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春季,晋平公派韩宣子(韩起)来鲁国聘问(杜预注曰:公即位故。),同时报告他掌握国政,因此来进见,这是合于礼的(杜预注曰:代赵武为政。虽盟主,而脩好同盟,故曰“礼”。)。
此时晋国六卿是韩起(韩宣子,中军将)、赵成(赵武之子,赵景子,中军佐)、中行吴(中行穆子,上军将)、魏舒(魏献子,上军佐)、范鞅(范献子,下军将)、知盈(知悼子,下军佐)。
韩宣子在太史那里观看书籍,看到《易》、《像》和《鲁春秋》,说:“《周礼》都在鲁国了(杜预注曰:《易象》,上下经之象辞。《鲁春秋》,史记之策书。《春秋》遵周公之典以序事,故曰“周礼尽在鲁矣”。),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和周朝的所以能成就王业的缘故了(杜预注曰:《易象》、《春秋》,文王周公之制。当此时,儒道废,诸国多阙,唯鲁备,故宣子適鲁而说之。)。”昭公设享礼招待他,季武子(季孙宿)赋《緜》的最后一章(《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杜预注曰:卒章取文王有四臣(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故能以绵绵致兴盛。以晋侯比文王,以韩子比四辅(谓先后、奔走、疏附、御侮)。)。韩宣子赋《角弓》这首诗(《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杜预注曰:取其“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言兄弟之国宜相亲。)。季武子参拜说:“谨敢拜谢您弥补敝邑,寡君有了希望了。”季武子赋了《节》的最后一章(《诗经?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杜预注曰:卒章取“式讹尔心,以畜万邦”,以言晋德可以畜万邦。)。享礼完毕,在季武子家里饮宴。有一棵好树,韩宣子赞美它。季武子说:“宿岂敢不培植这棵树,以不忘记《角弓》。”就赋了《甘棠》这首诗(《诗经?国风?召南》,杜预注曰:召伯息於甘棠之下,诗人思之,而爱其树。武子欲封殖嘉树如甘棠,以宣子比召公。))。韩宣子说:“起不敢当,赶不上召公。”
韩宣子于是就到齐国奉献财礼(就是送彩礼,杜预注曰:为平公聘少姜。)。进见子雅(公孙灶)。子雅召见子旗(子雅之子,栾施),让他拜见韩宣子。韩宣子说:“这不是保住家族的大夫,不像个臣子。”进见子尾(公孙虿)。子尾让彊(亦书彊,子尾之子,子良)拜见韩宣子。韩宣子对他的评价像对子旗的一样,大夫大多讥笑他,只有晏子(晏婴)相信他,说:“韩先生是个君子。君子有诚心,他是很了解的(杜预注曰:为十年(前532年)齐栾施、高彊来奔张本。)。”
韩宣子从齐国到卫国聘问。卫襄公设享礼招待他。北宫文子赋《淇澳》这首诗(杜预注曰:美武公也。言宣子有武公之德。),韩宣子赋《木瓜》这首诗(均见于《诗经?国风?卫风》)。杜预注曰:义取於欲厚报以为好。
夏季,四月,韩须到齐国迎接齐女少姜。齐国的陈无宇(陈桓子)送少姜,把她送到晋国。晋平公宠爱少姜,晋平公称她为少齐(杜预注曰:为立别号,所以宠异之。)。认为陈无宇不是卿(杜预注曰:欲使齐以適夫人礼送少姜。),把他在中都抓了起来。少姜为他请求,说:“送亲的人地位同于迎亲的人。由于害怕大国,还有一些改变,因此才发生了混乱(杜预注曰:韩须,公族大夫。陈无宇,上大夫。言齐畏晋,改易礼制,使上大夫送,遂致此执辱之罪。盖少姜谦以示讥。)。”这位少姜不是现任齐侯(齐景公)之女,而是前任所生,从年龄推算,齐景公之父齐灵公、之兄齐后庄公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