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晋景公派遣郤克到齐国征召齐顷公参加盟会(欲为断道会。)。
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并让她旁观。
郤克一瘸一拐登上台阶,那妇人在房里笑起来(跛而登阶,故笑之)。
郤克生气,出来发誓说:“不报复这次耻辱,就不渡过黄河(不复度河而东)!”
郤克先回国,让栾京庐在齐国等候命令栾京庐,郤克之介,使得齐之罪乃复命),说:“不能完成在齐国的使命,就不要回国复命。”
郤克到达晋国,请求进攻齐国。
晋景公不答应。
郤克请求带领私属去进攻齐国(私属,就是家众)。
晋景公也不答应。
齐顷公派遣高固(高宣子)、晏弱(晏桓子)、蔡朝、南郭偃参加会盟。
到达敛盂,高固逃回来(闻郤克怒故)。
【邲之战后,晋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晋国派出使者去齐国,却被齐顷公羞辱取笑;晋国上下一片声讨,晋景公却只能忍气吞声】
——分割线——
夏六月十五日,鲁宣公与晋侯(晋景公)、卫侯(卫穆公)、曹伯(曹宣公)、邾子(邾定公)在断道同盟。这是为了讨伐有二心的国家(此时宋、郑、陈、蔡皆已附楚,而这几年晋景公总想有所作为,能够恢复霸主地位,故而有了这次断道之会)。
接着又在卷楚结盟,拒绝齐国人参加。
晋国人在野王逮捕了晏弱,在原地逮捕了蔡朝,在温地逮捕了南郭偃。
苗贲皇(楚国斗椒之子,楚灭斗氏而奔晋,食邑于苗地。晏弱时在野王,故因使而见之)出使路过,见到晏弱。
苗贲皇回去,对晋景公说:“晏子有什么罪?从前诸侯奉事我们的先君,都急得像赶不上的样子,都说是因为晋国君臣不讲信用,所以诸侯都有二心。齐国的国君恐怕不能得到礼遇,所以不出国而派这四个人来。齐顷公左右的随从有人阻止,说:‘您不出国,一定会抓住我国的使者。’所以高子到达敛盂就逃走了。这三个人说:‘如果因为我们断绝了国君的友好,宁可回国被处死。’为此他们甘冒危险而来。我们应该好好迎接他们,以使前来的人对我们怀念,但是我们偏偏逮捕了他们,以证明齐国人的劝阻是对的,我们不是已经做错了吗?做错了而不加以改正,而又久久不肯释放,以造成他们的后悔,这有什么好处?让回去的人有了逃走的理由,而伤害前来的人,以使诸侯害怕,这有什么用?”
于是,晋国人放松了看管,齐国的三名使者就逃走了(缓,不拘执,使得逃去也。传说晋国不修礼法,诸侯所以有了二心)
——分割线——
六月癸卯,日食。
——分割线——
秋八月,鲁宣公回到鲁国。
——分割线——
冬十一月十一日,叔肸(鲁文公的儿子,鲁宣公的亲弟弟)去世。
【凡是太子的同母兄弟,国君在世叫做公子,不在世叫做弟(也有称公子的,以兄为尊)】
【凡称为弟的,都是同母兄弟(此策书之通例也。庶弟不得称公弟,而母弟或称公子。若嘉好之事,则仍旧史之文。惟相杀害,然后据例以示义。所以笃亲亲之恩,崇友于之好,《释例》论之备矣)。】
【这位叔肸的事迹没有载于史册。但是,他有个儿子名叫“公孙婴齐(又称仲婴齐,谥号子叔声伯)”,即将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