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9年
今年,郑寤生从齐国回来,就听说宋国的宋穆公挂了。
郑寤生满不在乎的说:“挂了就挂了呗,自然有他的嫡长子接管宋国国政,管我什么事~”
手下人就说:“国君,那宋穆公把君位传给了他哥哥的儿子,而嫡长子公子冯害怕被斩草除根,逃到我郑国来了。”
郑寤生困惑地说:还有这种事情?君位不传子,却传给其他亲属?真是乱了套!
于是,郑寤生肚子里就开始犯坏水,想派兵护送他回国,让公子冯和宋殇公窝里斗去~
宋殇公收到这个消息,连忙写信给郑国,感谢了郑寤生的祖宗十八代~
宋国这边还没忙完,卫国那边又内乱了。
卫国的州吁杀了他哥哥(卫桓公),篡位了,雄起了,自封为卫国国君了。
但是,卫国人知道州吁这玩意不是什么好东西,就都反对他,不买他的账。
州吁便想找个借口对外用兵,一来,好转移仇恨值,二来,好在国人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
这不,郑国和宋国之间刚好发生了矛盾。
恩,州吁觉得可以利用。
于是,州吁筹备计划,准备把郑国当靶子,借口说为先君报“国仇”(复仇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前721年,郑人伐卫),以此对诸侯讨好,安定国内人心。
【想想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弑君者居然要报“国仇”,以此洗白自己,呵呵呵~】
【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篡位者能与诸侯们会面,地位得到诸侯们的认可(实际上,就是拿了篡位者的好处),那么诸侯就不会再去讨伐篡位者(拿人手短嘛)】
州吁派使者告诉宋国说:“君王如果进攻郑国,除去君王的祸害(宋国公子冯),那么卫国将以宋国为主,卫国出兵出物(我们出钱出兵),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宋国的属军。事后,卫国必有重谢(献出卫国一年的赋税)。”
宋国的宋殇公正愁着公子冯这个祸害呢。
啊哟,好事送上门,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而陈国、蔡国正和卫国友好,卫国也顺带拉上了这两个诸侯国。
所以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组成了一支四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去刷“郑国副本”了~
四国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新郑)的东门,围了五天,才回去。
【那时由于经济不发达,不大打得起消耗战,一般打仗耗时较短。也极少攻城,因为攻城伤亡太大,也罕有能攻下的。凡是军队出行,在外住宿一个晚上叫做舍;住两个晚上叫做信;过了两晚,就叫做次。这里特别记载五日而还,是表明这次战争耗时较长。】
秋季,诸侯第二次进攻郑国。
宋殇公派人去鲁国请求出兵,但被爱好和平的鲁隐公(息姑)推辞了。
不过嘛,鲁国的羽父是好战分子,他请求鲁隐公出兵相会合。
鲁隐公还是不同意。
羽父坚持要去。
鲁隐公坚持不同意。
然后,羽父不顾命令,自己带着部队就去郑国打仗了。
鲁隐公很郁闷。
五国联军汇合一处,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