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周历三月,鲁国的叔姬嫁到了纪国(纪国和鲁国再次联姻,加强关系)。
【息姑:额,妹妹,你是我妈B生的呢,还是他妈B生的呢?唉,记不清了……】
【叔姬:……】
——分割线——
滕侯逝世,《春秋》没有记载滕侯的名字,是由于没有和鲁国同盟的缘故。
凡是诸侯各国缔结过同盟,就彼此把国名向神明报告,所以当国君死后则在讣告上也写上名字(盟以名告神,故薨亦以名告同盟),这是为了向同盟国报告国君逝世和继承的人,以便继续过去的友好关系,并以此安定人民(告亡者之终,称嗣位之主嗣位之主。当奉而不忘,故曰:继好。好同则和亲,故曰息民),这是礼的大法(此言凡例,乃周公所制礼经也。十一年不告之例,又曰不书於策。明礼经皆当书於策。孔子修《春秋》,皆承策为经。左丘明之传博采众记,故始开凡例,特显此二句。他皆放此)。
——分割线——
夏季,鲁国在中丘筑城。《春秋》加以记载,由于妨碍了农时。
(城墙是为了保护百姓修筑的。人多城小就扩建城墙。城墙的扩建没有限度。凡是修筑城墙加以记载。都是讥刺的意思,讥刺不合时宜。)
(因为这工程很大,所以记下了。)
【息姑:这个工程我批准了。】
——分割线——
齐僖公派夷仲年(齐侯的弟弟)前来鲁国聘问(执玉帛),这是为了巩固艾地的盟会(前717年)。
【息姑:欢迎光临~生弟压哥~】
——分割线——
秋季,郑国到宋国去讲和。
七月十七日,宋国和郑国在宿地结盟。
——分割线——
鲁隐公进攻邾国(鲁国的附属国,最近几年和宋国打仗),这是为宋国而去进攻的(鲁隐公和宋国断绝关系,而更与郑国结交,想把郑国作为外援。如今郑国又突然与宋国结盟,鲁隐公害怕宋国找自己麻烦,这才去讨伐邾国,以此讨好宋国)。
【息姑:我靠!我本来还想靠郑国小哥来牵制宋国,TM的,谁知道郑国突然与宋国和好了,到时候宋国找我麻烦,我岂不是惨了……唉,还是打自己小弟赔罪吧……】(息姑继位以来,发动的第一次战争)
——分割线——
以前的时候,戎人去朝觐周桓王,向公卿们送“币”(玉、马、皮、圭、璧、帛,皆称币),公卿们都设宴回馈戎人,只有凡伯不款待他们,戎人怀恨在心。
【戎人:5@¥%#%&】
【周王:哈哈哈哈哈~(用大笑掩饰尴尬)】
【公卿们:哈哈哈哈~(跟着笑就对了)】
【凡伯:5@¥%#%&(重复了一遍)】
【戎人:!!!!!!】
冬季,周天子派凡伯来鲁国聘问。
【息姑:凡伯一路小心啊,最近有食人族出没。】
在回去的路上,戎人在楚丘对他加以截击,俘虏他回去。
(凡伯从此不在史书上出现。春秋早、中期,北方狄戎一度相当活跃,凡伯作为周王朝公卿,出使必有军队相随,戎人既能将其俘获,必是用了相当兵力,所以《春秋》记载的是“戎伐凡伯”,凡国可能因此被怀恨在心的戎人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