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周历二月,鲁军攻打邾国,季孙斯(季桓子)、叔孙州仇(叔孙武叔)、仲孙何忌(孟懿子)帅师,准备先进攻绞地。
邾国人爱惜绞地的土地,所以用漷、沂两地的土田作为贿赂,请求鲁国接受盟约(割地求和)。
鲁国就轻易占取了漷田及沂西田(邾人以赂,取之易也)。
癸巳(二十三),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隐公盟于句绎(取邑,盟以要之)。
——分割线——
(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公元前494年,吴国派使者聘问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此年,鲁哀公问孔子:“当今的君主,谁最贤明啊?”
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看到,或许是卫灵公吧!”
哀公说:“我听说他家庭之内男女长幼没有分别,而你把他说成贤人,为什么呢?”
孔子说:“我是说他在朝廷所做的事,而不论他家庭内部的事情。”
哀公问:“朝廷的事怎么样呢?”
孔子回答说:“卫灵公的弟弟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他的诚信足以守卫这个国家,灵公喜欢他而任用他。又有个士人叫林国的,发现贤能的人必定推荐,如果那人被罢了官,林国还要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因此在灵公的国家没有放任游荡的士人。灵公认为林国很贤明因而很尊敬他。又有个叫庆足的士人,卫国有大事,就必定出来帮助治理;国家无事,就辞去官职而让其他的贤人被容纳。卫灵公喜欢而且尊敬他。还有个大夫叫史鱿,因为道不能实行而离开卫国。卫灵公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弹奏琴瑟,一定要等到史鱿回国,而后他才敢回去。我拿这些事来选取他,即使把他放在贤人的地位,不也可以吗?”
——分割线——
滕子(滕顷公)来朝。
——分割线——
孔子离开鲁国,又去卫国。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
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
经过曹国到宋国。
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死孔子,就把树砍掉了。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弟子们催促说:“我们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道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只好微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