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发了小财之后,就有点安于现状了。黄巾基本也平定了,国库了不至于空虚了,这下汉灵帝又躲进自己的西园做大保健了。
汉灵帝与大将军何进之间并没有像李儒预料的那样发生兵权争夺,并且以汉灵帝的失败而告终。实际情况是汉灵帝直接把兵权让给了大将军何进,自己进西园享乐去了。虽然事情的经过和李儒估计的不一样,但是好在事情的结果还是被李儒预料到了。一切都没有意外,只是多些波折。
汉灵帝现在觉得四处虽然不太平,但是也不至于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加上自己又是那种安于享乐的皇帝。于是就乐于放权,什么军国大事基本上就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共同处理。
历史总是具有嘲讽性的,老子汉灵帝能够手握权威却不把握,因此他的两个儿子想要掌权在手却不可得。
然而军权在手,现在大将军何进却没有兵马。原因很简单,在剿灭黄巾的战争中都打光了。要重新征集、训练士兵就要军费粮饷,恰巧政务大权又掌握在宦官集团的手里。何进要钱,太监不给,那么军队就无法重新组建。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自古皇帝不管事,天子的权利就会被瓜分。而超纲之上,要么一人独揽军政大事,要么分为两派,一派掌军,一派管政。要是一人大权独揽,那么朝堂之上就会相对稳定,人民的生活情况就要看掌权人的水平了。例如辅政的大将军霍光,又如垂帘听政的慈禧,百姓的生活就出现两个极端,但是在朝堂之上却没有谁敢出来闹事。
大权独揽还有好有坏,百姓的生活还不一定过得不好,而派系之争基本上就没有好事了。大殿之上意见都不会统一,在政令的执行期间难免会有人下绊子。这样不但文武不能团结,百姓更无人管理,而现在的汉朝廷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期初还好,但是随着时过境迁,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争斗越来越激烈。直到汉灵帝病危,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战争才爆发。
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张让一样,都是纵横官场多年的人物。知道皇权易手,朝廷的格局就会改变。究其原因就在于皇位的继承上。要是只有何进掌权亦或者是张让掌权,那么情况就好办多了,直接辅政就行了。但是两派对立就存在着皇帝的偏向性,皇帝支持哪一派哪一派就能赢。
而且现在汉灵帝的长子还是何进的亲外甥,要是长子刘辩当了皇帝,张让就算是没了活路,而何进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在汉灵帝在犹豫立长子刘辩还是次子刘协为太子时,何进就老说自古就是长子继承的,废长立幼就是灭亡的前兆;张让就说刘协自幼就聪明而且十分有才能,一看就是千古明君。
双方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却把汉灵帝给耗死了。何进到底还是有兵权在手的,兵权就是实权,在权利和生命面前,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很识相的选择了生命,留得青山在不不怕没柴烧。因此尽管长子荣登皇位,却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权利还是掌握在了舅舅何进这一干外戚手上。
现在何进虽然是名义上的辅政,但是一时间也奈何不了宦官集团们,而宦官们现在也争不过何进,官场之上从来都只有你死我活,既然明着搞不过你,那么就玩阴的。
双方都是聪明之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风险虽然大,但是却行之有效的办法,干掉对方。群龙无首之下,所有人都是等待被宰杀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