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郑僖公做太子的时候,在公元前575年和郑国的子罕到晋国,郑僖公没有礼貌。郑僖公又和子丰到楚国,也没有礼貌。等到他即位的元年,到晋国朝见时,郑国的子丰想向晋国控告以便废掉他(被郑国的子罕制止了)。等到今年12月将要在鄬地会见时,郑国的子驷担任相礼,郑僖公还是没礼貌。侍者劝谏他,他不听,再次劝谏,郑僖公就杀了侍者。】
十二月,楚国的子襄(公子贞)包围陈国,鲁襄公、晋悼公、宋-平公、陈哀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邾子在鄬地聚会,以救援陈国(晋国组织的活动)。
郑僖公就准备去鄬地会见诸侯。
子驷就劝他说:“中原各国不值得归附,还不如归附楚国。”(“归附楚国”是郑成公的遗命,子驷还没有忘记)
郑禧公说:“不行!”
子驷又说:“如果认为中原各国有仁义,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我国国丧期攻打我们呢?如果认为中原各国强大,那么他们的力量不如楚国。”
郑禧公不听从公子驷的意见。
侍者劝谏他。
他不听。
侍者再次劝谏。
郑僖公怒了:“烦不烦!寡人不急,小人急。”
郑僖公就杀了侍者。
十二月十六,郑僖公到达鄵地,子驷派人夜里害死僖公(《史记-卫康叔世家》补充说:刺客是厨子,用的是毒药)。
然后,子驷对外宣传:郑僖公死于急病(瘧疾),以此讣告诸侯(史书上不写“弑”)。
所以,郑僖公也没有见到诸侯。
当时,郑简公才5岁,臣子们就奉立他为郑国的国君。
郑简公继位后,完全成了摆设。
【高士奇(清朝著名学者)认为此时郑僖公准备弃楚从晋,与几位祖爷爷在政见上产生分歧,加上郑悼公时积攒下来的矛盾,被大夫所弑,势在必然】
——分割线——
陈国人担忧楚国方面的报复。
陈国的庆虎、庆寅就对楚国人说:“我们派公子黄去,你们逮住他。”
楚国人听从了。
庆虎、庆寅派人到达会场后,报告陈哀公,说:“楚国人已经抓住公子黄了。君王如果不回去,大夫们不忍心国家宗庙的被楚灭亡,也许会有其他想法(大夫们会背君从楚)。”
于是,会议开到一半,陈哀公就逃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