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那天苏京和室友一起出去吃了顿饭。苏京请客,在学校对面大马路旁边的一家饭馆,看起来又破又小,应该不太贵。而且学校在郊区,附近的配套设施不齐全,第二天一早还有课,附近的小饭馆最合适。一桌八个人,吃了些菜和肉,喝了酒,没花多少钱,也没多尽兴。毕竟平时苏京嘴巴有点毒,又宅在寝室不怎么出去交际,大家也并没有熟悉到那个程度。
不熟,也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序。也就结伴回了寝室,在宿舍楼下买了好几斤瓜子,带回寝室嗑瓜子,瞎扯淡,也算过个生日。过了这个生日,苏京就真的19岁了。离自己独立,又近了一步。
苏京一边渴望着经济独立,一边又畏惧迷茫着未来不知该往哪里去。
苏京一个人一个月生活费一千块。家里没打算克扣她,但和小乡镇比起来,城市的生活水平毕竟高出了很多,水涨船高,物价也高出很多。苏京在的县城4块钱能吃一碗面,还带一碗清汤。这边却不一样,10块钱的一顿饭也就一个荤菜,几个咸菜的快餐。食堂太远太挤,苏京又不乐意去。说白了大家都是在寝室吃,没人去食堂,苏京也就不愿意去了。她别的没什么,就是自尊心太强,虚荣,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经济条件上比不上室友。再说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去食堂吃饭,显得多可怜啊。
苏京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所以很多时候只能装作很强势很毒舌的样子。不愿意让别人接近,把心厚厚的包裹起来。不愿意让别人触碰一点点的柔软,就像一只受伤的刺猬。
生日那天没给家里打电话,家里也没给她打电话。自从苏京上了大学,就好像整个人脱离出来了似的。和家里的联系也就是每个月的一笔生活费,定期的打过来的一千块钱。没有太多和家里人的交流,苏京都自己一个人做主。老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也不是不适用于苏京。每次看到室友或者同班同学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情都要打电话回家说半个小时的时候,苏京其实心底里还是羡慕的。文化人才能这么直接的交流感情。苏京的爸妈都没文化,打电话也就是那几句话,节约用钱,好好学习。而苏京也是,张嘴就只有吃饭了吗天气怎么样就再也找不到别的话可以说。打电话能说的也就一两分钟,剩下的时间就是各种方式的重复那一句节约用钱。没有什么情感交流,她的妈妈也不知道女儿的生理期会痛的死去活来,苏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着怎么一种生活。苏京其实特别羡慕别的同学家长里短的和家里人闲聊,说说班上的同学谈谈大学生活和理想,好像总是说不完的话一样,多亲密无间。那才是有一种家人的感觉。
之前有一次苏京的爸爸破天荒的给她打了个电话问问她的情况,她有点吃惊得收不住话。于是像倒豆子似的和她爸爸说了一大堆大学里的事情,电话那头的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着,最后苏京还准备滔滔不绝的时候,那边说,好了,不给你说了,我的免费分钟数快没了。挂了电话一看,发现原来是月底的31号。后来苏京也没给家里打电话了,家里也没打来,就像两个家一样。
不知道世界是个什么情况,中国有好多40几岁的农村人,没有什么文化,在城里打工,拿着辛苦来的工资,供养着儿女。他们不懂品牌时尚,不懂教育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子女沟通。有时候有些闲钱,或者天气不好不开工的时候,就约着几个来自一个村一个镇的工人,在谁家里一起打打牌吹吹牛喝点小酒吃点菜,然后又骑着电瓶车或者自行车晃晃悠悠回到在哪个角落里的出租屋洗洗睡觉第二天接着上班。也就成了那些男人们唯一的消遣。至于女人嘛,大多数情况还不如男人。男人们还隔三差五能够聚起来喝酒打牌,女人们下班回家,就得给他们做饭炒菜,洗衣服收拾家务。等男人们酒足饭饱,胡吹乱侃的时候,女人收拾完碗筷,能够看一会儿电视剧就是一天的安慰了。苏京太清楚这样的生活,因为这就是她父母的生活,没人比她更清楚。
苏京的父亲大男子主义到爆棚,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他管,一有不如意就开始破口大骂,从她妈妈开始骂到苏京,口不择言,动不动就威胁说给她一耳光。苏京看不惯这样的夫妻之道,却也没立场说点什么,更何况她自己也常常挨骂,也不敢管什么。还好苏京大多数时候都是待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不用面对他们。苏京的爸妈和弟弟则是举家在上海的某个镇上租了两间屋,爸爸去工地上干活,妈妈接送弟弟读书,趁着空闲还得做些零散的工作补贴家用。苏京无疑是家里最大的开支,毕竟弟弟才上小学,又跟着父母吃住,即使花钱也不明显。但苏京不同,苏京一个月到了时间就得花出去一千块钱,是笔大支出,而且还是看得见的花销,常常被抱怨说花钱太厉害。
要说苏京花钱,其实也不是说没有节制,但她也对理财没多大概念。也许是因为文科生的原因,对数字不太敏感,她经常头两个星期过得滋润潇洒,等到后面两个星期也就紧巴巴的甚至还得找谁借点钱应急,两三次以后她也学乖了,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费,才不至于每个月都提前花光所有的钱。她痛恨自己这种靠着家里过活的感觉,总是觉得钱不够用,吃顿饭都得扣扣巴巴的算来算去。又实在没有一技之长,身体不好,又做不得什么体力活,东北的冬天太冷,兼职越发的少。更何况国庆节的时候苏京想找份兼职,结果被中介骗走了380块钱以后,她就再也不相信中介这种东西了。最后,事实就是,苏京没找到兼职,大一的课程也挺多,学院还要求早晚自习,苏京根本没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只能假装不知道的样子,赖着家里。
大学和苏京想象的很不一样,她以为自己能够至少半独立。她成绩好,当个家教什么的总能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但没想到最后就是发个传单的工资也低的不行,算下来最后还要自己倒贴车费。那时候的天气已经是冷了,但苏京被骗了的钱的坑还没填上,又请了一顿饭,实在不知道哪里来的钱买衣服。
她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说被中介骗了。否则又是一顿臭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