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丙辰(十三),鲁桓公和齐襄公、纪哀侯在“黄地”结盟。
他们商量讨伐卫国(卫国人驱逐它的国君卫惠公,齐国想帮他复位,找上了鲁国)。
同时,鲁桓公想借此机会促成齐、纪的和议(齐国想灭了纪国,但鲁国不允许);
——分割线——
三月丙午(四日),鲁桓公和邾仪父(邾国的国君)在趡地结盟,这是由于重申蔑地的盟约(前722年,鲁隐公和邾仪父盟于蔑)。
(邾国:全称“邾娄国”,曹姓国;邾仪父,名“克”,不知道什么时候当上国君的,反正从前722年到此年,已经28个年头了,这之后他又活17年)
——分割线——
夏五月丙午(初五),齐人入侵鲁国的边境,两国军队在“奚地”(鲁国的南边,周边是薛国和滕国)发生冲突。
疆吏(守边境的官吏)报告上来。
鲁桓公说:“疆埸(yì,边境)之事,好好守着自己一侧,常备不懈谨防意外。尽力防备,事至而战,又何必先行请示报告呢(就是说邻国来犯,可自行抵抗,不必事先请示)?”
【齐国想借此警告鲁国:别插手纪国的事情】
——分割线——
紧接着,鲁国的附属国邾国(今年三月在趡地结过盟)和宋国发生了“领土争端”。
八月,鲁桓公又在宋国的请求下,一起去讨伐邾国(公然违背“趡之盟”)。
【鲁桓公嗑药了吧,这几年连续发动战争】
——分割线——
蔡桓侯去世,蔡哀侯(蔡季,名“献舞”)继位。
——分割线——
十月初一,日蚀(鲁国史官漏记了)。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
日官居于卿的地位,以推算历象,这是合于礼的(日官,天子掌历者,不在六卿之数,而位从卿,故言居卿也)。
日御详细记载每月大小和干支,无所遗漏,在朝廷上通告百官(日官平历以班诸侯,诸侯奉之,不失天时,以授百官)
——分割线——
冬季,十月辛卯(二十二),郑国的郑昭公被弑。
郑昭公的弟弟(子亹)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