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从床底下拿出个纸箱子,抓了几把麦穰铺在箱子底下,然后把自己家的鸡下的蛋一个一个放到纸箱里,足足放了一百个。要不是钟妍舫拦着,估计老太太还得再放几个。
穆小艾则忙着往另外一个箱子里放东西:臭盐豆子一瓶;地瓜干两袋,一袋生的,一袋熟的;花生米一袋;地骨皮一袋;干黄花菜一袋;松菇一袋;柿饼一袋;自己家晒的面酱一瓶。也是装得满满的才作罢。
老太太又指挥小艾从仓房里搬出几袋粮食:“这地瓜你带上,蒸米饭,熬稀饭都好。这是新碾的小米,这是绿豆。”
“还是姥姥最疼我。虽然这些东西城里也有卖的,可是没有咱自家种的好吃。”钟妍舫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忙着和小艾把东西一样一样地搬到车的后备箱里。
小艾和奶奶站在车旁和表姐道别。
“小艾,你先在榆树小学呆一年。等我回去和你姐夫想办法把你调到城里去,姥姥也跟着去,这样咱们就能整天在一块了。姥姥,你干活时多注意休息,别累着。”钟妍舫说着,看看已经白发苍苍的姥姥,竟然有些心酸,差点流下泪来。
小艾和奶奶笑着答应了,然后目送着钟妍舫的车子消失在村口才回家。
奶奶在院子里喂鸡鸭鹅,小艾在屋子里改作文,一如当年小艾上学的时候,只不过那时的小艾是在写作业。
小艾喜欢这种宁静祥和的时光。她觉得心里很安稳,踏实,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奶奶在院子里轻声地唤着鸡鸭鹅,有时还会和它们说两句话,或者呵斥一下其中的调皮捣蛋者:“大尾巴狼,你就不会老实点。”小艾笑了一下,知道奶奶再训斥那个长尾巴的大公鸡,它总是不老实,啄这个一下,啄那个一下,就像鸡群里的黑社会。
小艾批改的是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一篇导游词。小艾本来认为写这种作文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是很有难度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原来班里的不少孩子都随父母外出旅游过,当然旅游的主要地方就是父母打工的那个城市。每到暑假,父母就会来接孩子和他们住一段时间。妈妈就会尽可能地留在租住的房子里陪孩子,或者带着他们四处玩耍。所以那几天对孩子来说是一年中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虽然妈妈不会带着孩子参加旅游团,但是在旅游景点总会遇到很多旅游团,孩子们见得多了,也就知道是导游是咋回事了,导游词是咋回事了。
小艾先给孩子出示了一篇导游词的范文,讲了导游词一般包括开篇语,景点简介,选景介绍和结尾四个部分。然后请一位同学和全班同学交流了自己去过的一个景点。大家分成小组讨论怎样以这个景点为例写一篇导游词。各组推出代表讲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小艾再给予讲解点评。然后就放手然孩子们去写了。
表姐钟妍舫曾经说过教小孩子作文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背诵作文选上的范文。她说的这个有效就是考试的时候可以拿高分,但是小艾一点都不赞成表姐的这种做法。她认为让孩子们背诵作文选上的范文无异于饮鸩止渴,对孩子的将来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当然这样做对老师的教学成绩有好处,而且老师也不用花费太大的经历去教孩子怎么写。
小艾是一个喜欢阅读写作的女孩子,她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陆陆续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虽然稿费挣得不多,但是她喜欢用文字倾诉情感,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而当她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那份丰盈的收获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现在她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语文,爱上写作。所以在她平时的教学中总是给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写作方法,带领孩子们欣赏一些名家的文章,推荐他们阅读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经典著作。
她相信,知识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写作的经验可以逐步积累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强制灌输都是不可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学习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让孩子投机取巧,是对孩子的将来不负责,是误人子弟的行为。
只要孩子能在老师的教导下爱上语文,爱上阅读,那么这个孩子就一定可以写出漂亮的作文。
因此当班里成绩最差的最调皮的孩子关子睿对小艾说自己将来想当一名作家时,她没有丝毫的诧异,而是满心欢喜。她觉得这是极有可能的事,她认真地看着这个十岁小男孩的眼睛,对他说:“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作家。”
关子睿的脸有点红了,他和小艾告别后,一溜烟地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