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鲁僖公举行继位典礼。
《左传》点评:《春秋》没有记载即位,这是由于鲁僖公避难逃亡的缘故。僖公逃到邾国而又回到鲁国,《春秋》不加记载,这是由于避讳。不记国家的坏事,这是合于礼的。
——分割线——
正月,狄人攻入邢国,齐桓公率领宋桓公、曹昭公的军队救援邢国。
诸侯赶到现场时,邢军已经溃散。
【1975年在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出土了一件《邢姜太宰巳簋》,铭文称:“井(邢)姜大宰虫(巳),铸其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此簋与在今河北邢台地区曾出土过五件邢侯夫人姜氏鼎相吻合,表明《邢姜太宰已簋》是邢国宝器。它在内蒙古草原出土,应是戎狄伐邢时所掠之物,而后携带到北地的。此簋现存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
邢军士兵看到救援后,就逃到诸侯的军队里。
诸侯军队便赶走了狄人,收拾好邢国的器物财货,帮助邢国迁都,诸侯军队没有拿邢国的任何财物。
夏季,六月,邢国在诸侯帮助下把都城迁到夷仪。
齐师、宋师、曹师替它筑城,为的是救援患难。
《左传》点评:凡是诸侯霸主,救援患难、分担灾害、讨伐罪人,都是合于礼的。
——分割线——
七月戊辰(二十六),鲁国收到姜氏(哀姜)的死讯:齐桓公下令勒死了哀姜(死在了齐国的夷地)。
【所以《春秋》避讳说:夫人姜氏(哀姜)薨于夷】
——分割线——
秋季,楚国人进攻郑国,这是由于郑国亲近齐国的缘故。
八月,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郑文公、邾子在“柽地”结盟,策划救援郑国。
——分割线——
九月,鲁僖公在偃地(邾国境内)打败了邾国的军队,这支队伍是戍守在虚丘将要回国的军队。
(因为邾国在这之前收了齐国的好处,把哀姜送到了齐国,导致齐国杀死了哀姜,搞得鲁国很没面子;鲁国就截击了邾国的军队,以此报复他们)
攻打邾国军队的借口是:邾国乘鲁国有乱,派兵占领了鲁国的虚丘。
——分割线——
冬季,莒国人又来鲁国求取财货(理由是:去年遣送庆父回鲁国)。
鲁国人不给。
【之前,季友可能付的是定金,或者给的太少,或者莒国人贪得无厌】
莒国认为季友不认账,就出动军队进攻鲁国。
公子友在郦地打败了他们,俘虏了莒子的弟弟挐(挐并不是卿,《春秋》这样记载,是为了称赞公子友俘获的功劳)
鲁僖公很高兴,就把汶阳的田地和费地赐给季友。
——分割线——
十二月丁巳(十八),鲁庄公夫人(哀姜)的尸体从齐国运回鲁国。
《左传》点评:君子认为齐国人杀死哀姜是太过分了,尽管齐国是哀姜的娘家,但女儿出嫁后应该听从夫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