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尽的赞扬与批评”是我立刻想到的词,可能震撼,但并不会为有思想认知的人拨动心弦。这样都算不上评论员,他们至少操守着一种论调。还有一些自认为能给世人的建议,总结至正、反、中三方都被提及,这或多或少是我的思想范畴,我表示强烈谴责。
这是我初看完《说说当今这些文化人》-张守涛著的连带想象,但也只针对其写〈先锋/韩寒〉这一篇,其代表作应是后几篇,包括了“商人”、“秦人”、“骑士”的前缀,让我对整本书的架构有了一定了解。对于以一切向前的现代中国,有贾樟柯这样回望发展的智士便不会少了如张守涛这般描写能停得下来的人的人。
这样叫好不叫座的话语在“商人”帝国是不会出现。
我是一个普通人,对普通的刻板印象里所具有的特质我一应俱全,我正常得近乎软弱。就退学而言,有很多坚定者说退就退了,而我要究其世间所有的因素,最终得出继续上学的结论。也无头苍蝇似的混迹在大学里,随着人潮上课,随着人潮下课,印证着暑假便应去实习的陈词滥调。我整个人也活在刻板印象里,该有的我全凑齐,不该有的坚决不会有,不为人前,不为人后。这样的定义非要有个好修饰大概是“官方”了吧。官方应有的刻板印象词有“我强烈谴责”、“亲切交谈”等。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都只知道玩游戏的说法,这是事实。也渐渐成为一种舆论方向。我大一大二都是这舆论方向的住客,便不被称为舆论使然,而是事实了,乃至大三,游戏给我带来的其它方面的痛苦太深使我意识到应该放弃游戏,也就毅然脱坑。我只所幸的是在大一大二,而不是在高一高二,我之幸运是人犹不及的。
当初我玩英雄联盟时,只是纯粹的玩游戏,因为那时高三的我还有繁重的学业,玩一下也没什么的境界。到了大学,有太多的时间无聊,即使是有事做也觉得没有任何意义,便用游戏来打发时间。因为在游戏时,可以完全投入其中,记不得游戏之外的一丝一毫,没有无聊的恐慌,没有一句什么事都没意义的念头。是沉迷游戏。当我为我这样的投入到了要偿还的时候,挂科、重修、与人相处等等。我有些对游戏的恐慌,当我大三时走近图书馆并且爱上看书之后,便开始审视玩游戏。玩游戏不会让玩游戏的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让人没有时间去记得现实中的烦恼、无助、恐慌、无聊、一事无成,这样不会让人太痛苦。并非是害怕面对,只是玩游戏不过是一个容易逃避的途径,让自己完全进入另一个事件中,再去处理问题,问题就是用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