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宣公伐杞。
(公元前615年“杞叔姬离婚事件”之后,鲁国和杞国之间就没什么来往,这次不知道为什么鲁国要讨伐杞国)
——分割线——
夏,鲁宣公的使者到楚国乞师,想要讨伐齐国(鲁宣公不事奉齐国,齐国和晋国结盟,鲁国只有向楚国求救)
——分割线——
秋七月,邾国大夫到鄫国去访问,谋杀了鄫子(用肢解的残忍方式把他杀害了)。
——分割线——
七月甲戌,楚庄王去世,鲁国没有过问他的葬礼。
——分割线——
【回顾:鲁宣公是公孙归父(子家)的父亲襄仲扶持上台的,所以公孙归父(子家)受到鲁宣公的宠信。公孙归父(子家)想要去掉孟孙、叔孙、季孙这“三桓”,以伸张鲁国公室的权力。他和宣公策划以后,就到晋国去聘问,想要用晋国人的力量来除掉“三桓”(找外援)】
(当时鲁国已经不是一流大国,而国力衰弱,只能依附于晋、齐、楚等大国,宣公时,鲁国与晋国交好)
冬十月壬戌,鲁宣公在路寝(正寝)去世。
【不知道是不是计划被三桓得知了,所以把鲁宣公秘密处决了——但这是一种猜测】
季文子(季孙行父)就在朝堂上说:“使鲁国杀嫡立庶,而失去强大后援的人,就是东门襄仲啊(鲁文公的嫡长子叫子恶,是齐国的外甥,东门襄仲杀之而立宣公。南通楚国,却不能让楚国成为坚定的盟友,又不能侍奉齐国、晋国,所以说“失大援也”)!”
臧宣叔(即臧孙许,臧文仲辰之子,武仲纥之父,时任司寇,主行刑)发怒说:“当年不能治东门襄仲的罪也就罢了,可他的后人有什么罪?你想要去掉公孙归父,那就请你自己去吧(臧宣叔不想参与)。”
于是,季文子(季孙行父)驱逐了东门襄仲的家族“东门氏”。
【“三桓”、“东门氏”、“臧氏”是鲁国的五大氏族,此时“三桓”以季孙行父为代表,“东门氏”是公孙归父,“臧氏”是臧孙许。】
【叔仲惠伯(叔彭生)是叔牙之孙,叔仲惠伯(叔彭生)当年被东门襄仲杀死,鲁宣公才得以上台】
公孙归父(子家,东门襄仲的儿子)从晋国回来,途经笙地,就听说国君(鲁宣公)去世、以及自己的家族被驱逐出境的消息。
于是,公孙归父就清扫出一块祭祀用的平地,用帷幕遮住土坛,在国君丧礼规定的位置上,顿足痛哭鲁宣公,并向他的副手详细地介绍了出使晋国的情况(向他的副手举行复命的礼节),又让副手回国向新君汇报。
礼节完毕,公孙归父脱去外衣,以麻束发,回到自己的位置痛哭,再次顿脚三次,最后萧然退出,从笙这个地方逃到齐国去。
【季文子(季孙行父)彻底打败代表鲁国公室的“东门氏”,开始代表“三桓”(季氏、孟氏、叔氏)在鲁国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