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7300000131

第131章 夹缝生存(前564年)

六月,郑简公就朝见了楚国。

(两年里面,一下子亲楚,一下子亲晋,能不挨揍吗?)

——分割线——

冬天,十月,鲁襄公(12岁)、晋悼公、宋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孝公、小邾子、齐国太子光攻打郑国。

十月十一,季武子(季孙宿)、齐国的崔杼(崔武子)、宋国的皇郧、荀罃(知武子,中军将)、士匄(范宣子,中军佐)攻打郑都东门(郭门)。

【插曲:郑国的子驷与尉止有争执,在将要抵御诸侯的军队时,子驷减少了尉止应有的兵车。】

卫国的北宫括、曹国人、邾国人随同苟偃(中行偃)、韩起(晋军的上军佐)攻打郑都西门(梁门);

滕国人、薛国人随同栾黡(栾桓子,下军将)、士鲂(下军佐)攻打北门;

杞国人、鄂人随同赵武(新军将)、魏绛(魏昭子,魏庄子,新军佐)砍除了道路边的栗树。

十月十五日,联军驻扎在氾水之滨,是为了集合。

晋悼公向诸侯下命令:“整理武器装备,准备干粮,把老幼士卒送回去(将要在外久战),让有病的士卒住到虎牢(此时诸侯已经攻下),宽恕那些有过失的人。准备围攻郑国。”

郑国人害怕了,于是派人向晋国求和。

晋国的荀偃说:“马上包围郑国,等候楚国人来救,再与他们作战。如果不这样,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谈,郑国肯定会反水。”

晋国的荀罃说:“我有更好的办法;先同意和郑国结盟,然后撤兵,让楚国人自己去攻打郑国,使郑国和楚国都疲惫不堪。我们以逸待劳,把四个军分成三部分,与诸侯的精锐部队,再去攻打前来的楚军,对我军来说,不会疲乏,但楚军就不能持久了(晋国只要走一步,楚国却要走三步)。这种方法比决战更好。因为直接与敌人正面交锋只能图一时痛快,牺牲的却是将士们。而且后面还有更大的困难在等着我们,君子用智慧取胜,小人靠蛮力取胜,这是先王的遗训。”

于是,诸侯都不作战了,就想与郑国讲和。

——分割线——

十一月初十,诸侯与郑国在戏地结盟,这是由于郑国已经顺服了。

将要结盟的时候,郑国的六卿【公子騑(子驷)、公子发(子国)、公子嘉(子孔)、公孙辄(子耳)、公孙虿(子蟜,子游之子)、公孙舍之(子展,子罕之子)】和他们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来到盟会上。

晋国的士庄子(士弱)起草了盟书,内容说:“从今天盟誓后,郑国如果不绝对服从晋国,或另有二心,就根据此盟约加以制裁。”

记录的人就把士庄子的话写在“载书”(盟书)上。

公子騑(子驷)快步上前说:“上天降祸给郑国,让我们夹在两个大国的中间。但大国没有赐给我们恩德,反而用战乱要挟我们,使我们的神灵得不到祭祀,我们的百姓得不到土地的收益,男女老少辛苦劳作却仍然贫困瘦弱,而且无处诉说。从今天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绝对服从讲究礼义而又能强有力地保护我国百姓的国家,并有二心的话,甘愿受此处罚。”

公子騑所说的话也被写在“载书”(盟书)上。

苟偃对记录的人说:“修改这篇盟辞!”

公孙舍之(子展)曰:“已经对着神灵盟过誓了,如果还能改动的话,那么大国也可以背叛了。”

荀罃悄悄对荀偃说:“我们缺少德行,却以盟约来要挟人家,难道合乎礼义吗?不合乎礼义,凭什么来主持盟会?暂且结盟后退兵,修养德行,休整军队后再来,最终一定能得到郑国,又何必非在今天?假如我们没有德行,自己的百姓都会离我们而去,难道仅仅是郑国吗?如果能使德行美好,上下和睦,远方的诸侯都将前来归附,又何必只指望郑国呢?”

于是,晋国和郑国按照刚刚的盟约结盟,写了三份载书,一份埋在戏地,两国各持一份载书,最后各自退兵了。

【“载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代表文物:“侯马盟书”(国宝级)】

——分割线——

可是晋国人发觉不能随心所欲号令郑国后,又带领诸侯再次进攻郑国。

十二月初五,晋军兵分三分,郑国的东、西、北三面城门各攻一门。

十二月十六,晋军开始攻城,一连攻打了五天。

十二月二十,晋军离开郑国国度,在阴阪渡过洧水,入侵郑国的外邑。

打完后,军队驻扎在阴口,然后就撤退了。

郑国的公子嘉(子孔)说:“可以趁机攻击晋军,军队长久在外边因而疲劳,士兵归心似箭,只想回去。现在攻击,必然可以胜他们。”

郑国的公孙舍之(子展)说:“不行。”

——分割线——

年末,楚共王讨伐郑国。

郑国的子驷准备和楚国讲和。

【pia完左脸~pia右脸~郑国被打成猪头了……】

子孔、子娇(蟜)说:“才和晋国盟誓,嘴的血还没干就背叛了,这样可以吗?”

子驷、子展说:“我们在盟约中本来就说:‘只要是强大的国家我们就服从。’现在楚师来到,晋国却不来救援我们,那么楚国是强国了。盟誓的话,怎么敢背叛?况且在要挟的情况下订立的盟约本来就没有诚信可言,神灵也不会亲临;只有真诚的盟会,神灵才会亲临。诚信,是语言的凭证,是善良的根本,所以神灵才降临。圣明的神灵不会理睬在要挟情况下订立的盟约,违背它是可以的。”

于是,郑国和楚国讲和。

公子罢戎进入郑都订立盟约,在“中分”(郑城中里名,“里”相当于现在的街道)举行了结盟仪式。

楚庄王的母亲突然去世了,楚共王没有能够安定郑国就回国了。

同类推荐
  • 帝国的新生

    帝国的新生

    文明与野蛮不可并存那么是野蛮踏破文明还是光明照耀黑暗且看一无名小卒引领历史潮流。重振皇汉荣光。
  •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抗日期间,湘南祁阳有一支英勇的菜刀队,他们杀汉奸,端碉堡,劫军火,查菌弹。。。令日军寝食难安,恨不得而歼之。。。
  • 南明悲歌

    南明悲歌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终究算不上个坏皇帝,但是却是个无能的皇帝。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曾经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城中所有的荣耀,在此刻烟消云散,崇祯在此刻也选择上吊自杀。可怜的天下,可悲的社稷,迅速土崩瓦解。此刻分崩离析的中国,还有另外一个王朝南明,那么它到底在发生这什么?
  • 明朝大屠夫

    明朝大屠夫

    一个非典型屠夫穿越到明朝嘉靖年间后,一介书生,却行万人屠之事,谋万世之太平。在历史的故纸堆中,这是黄昏来临前一段原本平静的岁月道士皇帝深居后宫三十年自以为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群臣尽在彀中。无数能臣权臣奸臣弄臣角逐朝野,屡屡刷新明朝政治斗争的最高水平。蒙古人依然是汉族政权的心腹大患,努尔哈赤的父亲还在荒凉的辽东做野人部落的头领。海盗之王汪直走私小贩的事业在南海才刚刚起步。原本只想混吃混喝的青州府秀才林展立下宏愿:我愿常怀慈悲心,掣屠刀在手,杀出一个海清河晏、锐不可当的大明!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热门推荐
  • 神破大地

    神破大地

    神之力,傲视天地,神之力,俯视苍穹,看少年如何以一身神之力笑傲天穹,实力划分,神者,大神者,神王,神灵,神皇,大神皇,神圣,神帝,破地成神。
  • 小农民大土豪

    小农民大土豪

    谁说农民不能当土豪?王乐天表示,老子用钱砸死你!美女们都围着这个小农民打转。王乐天对此很无奈:说过多少遍,千万别来勾引我,我不是那种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 少先队和共青团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少先队和共青团干部的自我培养(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班干部虽小,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有不同的能力才能完成好。如何准备开班会?如何开好班会?好的黑板报的策划与产生需要什么?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是怎么做的?需要哪些能力才能逐渐达到少先队与共青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简单概括.中小学班干部与少先队、共青团的干部是如何养成的,在本丛书中都有细致入微的介绍。
  • 霸道校草别过来

    霸道校草别过来

    她,是圣幻贵族学院一枝独秀的倔强野百合,爱憎分明,睿智可爱;他,是圣幻贵族学院众女爱慕的帅气校草,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一个精灵,一个恶魔。打一见面,便注定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唇枪舌战,明争暗斗,两人成了全校闻名遐迩的狭路冤家。一次变故,他意外住进了她家,从此,吵架冷战更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家常便饭……只是,随着时间流逝,眼神碰撞间,他们未曾发现,气氛似乎有了些许微不可察的微妙变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阐述了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的详细过程,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以及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等等,告知读者导致二战爆发的种种因素和不为人知的战争秘史,使读者了解战争发动的大致状况,以便对二战的爆发有了全面认识和详尽掌握,以此增加战争历史知识,进一步掌握历史的真相!
  • 上古世纪之兽灵兵魂

    上古世纪之兽灵兵魂

    战士的荣耀便是以自己的鲜血筑起国土的城墙。我并不是什么惊叹,更不是救赎。我叫罗睺一个兽灵族的战士
  • 三国时

    三国时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他在洛阳城边醒来。独自一人在人命如草的东汉末年存活,他没有那么多的金手指可开。于是,他先以贩酒为生,而后进入太学,从最简单的诗书礼仪开始学起。从一个小人物、旁观者到真正参与这段波澜壮阔的时代,他会与这些千古风流人物们交织出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
  • 修仙之王妃穿越

    修仙之王妃穿越

    穿越到古代后被人追杀,灵魂附于上古神兽朱雀身上,无意间获得了修仙机遇······,且看现代女白领是如何开宗立派,修炼成仙!!!!
  • 芳华烬

    芳华烬

    ——定国拾伍年,天下初安,但少数地区仍有暴乱,我随父亲跟着南北往来的商队北上都城游玩。那一年,我十三岁,是家中独女,备受宠爱,父亲常说我生的正是时候,若是再早个三五年,怕是要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母亲也常以此取笑我生来便是个机灵的会挑时辰……(因重质量,做不到高产,只能保证每日必定更新一章)
  • 花千骨番外之画骨相伴

    花千骨番外之画骨相伴

    作者更新回慢些,但是此书不会弃文。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