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将军何进的私宅,何进对着两人询问到:“这群死太监竟敢对我下手,我现在就要把他们一网打尽,现在我碍于我妹子不好动手,你们可有好的计策。”
而与何进对坐的二人,正是今后大名鼎鼎的大军阀袁绍,以及今后的魏王曹操。不过现在二人羽翼未满,尚且听命于大将军何进。
何进想起前几日发生的事情就心有余悸。以蹇硕与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们竟然连皇帝驾崩的事情都敢隐瞒,还敢宣假诏书骗我进宫商量军国大事。要不是我年轻时人缘好,我的故交潘隐告诉我这群太监要杀我,不然我早已身首异处。
对面坐着的袁绍回话:“既然大将军不好意思动手,那么可以传旨令各州刺史,令他们带兵来逼供,到时候太后定然会迫于压力杀掉太监,等到事成之后在命令他们返回各地。到时候大将军就可以独掌大权再兴汉室。”
大将军何进对这种有着四世三公家室,而又十分忠诚的袁绍的意见是很重视的。没有别的,就因为袁绍得知自己被太监设计杀掉之后的消息后,就提出了要带兵杀掉所有的太监。而且在杀掉蹇硕之后又回来告诉自己趁势杀掉所有的太监,只是后来自己的妹妹出面阻挠,才没有成功。
而现在袁绍的这个计策好像又没有什么漏洞,知道等到外兵到达洛阳,大将军何进就可以除掉太监大权独揽。但是这个计策真的没有漏洞吗?肯定是有的,而且在座的另一个人:曹操就看出来了。
现在的曹操虽然有能力有胆识,还是离以后的奸雄还差上十万八千里呢。为什么?因为他还欠缺最为重要也最为致命的一点——经验。但这并不妨碍曹操看出了其中的漏洞。
“大将军万万不可,倘若领兵进京这身怀二心,领兵造反怎么办?眼下自黄巾之乱以来,将军你的兵马一直受制于太监,并未得到补充,而今城内可战之兵只有禁卫军而已。无人造反还好,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何抵挡。”
何进听了心里一惊,心想还好有曹操在,不然这招冒的风险太大了。袁绍看出了何进的犹豫,当下又解释道:“孟德担心的有道理,却没有必要。命令所有勤王部队都在城外驻扎,不许进入洛阳。天子脚下就算有不臣之人又怎么敢造反,就算真的反了,洛阳城高池厚,又有禁军守卫怎么会被攻破。而且”说道这里袁绍故意顿了顿,闷烧之人说道正紧处总会略微停顿,以暗示听者自己有高论要发表。何进和曹操也相当配合的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别说无人敢造反,就算一方兵马全反了,我们就调集其他几方勤王部队共灭之。到时候大将军不但可以掌朝中大权,连同造反者也可一并诛杀。到时候就算大将军您求他们造反,他们也是不敢的。”
“啊,对啊。”这个年头同时涌现在了何进和曹操脑中。大将军何进称赞道:“此计大妙!”而后陈琳也对何进说了和曹操差不多的话,何进反而觉得陈琳没有见地,就会了一句你懂个屁。
当天夜里,何进便命令官差星夜前往各处传令。
要说袁绍的建议有没有问题呢?肯定是有的,只是谁都没有意识到而已。而抓住了漏洞之人,正是令董卓入住洛阳的李儒。
话说李儒在洛阳布置的眼线听闻了皇帝病危的消息之后,告别董卓,亲自带人数十董卓亲兵来到洛阳。李儒料想,皇帝病危之际,外戚与宦官之间必有一战。而且宦官们虽然并没有兵权,却可以伪造圣旨传令各处带兵回京击杀把持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时机。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之间还没有开大,皇帝就死了,大将军何进为了杀宦官调集各地刺史带兵回京。尽管对象算错了,但是调集外兵这件事情还是没变。
可能是大汉王朝真的气数已尽,尽管李儒连续两次都意料错了事情的过程,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和李儒料想的一样。李儒的大谋才得以一步一步的实施。
那么请外兵的漏洞在哪儿呢?请一个刺史带兵来,那么那个刺史就可能会造反,所以无论是大将军何进亦或者是宦官张让都不会只请一个刺史来,风险有点大。请一堆刺史带兵来,那么就不会有人造反。为什么,因为刺史和刺史之间会相互制约。一个刺史造反,其他刺史都会以除奸佞的理由干掉他,即可以得名声又可以得赏赐。而且往最坏了讲,就算来的刺史都造反了,那么胜利果实算谁的?人这么多谁又想主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今后的十八路诸侯就是这个例子。因此,只要叫上了所有的刺史,那么收拾对方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那么这个漏洞不在请多少刺史身上,因为只要多叫一些人,造反的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漏洞在哪?
真正的漏洞就是不在于你请多少个,而是你能请到多少个。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将军何进没有料到在他与宦官的争霸中还掺杂着另一个势力——西凉刺史董卓。董卓的眼线早以遍布洛阳,现在又有被称为西凉第一军师的李儒潜伏在此。李儒秘密监视着皇宫中的传令官和大将军府中的传令使。因为所有朝廷的指示命令均出自这两个地方。现在见到有十二批快马同时从将军府上往其他除了司州以外的十二州方向奔去。当下便猜想应该是大将军何进发往其他十二州的密诏,可是自己又不确定。因为在他心里觉得要是这十二快马是从皇宫中出来的就可以肯定是宦官们假皇上圣旨前往外地调兵,可是这十二快马是从大将军府中出来的,若将他们全部截下,难免会影响今后的计划。
李儒到底还是老辣,转眼间就有了主意:“快马截下往西凉的传令兵。”稍许,一封密函落入李儒手中。而那封密函的内容,正是何进调集外兵的指令。当下,李儒召集手下的数十人马。不是董卓小气只给了李儒点兵马,而是李儒怕人马一多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而且几十人中全部都是董卓的精兵,一个个武器超群而且骑术精湛。
李儒命令每五个人一组,共分为十一组人马分别去截杀其他发往别州刺史的传令使,杀完之后拿去密函,毁尸灭迹,之后便拿着密函返回西凉领赏,要是没有,军法处置。众人领命而去。李儒还是很细心的,为了让士兵们执行命令,便许诺事成之后各有奖赏,而且为了防止事情泄漏以及士兵们不干事也回去报功,就命令士兵们除了要截杀传令使以外,还要拿走他们身上的密函以及毁尸灭迹,回来时你身上有密函,才能证明你截杀了传令使,有没的话就军法处置。
那么西凉兵怎么知道谁才是传令使,而且怎样才能找到传令使呢?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传令使走的都是官道,官道大致就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沿着通往各州的官道追上去,就能追上。那么谁是传令使呢?这个就更简单了,自古官差都有特制的服装。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不同的公务员都有不同的服装,但是平时可以不穿,但是在上班时一定要穿上。现在传令使就是在上班,也就是他们身上的那身皮害死了自己。
追击的西凉兵身下有骏马,加上个个就骑术精湛。尽管他们是后面才出发的,但也都追上了前面的传令使。虽然西凉兵一个个都是武艺超强,而且都是以五敌一,基本上是手拿把攥的事。就算是这样,传令使中也不乏箇中好手,当已经返回西凉的李儒发现去拦截并州传令使的五个人并没有回来时,就知道他们应该被那位传令使反杀了。
所以,那时候领兵前往洛阳的,除了西凉刺史董卓以外。还有一支兵马,那就是并州刺史丁原。很不幸,如果曹操和陈琳说的一样,人数少的时候,就有人会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