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鼎子便起来了,洗脸之去前堂把门板下了又把后堂的炉子生火烧上水,刚把茶水沏好掌柜的便到了。他见鼎子多少还认识些字也不用重头教起,便对着《药本普编》的药材名字一个一个的教着。鼎子发现现在的脑子特别的清灵,不管什么字只听一遍就能记住,一上午竟然学了三百多个药材名字,让掌柜的也是吃惊不已。又让他拿着毛笔把药名一个一个的写下来,虽然自己难看可是都是正确的。鼎子展现出得异常聪颖让掌柜的坚定了要传授他医术的决心。到了晚的时候,一本《药本普编》里的一千多个药名,鼎子已经学完了一大半。掌柜的对此很是满意,拥有如此高绝的记忆力的人他重来没见过。
教会了鼎子怎么用《说文解字》之后,便把《药本普编》让他晚上自己看,有什么不认识的字可以在《说文解字》上面查找,有什么不懂得可以标记下来,等明早再为他解惑,又让他晚上把这些个药名多写几遍记到心里,只有做到烂熟于心才能熟能生巧的灵活运用。刚开始用毛笔就像是小儿学着用筷子一般怎么都掌握不好,可是经过一下午的练习到晚上的时候,就已经用的有模有样了,并且用的越来越顺手。在后堂的屋子里对着烛火研究了半夜,不光那《药本普编》都记下了,顺带着把《说文解字》也都记下了。他也搞不懂自己记性怎么这么好了,自己虽然不笨可是万万没有这种超群的记忆力,他自己也纳闷这种过目不忘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小册子自己上次看的时候也不认得几个字,只看懂了什么神啊王啊什么的,难道跟那本书真有关系么?想着便把那小册子从怀里拿了出来,薄薄的二十几页鼎子花了一炷香便细细的看完了。这本小册子叫《药王残篇》是从一本叫《药王神篇》的奇书被大火烧剩下的部分里整理出来的。开篇的介绍便不是这本书的本来的内容。原来,这《药王神篇》是一个叫药王帮的帮派的祖传之物,里面记载有药方、针法跟相配套的功法,是一本学会了能医死人肉白骨的奇书。药王帮的开山祖师是一个游方道士,道号“青牛子”,医术高超武功更是高绝,在武林之中难逢敌手,靠着一手银针的绝技在江湖上闯些偌大的名头。后来便在晋阳城外的落霞山开派收徒创立了药王帮。青牛子活了一百八十岁无疾而终,他死后两百年间药王帮成了江湖第一大帮派。做的是锄强扶弱之事行的是行侠仗义之举,一时在整个大晋国名声无两,无任何门派能出其左右。
江湖一直传言《药王神篇》乃是一本仙书,所记载的是仙法练成之后便能羽化登仙。正可谓怀璧其罪,再加上帮里锄强扶弱的行事作风得罪了不少的江湖门派,七杀门便是药王帮最大的对头。七杀帮创立要比药王帮早很多,在整个大晋国南部十三个州都有分布,帮众众多难免良莠不齐,不少的帮众仗着帮里的势力干些占田夺舍欺行霸市的勾当,药王帮对七杀帮的此种行径深恶痛绝,七杀帮也对药王帮狗拿耗子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两个帮派在处事风格上大相径庭,各个州府分舵对药王帮的仇怨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已经爆发待即,两帮虽没有大规模的交战可是早已心生嫌隙,已经是势同水火了。药王帮虽然开罪了不少罪恶累累的门派可也交好了更多的同道中人,七杀帮想与之交手也的好好的思量一番。七杀帮心知凭现有的力量要铲除药王帮是不太可能的,虽然帮里人多势众,可是药王帮经营这么多年也不见得比自己差多少,两个超级门派的小摩擦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要是真的大刀阔斧的动刀动枪,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结果。这样的结局是七杀帮不能承受的,思前想后最终与觊觎《药王残篇》的朝廷势力勾结到了一起,在药王帮师祖寿典的前一晚趁帮内疏于防范之际,两队人马偷袭了落霞山药王帮总坛。内应的叛徒欲纵火烧毁山门,不料天起大风,整个落霞山一个时辰后便是一片汪洋的火海,处处浓烟滚滚,死伤之人人不计其数。等到天亮药王帮总坛俨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帮里的骨干在大火刚燃起的时候,拼了命的把已经烧了一半的《药王神篇》带出了山门保存了下来。最后山门败了,药王帮骨干也只剩的小猫三两只。此后百年间,苟延残喘药王帮也出了不少的人才,虽然有些起色也终究没有大的作为,再也不复当年的风采,最后一点点的在江湖上消失了,成了江湖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柄,又过了百年,药王帮凭借一代天骄药王“吴佛开”一手银针秘术又再度重振雄风,虽然离以往的规模相差甚远,好歹在江湖中保住了位置。这本残存的奇书在大火之后也沉寂了百年,数次易主之后逐渐淡出了江湖人的视野,最后无论是药王帮还是各个势力都淡忘了它的存在。可每当这篇功法出世之时,江湖便因此翻起一阵腥风血雨。两百年间《药王残篇》数次易主也没人能练成其中的功法,江湖中人对它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只剩下药王帮一系的知春帮门下弟子还在苦苦的找寻,希望能从中发现秘密以便重振帮威。《药王残篇》数十年前落到了七杀帮帮主阴九龄的手里,可他专研了半生也是一无所获,便传给了门下资质最好的大弟子,也就是河阳城的城主杜淳。
杜淳四年前得到此书,由于同门嫉妒走漏了风声,他跟觊觎这残篇的江湖豪杰武林魁首争斗的天昏地暗,很多帮派的外执事弟子把消息传回门派,帮里的堂主、长老,甚至小门派的帮主都纷纷的卷入了这场夺宝的漩涡之中。到了后来情况变得复杂多样,原本的夺宝之旅在仇人相见、恩人相见之后,变成了一场爱恨情仇的江湖闹剧。杜淳也是心计颇深之人,照着这残篇做了一本假的,借着知春帮一个执事堂主之手成功的转移了江湖之人的视线,然后故意放出风声。那堂主以为立了大功,却不想在回帮会总坛的路上便被人截杀了。
后面的药方部分只剩下了六页记载了四十多个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跟草药配伍,针法剩下四页一共九种,功法剩下十页还算是比较完整的。除了功法的十页是连贯的其他的部分都是东拼西凑的,上面甚至还能看到大火留下的痕迹。鼎子也不甚在意,能练就试着练练,不能练就当厕纸。他看这功法上有小人儿的插画,小人身上的点点是穴道么?鼎子想了半天也没弄懂。按照他现在对人身体构造的了解,是怎么都想不明白的,最后困得不行了只好不想了先回去睡觉,等跟师傅学了穴道在慢慢的研究。
还如昨日一般,鼎子沏好了茶等着师傅前来。不一会李茂先到了,他也知道掌柜的正在教鼎子学医,有些羡慕有些妒忌。李茂坐在椅子上喝着热水,隐隐约约的能听到小室里传出两个人的说话声。羡慕之余他也明白,自己这脑子就是学了也是左耳听右耳冒的,根本就记不住啥东西。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掌柜的除了震惊还是震惊,鼎子一天半的时间不仅记住了《药本普编》里的一千多个药名,还把里面的六百多个方子的配伍都记住了。他自是不知道自己在师傅眼里已经成了妖孽一般的存在,只觉得自己学东西好像确实比别人快了那么一点点。下午掌柜的没有再教他新的东西,只是让他自己复习。鼎子对《药本普编》已经是滚瓜烂熟于心,便问起了关于穴位的一些问题。掌柜的看着他求知若渴的眼神心里很是安慰,只有不骄不躁才能为学而学,才能领悟到学问的真谛。“你若想学人体穴道,咱们还得先从人体的器官说起,我们先说人体的十二条正经。十二经脉于相对应的十二个脏腑器官形成的表里关系合称之为经络,各个经络名称便使用期所属脏腑的名称,手足阴阳各三条,如:手太阳肺经,手少阳心经等等。经络通过手足表里经的联接,逐经相传,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便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从而营运全身。鼎子听的是懂非懂的,掌柜的见了微微一笑,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个小箱,打开之后里看到面红色的绸布包裹着一个一尺高木头小人,小人儿周身遍布着红点,鼎子猜想这便是穴位了。掌柜的一下午并没有教鼎子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如讲故事一般教他先认识自身,不然跟一个连心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的人去讨论手少阴心经,岂不是对牛弹琴。一下午的时间鼎子知道了自己肚子里都有些什么器官,在什么位置,主要功能是什么。掌柜的还讲了五脏跟五行的关系,听的他子深感人体奥秘的博大精深。一边听掌柜讲医理,一边偷偷的瞄着小木人头上的穴道,挑了几个重要的记在心里,想在晚上的时候看看跟小册子上的能否对的上。掌柜的见了鼎子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便问了他几个自己刚刚讲过的问题,鼎子对答如流甚至一字不差,这让掌柜的心里很是纳闷不禁的想:“这个孩子跟自己所接触过的孩子都不同。”师徒俩在小室里一直待到天黑,他见掌柜的把小木人收了起来,估计他是要回家了,便问道:“紫府是穴位么?”掌柜的放好箱子看着他问道:“为何问这个问题?”鼎子自是不会说实话,只是装傻的挠挠头,“我是听说书的先生说的,觉得好奇便问问。”掌故的捋了捋胡子说道:“紫府是道家的说法,入眉心一寸为灵台,两寸为洞房,三寸便是紫府了。按我们医理上讲,是没有紫府这个穴位的。”鼎子一听心想:“难道这小册子是假的?还是这玩意是个给道士用的书?”想继续再问又怕引起师傅怀疑,只好过几日再说。掌柜的见他愣在哪里便说道:“天已经黑了,去吃饭吧,明日我们再接着学。《药本普编》每日认真的看,你自会有所收获的。学习上,熟读于心跟灵活用于手是有很大差距的。假如你知道病人乃伤寒之症,却不知道是如何引起的,那你该如何用药。”鼎子默默的点点头深受启发,向掌柜的施了一礼诚恳的说道:“多谢掌柜的教诲,小子定不辜负你的期望。”“这便好,去吧!”两个人出了屋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李茂早已经上了门板回家去了,掌柜的只好从后院的小门离开。等鼎子到了食堂的时候做饭的牛婶子已经走了,只剩下哑巴坐在凳子上扣着手指头百无聊赖的等着他。哑巴见到他回来了瞅着他嘿嘿的傻笑,伸手便去拿了个馒头。鼎子一见他的手指甲很长,里面还存着黑泥,便在他手背上打了一下“一会给你剪指甲,以后吃饭要洗手知道了么?”哑巴点点头继续的啃着馒头。鼎子见哑巴脸上还粘着黑灰就问他:“你今早洗脸了么?”他见哑巴摇头接着说道:“咱们现在不是乞丐了,要把自己收拾的干净些,以后每天都洗脸、清洁牙齿,三天要洗一次头知道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