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杞桓公来鲁国迎接叔姬的灵柩,这是由于鲁国的请求(叔姬巳绝於杞,鲁复强请杞,使还取葬)。
杞叔姬的死,是由于被杞国遗弃的缘故(还为杞妇,故卒称杞)。
迎接叔姬的灵柩,是为了鲁国的颜面(既弃而复逆其丧,明为鲁故)。
——分割线——
鲁成公与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莒渠丘公、杞桓公在蒲会盟。
由于晋国让鲁国把汶阳的土田归还给齐国的缘故,诸侯对晋国有了二心。
晋国人畏惧,在蒲地和诸侯会见,重温马陵的盟会。
鲁大夫季文子(季孙行父)对晋大夫范文子(士燮)说:“晋国德行已经不强,重温旧盟做什么?”
范文子说:“用勤勉来安抚诸侯,用宽厚来对待诸侯,用坚强来驾御诸侯,用盟誓来约束诸侯,笼络顺服的而讨伐有二心的,这也是次等的德行了。晋国召集的这一次会议,是首次邀请吴国,吴国人没有来。”
【之前晋国强硬地要求鲁国归还汶阳给齐国,这种做法引起了诸侯们对盟主的质疑;晋国害怕诸侯脱离自己的联盟,就马上举行盟会对诸侯发表了一番软硬兼施的演讲;另外南方的吴国也在邀请之列,但吴国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来参加】
——分割线——
二月,伯姬出嫁到宋国(为致女复命起)。
【这位伯姬应该就是公元前583年“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中的共姬,但在娘家既称伯姬,应该是鲁成公大姐,也是穆姜所生。鲁宣公元年(公元前608年)的时候公子遂到齐国替鲁宣公娶齐女,当年三月以夫人妇姜至自齐,说的就是穆姜。】
——分割线——
夏季,季文子(季孙行父)去到宋国慰问伯姬。
季文子(季孙行父)回国复命后,鲁成公设宴招待他。
季文子赋《韩弈》的第五章(《诗经·大雅·荡之什》:蹶父嫁女於韩侯,为女相所居,莫如韩乐。文子喻鲁侯有蹶父之德,宋公如韩侯,宋土如韩乐)。
穆姜(伯姬的母亲)从房里出来,两次下拜,说:“大夫辛勤,不忘记先君(指宣公)以及于嗣君(即成公),延及于未亡人(妇人夫死,自称未亡人。喜而出谢其行劳),先君也是这样来期望您的。谨拜谢大夫加倍的辛勤。”
穆姜又赋《绿衣》的最后一章,然后才进去(《诗经·国风·邶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喻文子言得已意)
【鲁国和宋国联姻】
——分割线——
晋国人来鲁国送女陪嫁,这是合于礼的(同姓故)。
——分割线——
鲁国在(曲阜)内城筑城,《春秋》记载这件事,因为合于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