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生趣的五月
对我来说,我的生机在整个五月慢慢的消耗,想提起些力气挣扎,想到该去做一些事,但到了那时却又没了去的心情。到这月底已经正式进入盛夏。我记得我写过春的感觉,而夏呢,应该是风吧,在我感觉来。夏天自然是热,我家乡热,读书的地方一样热。如今电器太普及了,风扇是最实惠的一种,我们宿舍便装有一个风扇。空调是安不起,每个宿舍装一个风扇也能解决些问题。这学生热啊,我并不知道到底热在哪儿,一天在电脑面前都不会动记下,反正就是要开风扇
我忍受不了风扇的风,而且整天都在吹,这不,昨天开了一晚上,我今早起来头特别的疼,但我不敢说啊!我怕他妈打我,再者说夏天不吹风扇有不正常的嫌疑,还有沉默的螺旋。我从小到大,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伯父家才买起了风扇。打小就没吹过风扇,空调在卖电器的店才见过,但也没享受过,也过来了。不知道哪儿热,但舆论使得人人都得趋于统一,不敢当出头鸟,我更不会,不愿惹得一身麻烦。言论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对于不造谣、不传谣这种只有一个人才能完成的事,只要超过两个人,许许多多的例证都会被用来佐证。每个人理解不同,表达也不一样,把一传十次就可能变成了十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必然存在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如美国用两百多年走完的发展之路。那必然美国在两百多年内遇到的问题,我们会在几十年中集中出现。最简单的先发展后治理是不可取的的道理,在世界史上已经给我们证实过了,但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完全避免,也不可能绕过去,也就提出先发展后治理的口号。如今发展起来了,却在指责环境问题到底是谁的错。企业家吗?政府?你?我?还是人人有责,还是嘴上骂着漠不关心。改变环境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而我们活着的轨迹难道也不和某某很相似么?在同一公司或机构从最底层到高层,那你的上级不就是你这样走过来的吗。那我们不可能不活了,依然要活着,无新意的生存,意义在哪?
现在的我给不了一个很好的答案,都是自认为而已,而写出来的话便会写些公论,不被大多数人所偏移的理解。既是公论,何必在这儿浪费字词,为了从都不知道的?所以我同意林语堂先生人之言皆偏见的说法,不管你是在哪个角度,在不同于你的人看了都是有偏见的
我曾也写过偏见的问题,但只是写了人之所言皆偏见,却没有说下去。既然皆偏见,那便不用在意人的反面辩言,如果怕,就持中立的态度,视为无主见,却不知中的思想也是一种主见。如若事事都能在中立客观面上看,便能看到更多,得到更多,最终能有个明智的决定。那么我是不同意《散文》里林语堂之论《语丝》文体中P214。如若只作些调和折中的言论不如不作,只是写些公论,事实的陈述。偏见乃个人所有的思想
我深刻的记得我一同学看了我写的一小段之后说:太平常了,用词也太简单了。我不是就真的觉得太平常了,而是考虑到文化的发展。现今的作者写出的东西都是用现代语言写的,读者便会觉得这谁都可以写
现在的你所表现出来的成就代表着过去,最多只代表现在,作为人,能在不断成长中进步,那评判一个人就要究其一生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