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郑厉公与虢公丑在弭邑(郑国境内)相见,约定好事情但不歃血(“胥命”)。
夏天,郑厉公、虢公丑一同攻打王城。
郑厉公拥着周惠王从王城的南门攻入,虢公从北门攻入,杀了王子颓和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大夫。
(真可怜,王子颓也就过了一两年的“天子瘾”。)
在宫门口高台上的西阙,郑厉公设宴招待周惠王,也演奏了各个时代的舞蹈和音乐(Party~Party~)。
【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门口都筑有“高台”,“高台”上的屋子叫“台门”,台门两旁建起“楼观”(可远观之意,也是悬示教令的地方),也叫“阙”,现在叫“城楼”。“阙西辟”就是“西边的阙”】
周惠王把郑武公时代自虎牢以东原来属于郑国的土地赐给了郑厉公。
这些土地是周平王赐给郑武公的,以表彰他勤王之功,后来丢失了,现在又失而复得。
原伯说:“郑厉公学着犯错误(指跟王子颓学着摆全套乐舞,开Party~),恐怕也会有报应。”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周惠王到虢国视察(“天子去下面访问”叫“视察”,“官卿去下面访问”叫“巡守”),巡察虢公(虢叔)所守之土地。
随后,虢公(虢叔)又帮惠王在玤(南虢国境内,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建造了行宫。
于是,惠王就把酒泉赐给他。
这时的虢国位于今天的三门峡一带,地跨黄河两岸,建都上阳,称为“南虢”。
在这个时期的前后,南虢的国君是“虢叔”(又称虢公),就是“虢公丑”。
黄河北的下阳(夏阳,今山西运城市平陆县)还有一北虢,依附于南虢,是原东虢国(已被郑国灭亡)的后裔。
此次接待周惠王的是“虢叔”(虢公丑,南虢国国君)。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夏天,郑厉公设宴招待惠王的时候,惠王把王后的鞶鉴赐给他。(“鞶鉴”就是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皮带,外形像“拳王腰带”。鞶”,音pan2,是皮制束衣大腰带,可佩玉;“鉴”就是镜子。)
虢公也请求赏器,惠王赐以爵。
爵是青铜酒杯,形似雀(古代的“爵”字和“雀”字一样)。
由于鞶鉴没有爵贵重(爵是礼器,档次高),郑厉公怨恨周惠王。
这次周室的“王子颓之乱”历时两年,这是郑伯第二次参与王室之乱了。
“酒泉”,周邑,地点不详】
【一百年前,公元前772年“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郑桓公是唯一死于王难的诸侯。现在,齐桓公“霸”,周王有难,似乎完全无所作为,倒是郑厉公忙前忙后,杀子颓、复惠王,救“君父”于危难之中。对于齐桓公称霸,郑厉公一直不太感冒,缺席了公元前681年的“北杏盟会”,公元前680年,周人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调解了齐郑关系,公元前679年,桓公始霸,公元前678年,就接连遭受宋齐卫和楚国的入侵。公元前677年春,齐桓公就以“郑不朝”为名,扣留了郑国使节郑詹。】
可惜,人事无常,郑厉公刚忙完惠王复周的大事,在国际上刚刚有点起色。
夏天,五月二十七日,郑厉公就突然逝世了。(《史记-郑世家》说郑厉公卒于秋季。)
大概是事发突然吧,直到冬天十二月,郑国才安葬了郑厉公。(《史记正义》说:八月葬,缓慢也。)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冬天,周惠王从虢国回到王城。
十二月,安葬郑厉公。
【郑厉公小传】
【郑厉公,姬姓,郑氏,名突,又称公子突,郑国第五任继第九任君主(前701年─前697年及前680年─前673年在位)。郑庄公次子,郑昭公弟,母亲是雍姞是宋国人。“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
公元前714年,“北戎侵郑,郑伯(郑庄公)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二十六),郑人大败戎师。”
公元前701年,“夏,郑庄公(姬寤生)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
公元前700年,“公(鲁桓公)欲平宋、郑。秋,公及宋公(宋庄公)盟于句渎之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会于虚。冬,又会于龟。宋公辞平,故与郑伯(郑厉公)盟于武父。遂帅师而伐宋,战焉,宋无信也。”
公元前699年,“宋(宋庄公)多责赂于郑(郑厉公),郑不堪命。故以纪(纪武公)、鲁(鲁桓公)及齐(齐僖公)与宋、卫(卫惠公)、燕(燕宣侯)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公元前698年,“宋人(宋庄公)以齐人(齐僖公)、蔡人(蔡桓侯)、卫人(卫惠公)、陈人(陈庄公)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公元前697年,“祭仲专,郑伯(厉公)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祭仲杀雍纠,夏,厉公出奔蔡。六月乙亥(二十二),昭公(姬忽)入。秋,郑伯(郑厉公)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冬十有一月,公(鲁桓公)会宋公(宋庄公)、卫侯(卫惠公)、陈侯(陈庄公)于衰,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公元前696年,“夏四月,公(鲁桓公)会宋公(宋庄公)、卫侯(卫惠公)、陈侯(陈庄公)、蔡侯(蔡桓侯)伐郑。”
公元前695年,“初,郑伯(郑庄公)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二十二),弑昭公,而立公子亹。”
公元前694年,“秋,齐侯(齐襄公)师于首止;子亹会之,高渠弥相。七月戊戌(初三),齐人杀子亹而轘高渠弥,祭仲逆郑子(公子婴)于陈而立之。”
公元前680年,“六月甲子(二十),傅瑕杀郑子(公子婴)及其二子而纳厉公。厉公入,遂杀傅瑕。(原繁)乃缢而死。冬,单伯会齐侯(齐桓公)、宋公(宋桓公)、卫侯(卫惠公)、郑伯(郑厉公)于鄄。宋服故也。”
公元前679年,“春,齐侯(齐桓公)、宋公(宋桓公)、陈侯(陈宣公)、卫侯(卫惠公)、郑伯(郑厉公)会于鄄。齐始霸也。秋,宋人、齐人、邾人为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
公元前678年,“正月。夏,宋人(宋桓公)、齐人(齐桓公)、卫人(卫惠公)伐郑。秋,荆伐郑。郑伯(郑厉公)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强鉏。公父定叔出奔卫。冬十有二月,会(鲁庄公)齐侯(齐桓公)、宋公(宋桓公)、陈侯(陈宣公)、卫侯(卫惠公)、郑伯(郑厉公)、许男(许穆公)、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郑成也。”
公元前677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秋,郑詹自齐逃来。”
公元前676年,“虢公、晋侯(晋献公)、郑伯(郑厉公)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陈妫归于京师,实惠后。”
公元前675年,“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周惠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
公元前674年,“春,郑伯(郑厉公)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夏,郑伯遂以王(周惠王)归,王处于栎。秋,王(周惠王)及郑伯(郑厉公)入于邬。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
公元前673年,“夏,(郑厉公与虢公丑)同伐王城。杀王子颓及五大夫。五月辛酉(二十七),郑厉公卒。】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今年是郑厉公二十八年(郑厉公复位后的第七年)。
明年是郑文公元年。
接下来,郑国就是郑文公的舞台了!
(雄壮威武的BGM响起——)
咳咳咳,等等,等等。
路人甲A:“咋滴啦?”
路人甲B:“咳咳咳,你看见站在国君(郑文公)边上的那位妇人了吗?”
【郑子仪(郑子婴)的老婆“陈妫”正在台上】
路人甲A:“她……怎么有点眼熟啊?好像是国君的……婶婶啊!?”
路人甲B(禁声状):“嘘!你不要命了!!!”
路人甲A(左顾右盼)轻声说:“啊!国君的色胆也忒肥了吧,他爸爸(郑厉公)玩过的女人也敢XXOO?”
路人甲C(奸笑):“嘿嘿,还不止呢,他们乡下还藏了两个私生子,大的叫‘公子华’,小的叫‘公子臧’哟~“
路人甲A、B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