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强还没拆开信的时候,窗外就已经泛起了白光。天已经睡醒了,窗外的鸣笛声也在欢呼着。在这之间方强就是来回的徘徊在屋内,心情像一块厚重的铁一般,显得很沉重。而书信像一块磁铁一样,显得很轻巧。心情与心中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这信包含着太多的美,过多的痛,以及更多的思念和更少的眷恋。思想的越多,挂念的就越少。感觉时时刻刻在身边从未离去。不思念的都很陌生,最后完全无法相识。方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他在外的这些日子觉得比在家还要幸福。多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少了几个熟悉的面孔。记忆却是犹新的,太多的想念,让他的记性变得很差。时常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前些阵子在茶记的时候,阿巧让他去茶园采些茶叶来,方强却是到了茶园。可是等他回来的时候,茶叶确实是采到了。只是装进了杯中,浓浓密密的茶色透过杯盖。散发的幽香,让阿巧觉得意外。让需要茶叶的人感到吃惊。方强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忘记了,你刚才说什么了。”满脸透红,茶色变的很绿。红绿搭配的很是韵味。还没等阿巧指责呢。坐在旁边的茶客就,说:“想不到这茶叶的茶色是这样的好,以后我们就去茶园参观下。今年的茶文化比赛,你们肯定东山再起辉煌永驻了。”这是个错误的成功。虽然实际上还未成功。不过“好茶来自人来人往的茶园”的故事已经流传大街小巷了。自从方强那次意外的开始,错误的成功已经慢慢的变得成熟了。茶叶久香人来往,人往茶叶依旧香。茶叶在茶园中慢慢的生长,茶记也在茶叶中慢慢的名声大噪。而方强的记性却更加的糟糕,视线也更加的模糊。虽然还能说出:“以哥这近视的眼神,说什么也要迷掉一个远视的大姐”的玩笑话。可是每逢话毕之后。他总是想着自己之前说了什么,可是越想越是记不住。就像现在这样,他害怕自己看到这封信之后,记忆会退步,视线会模糊。他只是拆开了信中一角,密密麻麻的字迹落在了纸上,翩翩起舞的字符飞入了方强的脑中,几个字写的很清楚。另外几个字写的很模糊。方强只看了信的开头与结尾:开头是,我们拥有的日子。你所说的,我所做的。都是现在找不到的…信中的结尾是这样写道的:不要用你的青春,来葬送我的年华!”方强记得他俩曾经一起喜欢写歌,唱歌。他为他而写,她为他而唱。尽管写的很差,唱到跑调。可是歌声却是永远的声音,它在心里安了家。歌词是永恒的印象,它在眼中开了花。现在他们虽各据一方,但是家中都放花的。他是以花寄思,而阿巧却是以月寄念。俩人的思念都是相同的,就是在脑海中的亲人。
歌词是这样写道的:“你所说的,我所做的。都是现在找不到的。你所想的,我所问的。都是曾经许下的。时间带我们飞的远远的。故事拖着我们,拉的很近很近。我不是不在意,我只是忘记了曾经。回忆不起又怕失忆,我度过了一天一天。望你在窗边一年一年。我想没有哭泣的夜晚,再也看不见你的笑脸。听说诺言就快要到岸,你却提前下了站。我在站边等候了一天一天,你却让我度日如年。谁说最后见不到你的笑脸,我才发现,我们已经丢失了,曾经诺言。我不想我们走的越来越远,只是害怕让我看不到最初的终点。我们放弃了诺言,你是否还会到彼岸。”这歌声曾经陪他俩度过了有趣的童年。一股强大的暖流激入心头,一股清凉的液体划过发热的脸庞。泪珠滴打在纸上,像窗外拍打在玻璃上的雨滴一般。方强擦干泪水的时候,窗外的雨也停下来了。他没有把信看完,他害怕自己会记不住。所以读了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分留了悬念给自己。他害怕更多的想念记性会变得更加的糟糕。现在的他只想好好的工作,等到将来成功的时候。他会补上曾经丢失的诺言。就像这样一样,错的时候未必是错。也有可能像茶记一样,有着非同寻常的结果!”更多的琐事在他心头蔓延,远方的思念已经慢慢疏远。他把信关在箱子中锁上了,他很清醒的在麻木着自己。
年轻是什么?命运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他现在很自信,因为没什么比自卑更加让他快乐了。他觉得自己的年轻就是用来努力地,尽管自己没什么特殊之处。仅有怀着心中的梦,心中就会涌入巨大的力量。心轻松的生活,这样才不会疲惫。他也不相信命运这一说,他觉得命运应该像不倒翁。尽管会遇到挫折,会倒入地下以低姿态去发现另一件有趣的生活。人并不是你站得高,就会体会别人从未体会的高度。这个却是因人而异,高度。有人爬上珠峰认为这是最快乐的事,有人事业有成,认为这是别人所不相及的。但仔细想想,事业有成的人一定会爬上珠峰吗?爬上珠峰的人,事业一定有成吗?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只是自己的把握。不倒翁直立的时候就是最高度,倒下的时候就是低姿态。所以他都会东山再起,自己还怕什么?所以思想很重要,他是一杯水。可以在你口渴的时候,解你之忧。在你郁闷的时候,助你之乐。就像结婚一样,世间很大,人品众多。思想漫步天空。有思想的人,可以带你遨游世界,没思想的人,却让你空守空房!但方强一直犹豫着自己的爱情,他和云霞是儿时的伴侣,身边的亲人。这种感情是无法言喻的。但又是不想触摸的。他和阿巧是现在的搭档,生活的朋友,这种感觉是无法定位的。但又是不想失去方向的。爱情会让自己左右的徘徊在自己的情感世界。所以他现在要前进,所以把一切都放下了。只留下了想信的念头,去信的思头。直到在去信的那天,他整天感觉自己把事想的头都大了。
年轻的人,思想就是不一样。有的人长着沧桑的面孔,却有着极为幼稚的年纪。但你不能说你不够成熟,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的眼睛是海亮的。你不能去否定一群人的看法,尽管他们都是看客也好。但你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如果你不承认你成熟,或者大了。群众会在背后指责你,说:“不负责,都多大了,还幼稚。”之类的话。但自己又想想本该放荡不羁的年纪,为什么要负责。可是你不能与群众作对。生活就是这样,你该玩的时候,别人不是嫉妒你在玩,他在忙碌。不过他会说,因为他只想你变得和他一样。这就够了。我望着六零年代,看着七零年代,说着八零年代,笑着九零年代,来到零零年代,我会找到属于我的时代!这是每一个人的时代,因为世世代代的传承下来的人,就是想把这变成自己的世代。有的孤苦伶仃还能名满天下,有的身世显赫却一文不值。这是个变幻的年代,这是个高不可测的时代。有的人觉得年纪的大小并不是那么重要,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年纪小小就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说是自己写的,别人都会夸着说:“天才啊,人才啊,奇迹啊。”无论说什么都会加上一个“啊”字,表示很惊讶,事后又会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想想自己为什么不是儿时的神童呢。混到现在还是个平凡的人。他应该是神童吗?不是又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挣了一口气吗?”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叹气呢。除了羡慕时的呼吸加快,使劲的吸气就以为能沾点光。回到家长时间的憋气差点缺氧死掉。只想把这气给保存下来,因为这是天才的气。这是不寻常人的气,可是天才也是需要喘气的。于是又轻轻的打开瓶盖,换了气。事后又想想怎么能给天才换气呢?深深地自责着。年纪轻轻的就能开破红尘,体验到世界的辛酸。这无疑是快乐的。比起那些年纪更大,才能看见世间辛酸的人,是幸福的。前者会有准备的努力着,后者却无准备的忙碌着。有人会说:“这么小就成了天才,身体还没发育好了呢。是不是故意炒作的呢。”于是每个人都想起“**************”这句话高兴的回家了。天天的想着自己究竟是什么“才”又有什么“才”,不过事实就是让你不敢不回头。很清晰的让你看到,有的人变成了“火柴”时刻的以自己为起源,让他人更亮。有的人是“木材”组建着高高的梯子,方便别人的攀爬。还有的人变成了“柴火”连绵不绝的燃烧自己,但又愤愤不平的说:“为什么我和火柴不一样呢。我忍受的是过程,他却享受着最初的开始。”这时天才看了看,这些人。笑着他们互相的埋怨,说:“你知道吗?你们都是废材。”其实这话并没有错,“你们“而不是”你”,人多了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事不可二心用。阿巧了解方强是怎样的人,但却不了解他的心思。正如志德了解阿巧一样,明明很喜欢,却不敢言只是一种感觉,但又怕会失觉。云霞的信已经锁上了,钥匙却在志德身上。这是方强在鞭策着自己,目的就是想让自己明白一个道理。“你想要的东西在别人身上,但你必须勇敢的追,你可以选择放弃,但你应该清楚那是你的东西,为什么在他人身上?”
有一天,方强醒的很早,只是因为外面太吵,索性关窗睡觉。谁曾如此烦恼,不料越来越吵。他走下楼问清情况才知道、往往喜欢贪便宜的,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就是因为俩人共用了一个水表。也许是心理问题,这水表每天的量都像从瀑布一样,哗然一下。因为谁都不想吃亏,谁都要付费,于是他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浪费,他在暗自的存水。有一天甲去乙家做客,他看到了一大盆一小桶的水,堆满了整个房间。他越过“水潭”很艰难的走了过来,目的是要看看这个水库究竟有多大,看完之后就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客了,走出门外就开始大骂了起来。说对方这不是,那不是。而乙也有反驳的权利在指责着甲怎样怎样的浪费。有事没事就能听到水流的声音如小溪一般,连绵不绝。震如大海,放荡不羁。事情过后,两个人就不是朋友了,他们都看到了彼此身上的缺点,更让自己深恶痛绝的想着对方的所作所为。其实,甲的心里很狭隘:“两个人之间,我不浪费他浪费,我为什么要替他节省。”乙却觉得自己很聪明,他人却很笨:“天天都浪费水,那水不是无缘无故的流失了吗?我不能向他那样,我要存些水,这为长远而打算。”结果大家都知道,乙却被甲抓个正着,甲指着水桶,一片片水潭就开始大骂了起来。乙就看到了甲原形毕露,处处传颂着他的好“品德”。多年友好的邻居因“水”而散。方强才发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最好的解释。这事说给阿巧志德听得时候,他们都********的大笑起来。小事见人心,大事见品德。无事见性格,遇事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