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冷笑一声:“姓赵的,你们掌门千方百计欲置方某于死地,皆因方某手有此剑,前些****剑斩李天峰已经对尔等提出了警示,可笑你们这些不自量力的凶徒,竟如此不识时务,既然你们如此钟爱这口宝剑,我便成人之美,让你死在颛顼剑下!”那人眼见逃生无望,索性拔出一对丧门锉:“姓方的,别看你手有宝剑,凭老朽双锉之勇,你也难逃活路,识相的赶快将神剑交给老夫,老夫在掌门面前为你求个情面,饶你一命。否则,顷刻之间,便要你粉身碎骨!”
那少年右腕一沉,剑走偏锋,一招“长电击空”斜点那人的肩胛,那人急忙将手中双锉望怀中一抱,使出“锁剑法”别住宝剑,两膀发力,左右一分,想将宝剑锉飞,那少年微微一笑,右腕一沉,手中宝剑如同灵蛇摆头,一招“潜龙在渊”。双锉登时被宝剑震开,断成六截,那人大惊失色,未及反应,胸骨早已被剑气震碎,口吐鲜血,瘫软在地。龙吟虎啸之声久久不息。方越将宝剑收回,看着地下的尸身,一声长叹,转身而去。
一座精舍之中,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高台上的一张玄铁打制的高脚椅上,背后的墙壁上悬挂着一个以乌金铸成的狼头,在台下分为左右坐着男女十八人,都是锦衣花帽,佩戴兵器。沉寂片刻,那男子开口道:“诸位,今日我等来此集会非为别事,乃是为失踪多年的‘曳影剑’如今重现江湖,此乃本派得此神剑之良机。前些时,本派好友李天峰先生传信本座声言已经查到了持剑人的下落。不想却惨遭屠戮,埋骨荒山,我意已决,今特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齐心戮力。杀死持颛顼剑者,以慰李先生在天之灵;得此神兵利器,也可使黑狼团从此威震江湖,扬名立万!”十八人齐声应答:“谨遵掌门之命!”几人又密议多时才纷纷散去。
方越纵马奔驰一日,直到暮色将至,方才在一家农户门前停住了马匹。他勒住丝缰,翻身下马,来到户门前,轻叩柴扉。片刻之后,柴门开放。一位老者手提烟袋来到门前,方越双手抱拳:“老丈,行路之人,因在山中急于赶路,错过宿头,特借贵宅小住一晚,明早便行,望老丈行个方便。”那老者浑然不觉,方越凝神细看,见着老者虽然鬓发如霜,长须胜雪,但神清体健,精神矍铄,不弱于少年之人。步伐扎实,目敛英华,一看便是内家好手。
方越正然诧异,忽听房内脚步声响,出来一位老妪,她身材矮胖,面色红润,观之可亲。她来到门前:“这位客人莫怪,我家外子耳聋口哑,不能与尊客答话,尊客如有所需,请与老身言讲便是。”“哦!原来如此,老人家,小可乃是行路之人,想在贵宅借宿一夜,明早起行,定然奉上金帛以酬盛情。”“尊客何必如此客套?老身虽穷,尊客借宿一夜也不足挂齿,何言酬谢二字?里边请。”“如此叨扰了!”
方越走进院中,只见院内有几分菜地,地旁有井,井旁斜靠一条扁担,两旁有两只木桶。一应农具靠在墙边。这时那老者进来挑水,方越用余光一扫,只见那老者将水桶灌满,挑入屋内,两只木桶竟丝毫不晃,方越暗暗佩服,那老妪系起围裙,到厨下整治饭菜,片刻,端上桌来,都是些山蔬野菜,并无荤腥。老妪歉然道:“山野敝户,除非朔望,平日难见荤腥,些许素食尊客权且充饥。”“贤主人殷勤待客,足感盛情,小可岂敢嫌弃。”饭后,方越与二位老农闲谈,无非是些桑麻农事。
掌灯以后,老妪请方越到正房安歇,方越谢过,走进正房,合衣而卧,片刻之间,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