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郕伯死了,郕国人赶走了世子,又立了新的国君(太子自安於外邑故)。
所以,郕国世子逃亡到鲁国来,把“夫钟”和“宝圭”这两个邑献给了鲁国。
鲁文公很高兴,把他作为诸侯迎接,这不合于礼。
所以《春秋》记载说“郕伯来奔”,不记载关于奉献土地的事情,把郕伯作为诸侯来尊重(既尊以为诸侯,故不复见其窃邑之罪)。
——分割线——
二月庚子(十一),叔姬(鲁文公的姐妹)死了。
——分割线——
杞桓公来鲁国朝见,这是第一次前来朝见鲁文公。
同时,杞桓公又请求和叔姬离婚(因为杞桓公与叔姬已经订婚,而叔姬未嫁而亡),但不断绝两国的婚姻关系,文公答应了(不绝昏,立其娣以为夫人。不书来归,未归而卒)。’
——分割线——
秋,滕子(滕昭公)来鲁国朝见,他也是初次朝见鲁文公。
【滕昭公(名元)之前是滕孝公(名郑),他们父子俩不知何年交接班的,所以也就不知此年是滕昭公几年。据说滕孝公元年是-640年,而滕昭公卒于-600年,两任国君的跨度也就41年】
——分割线——
秦康公派遣西乞术前来鲁国聘问(送玉帛),而且说将要攻打晋国。
东门襄仲(鲁文公的叔叔)不肯受玉,说:“贵国国君没有忘记和先君的友好,光临鲁国,镇定安抚我们这个国家,十分厚重地赠给我们大器,寡君不敢受玉(大器,圭璋也。不欲与秦为好,故辞玉)。”
秦国的西乞术回答说:“不丰厚的器物,不值得辞谢。”
主人辞谢了三次,客人回答说:“寡君愿意在周公、鲁公这里求取福禄来事奉贵国先君(伯禽。言原事君以并蒙先君之福),一点微薄的礼物,派遣下臣致送给执事,以作为祥瑞的信物(出聘必告庙,故称先君之器),相约友好,把它用来表示寡君的命令,缔结两国之间的友好,因此才敢致送。”
东门襄仲(鲁文公的叔叔)说:“若没有这样的外交人才,难道能治理国家吗?秦国不是鄙陋的国家。”
东门襄仲(鲁文公的叔叔)就用重礼赠送给西乞术。
【说尽客气话,反正鲁国就是不答应秦国,让他们自己跟晋国斗吧】
——分割线——
冬十有二戊午,晋国和秦国在河曲交战。
——分割线——
季孙行父(季友的孙子,鲁国大夫)率领军队“诸地”和“郓地”筑城,防备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