生在他眼里都是霸王龙一般的存在。现在时过境迁,也可能是物种进化,他想要约吃饭的女生,也许是只大熊猫。
时间地点都已明确,第二天中午,在县城南边的一家小饭馆。中午放学,我们两个先骑着摩托车过去占好了位子,等着俞俪过来。
桑里县城的酒店为数稀少,小饭馆的数量也不多。一般都是经营面食,周砺刚挑的这家馆子居然有炒菜。中午的客人很少,我们坐了一张里间的小桌子。俞俪有些姗姗来迟,她到的时候,周砺刚已经开始点菜了。
“你来得正好,想吃什么?”周砺刚拿着菜单问她。
俞俪穿了一件小翻领的白衬衫,搭配一条蓝色的牛仔裤,显得干净利落。她一如平时地微笑着,在我给她让出的小圆凳上坐下,气质落落大方。
“我要吃青菜。”她说。
“吃点肉吧!不要怕胖。”周砺刚看着她。
“我不怕胖,我就是喜欢吃菜。让詹语先点吧。”她看着我说。
服务员同时端过来三道菜:一盘过油肉,一盘肉皮冻,一盘炒青菜。
“这个醋放少了。”周砺刚吃着肉皮冻说。
“没有吧?我觉得正好,是你口味重。”俞俪嘲笑他。
“马上毕业了,我们班上要不要组织聚会?”我问俞俪。
“这个我不知道,没有听班主任老师说过。”她搁下筷子说,“高考之前肯定是不可能的,考试一结束,填报志愿还要忙活几天。没考好的心情不好,考好了的着急回家,我们班的住校生又多,人数恐怕就凑不齐了。再说了,咱们县城这么小,连个好玩的地方都没有,聚会也顶多就是找个地方吃饭。”
“聚会不就是吃饭吗?你还想做什么?”周砺刚问。
“旅行啊,唱歌啊,一起看电影啊什么的。”她说。
“旅行可以去映云水库。”周砺刚边吃边说,“歌厅我们县城也有,不过坐不下太多人。看电影就没办法了,县城电影院都关闭好几年了。”
“去水库也叫旅行?那种地方也好意思说?”俞俪有些嫌弃。
“看这个情况,毕业聚会也不可能了?”我问。
“我会试着组织一下,实在不行,就小范围聚一下。”她突然眼睛一亮,“对了,苏筱云下个月要过生日,我们一起去的话,也算是小聚会了。”
“她什么时候生日?”我忙问。
“六月二十三号。”她看着我笑。
我暗暗记下,心想这个日期很好记,刚好是夏至的后一天。
“她不会请太多人吧?”我又问
“肯定不会,最多就我们几个。”她也看了一眼周砺刚。
“你和苏筱云关系那么好,以前是同学吗?”我有意打听。
“我和她高中才认识,是在高二。”她像是慢慢回忆,“刚分班的时候,我们见面也不打招呼。后来有段时间,我每天走路来学校,总要路过她家的巷口,经常和她在路上遇见。突然有一天就熟悉了,然后就变好朋友了。”
“突然就熟悉了?听起来好神奇。”我笑着说。
“我和苏筱云后来说起过,其实我们早就相互注意对方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看似一见钟情,其实仰慕已久。”俞俪开心地笑着
“你们两个女生,也一见钟情?”周砺刚忍不住插话。
“我说的是友情,又不是爱情。我们女生之间的事,你们男生不懂。”
“要这样说,我和詹语也是一见钟情了。”周砺刚扯上了我。
俞俪刚吃了一小口青菜,听到这话不由地开始发笑。她侧过身去,拿了一块纸巾掩住了嘴巴,等了好半天才把嘴里的菜叶咽了下去。
“你别逗了,詹语怎么会看上你?”她瞅着周砺刚乐,“人家学习成绩那么好,将来肯定会远走高飞。你成绩差,就等着一厢情愿吧。”
气氛很欢乐的一顿饭,我没想到俞俪也是挺喜欢开玩笑的一个女孩。她开朗大方,懂得幽默,周砺刚最近那么喜欢和她聊天,看来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一起聊了很多话题,就像是三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我内心感觉甚是奇怪,明明我和俞俪平素没什么来往,为何今天也会如此亲近。友情这种东西,可能是会传染,因为我们都和某人是朋友,某人便把友谊散播给了我们。
饭后结账,周砺刚主动掏的腰包,我凑到柜台丢了一张钱给他,又被他塞了回来。俞俪在一旁看着笑,我们的这些小动作,想必逃不出她的法眼。
中午一点过,从饭馆出来,我们准备直接去学校。俞俪是自己骑自行车过来的,我提议让周砺刚骑摩托车送她先去学校,然后我骑她的自行车回去。
“不必了,还是你们一起走吧。”俞俪笑着推辞,“我骑车回去,也很快。我车子的捏闸不太好,也害怕你骑不来。”
“你骑车快?”周砺刚不屑地说,“我让你三分钟,一会儿去追你。”
“你还是慢着点骑吧,路上注意安全。我不要你追……”
俞俪身姿轻盈地跨上了自行车,白衬衫的衣襟在随风轻轻地飞舞。她留下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在我们凝视的目光里,像一只白鸽一样翩然而去。
“别看了,我们也走吧。”我叫醒出神的周砺刚。
“她最后那句话,什么意思呢?”他摸着下巴问。
我问周砺刚今天为什么会请俞俪吃饭,有没有什么事由。他开始有些吞吞吐吐,后来才说是因为打赌输给了俞俪。具体打的什么赌,我没有多问。
那天,周砺刚始终没有追上骑着自行车的俞俪。我们沿着县城的主要街道一路追踪,完全没有看到她的影子。我想,她可能是走了另外一条路。
“距离高考还有五十天”——小黑板上的倒计时准时更新着。
这天上午,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高考动员会。老生常谈地讲了一些考试相关事宜,最后说今天要调整一次座位,也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
我和苏筱云的座位,应该就要分开了。以后虽然还在同一间教室,但是还能不能保持像现在这样好的关系,就很不一定了。我感觉心脏紧缩一下,然后又慢慢膨胀开来,浑身的血管在这个过程里突突乱跳,让我一时心慌意乱。
我扭头去看苏筱云,她的表情淡漠如昔,这也正是她原先留在我印象中的面孔。在五十天之前,我们的确就像陌生人一样无话可谈。此时此刻我想应该跟她说点什么,至少简单地道个别,但是话到嘴边,却又感觉矫情可笑。
我匆匆收拾好书本,再看她时,她正用一只手扶住额头,专注地看着我。我没有说话,对她微微一笑,她没有任何反应,默默地把视线移去了窗外。
座位调换结束,苏筱云的新位子在靠窗的第四排。她的右后方是俞俪,俞俪的右后方是周砺刚,我在靠门这边的最后一排。
我的座位本来要靠前一些,但是那里很难看见苏筱云,于是干脆和别人换了一个最后的位子。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我们四个人恰好处于一条线上。
我对新座位的环境还算满意,感觉就像乔迁新居。这里可以将整间教室的情形一览无余,看着每张课桌上堆叠如小山一般的学习资料,不禁感叹之前的处境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现在,完全可以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这里紧挨着教室的后门,我可以从我的座位一抬脚就走出去,一撤步又退回来。不会妨碍别人,也不会引起注意,这更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座位分开了两天,我每一天都仔细观察苏筱云。她似乎恢复到了原先的状态,每天面无表情,和周围的人敷衍应对,和她新同桌的女生也言语寥寥。
我在课间和放学后有两次迎面遇见她,却都只是擦肩而过,连一句寒暄都没有。我没有主动找她说话,我想过就此回归平静,高考之后各奔东西。
第三天的晚自习课上,教室里安静得出奇。我靠墙坐着,手里举着一本学习资料,一边看书,一边欣赏苏筱云的背影。我突然看见周砺刚转回身来,他手上拿了个本子,伸长了胳膊想要递给我。我稍稍欠身,伸手便接了过来。
那是一个崭新的,浅紫色的软皮笔记本,上面隐约有一股香气。
翻开首页,上写着几行熟悉的字迹:“你想做什么?一个人躲到那个角落,感觉很好吗?你是不是感觉自由了?是不是要把我忘记了?”
如此亲切的语气。我是那么喜欢,甚至是热爱。
没有你在身边
我感觉很孤单
只有在你身边
我才是自由
我不会忘记你
不会忘记往日情景
除非云飘过
遗忘记一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