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200000052

第52章 54.百冢埠师范学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英美日俄法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八月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皇逃到西安。次年九月,清政府与英美日俄法德意奥比西荷等十一国签定了《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两亿四千多万两白银。

由于这笔赔款金额过于庞大,后来美国主动退还了部分赔款,并帮助中国建立海外留学教育系统。最初称为“清华学堂”,为留美预备学校,即后来清华大学的基础。

为寻求国家振兴,改变这种落后被动局面,我国很多有识之士开出了很多“药方”。其中在教育方面张之洞提了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理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以及学习他们培养人才的方法,从而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式人才。

光绪二十七(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在两宫回銮后首先奏定《山东学堂事宜及试办章程》,在济南创办了山东大学,是为中国最早的省立大学。这对我国开办三级制新式学堂,起到了催生作用。

二十八年(1902),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因制订过于急促,及本身若干不足和局限,加上清廷内部的权力竞逐,未及实行。二十九年(1903)七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堂五年和高等小学堂四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五年,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实为进入各类大学堂做准备。大学堂亦称分科大学,下设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科、农科、工科、商科等大学。

此外还有师范学堂。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和优级。初级师范学堂培养高等小学和初等小学堂教员,设完全科和简易科,完全科五年。简易科一年。另设有预科和小学师范讲习所。优级师范学堂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普通中学堂教员和管理员,相当于高等学堂(大学预科)程度,招收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四年毕业。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大部分借鉴了日本教育体制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但终能促成科举制度之废除,全国学制渐趋规范统一,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展,奠定民国学制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基础,实为晚清教育改革重大成就之一。

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突破了传统教育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小学堂、中学堂均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种,在教学内容上也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师范教育体系规定师范生不交纳学费,从而吸引了许多贫寒家庭的子弟入学。癸卯学制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废止。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癸卯学制颁定后,壬辰(1892)科进士、长芦盐运使、二品京堂张镇芳在保定捐资创建了“保定优级师范学堂”。他许诺凡属陈州所辖区县(淮阳、西华、项城、沈丘、太康、扶沟、商水)学子去保师上学的,食宿及全部费用由他本人负责。每期项城县学生十名,他们毕业后有的从军,有的从政,多数从教,为民主共和的革命建设做出了贡献。二次革命牺牲的烈士朱丹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张镇芳是靠科举之道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本来对兴办新式学堂就不热心,保定优级师范学堂的创建是因为受了袁世凯的督促,因为他最听袁世凯的。袁世凯适应新潮,对兴办新式学堂非常热心,当张镇芳接替他的直隶总督一职后,就对张镇芳说:“二弟呀,兴办新式学堂是大势所趋,你创建了保定优级师范学堂以后,怎么对兴办新式学堂就不再热心了呢?难道你不想在家乡留个好名声吗?”张镇芳眼睛一亮,问:“四哥,怎么在家乡留个好名声,还请您明示。”袁世凯随即附在张镇芳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张镇芳听了,说:“好主意,好主意,小弟立刻就办。”

张镇芳立即独家出资六万两白银,在项城县百冢埠创办了一所师范学堂,这要比河南大学还早创办六年,校址在今项城永丰集南一里许。张镇芳拿出的这六万两白银,其中三万两用于校舍建设,另外三万两存淮阳盐场,年息五千两用作学堂经费开支。百冢埠师范学堂还设有附属高等小学堂,作为师范学生实习之地。

张镇芳之所以把学堂选在这里,因为这里是潢川至周口的南北要道,古时曾在这里设驿站,这里杨柳垂辉、人马穿梭,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且东面有森森松柏林,也就是应氏墓群,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百冢埠师范学堂占地五十余亩,施工一年,建有校舍二百多间,建筑为灰色平瓦房,两个厅堂,五个院落,五门相照,景观宏伟。

前门大门楼下有石狮子把门,门楣有赫然悬挂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亲笔题词:“尊师敬道”。进堂门影屏墙矗立,粉壁上书有《学务纲要》语录:“以忠孝为敷孝之本,以礼孝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制胜之举。”显示了当时学堂的立学宗旨。

前院彷佛进入了苏州园林,只见奇花异草,假山怪石,月潭莲池,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交相辉映。春风细吹,芳香引来蜂蝶舞翔。沿石径步入二进院,东西斋舍相对,为师生寝室,青砖碧瓦辉映,整洁优雅,师生有一个优雅的生活环境。第三进院即中院,屹立一座飞檐挑角、雕梁画栋的讲厅,两厢的教室窗明几净,排列有序。第四进院,有宽敞的餐厅,两旁厨房为翼,院周绿树成荫,大有酷暑就食不摇扇,隆冬三餐不觉寒之感。

后院是文体场所,有阅览室、俱乐部、游艺室,还有《通史》、《史记》、《资治通鉴》、《水经注》、《海国图志》、《周易集解》、《尚书补注》、《算学例析》、《教育论丛》等六千多册古籍的图书室,以及器材室、乐器室。学生常到这里阅书读报,游艺弈棋,消疲畅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四周建有长廊,壁上绘有儒家先贤颜回、曾子、孟子、程颢、朱熹等七十二贤的画像,个个栩栩如生,使人肃然起敬。

学堂之后有一小丘,高十余米,占地亩余,周围苍松翠柏环绕,景色优美。每当课余,学生攀援而上,登临俯览四野,村村连襟,宛如一幅绿色油画。南望堂貌,楼阁栉比,景色尽收眼底。每当落霞射辉,鸟雀还巢时分,这里常有管弦萦耳,诗声歌律交集。

百冢埠师范学堂的校舍、校貌与设施在当时堪称一流,为豫东首创。

学堂遵照“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针,按癸卯学制开设文(包括:国文、修身、教育学、英语、历史等)、实(包括:博物、地理、物理、化学、数学、习字、图画、体操等)两科。通过文实教育,培养忠君亲孝为本的师资。在教学形式上采取上大课,结合分班讨论、辅导和自学进行,教学效果比之死读书改进了一大步。

学堂开设简师六班,学制一年,招收对象为县学塾馆的秀才(包括:贡生、廪生、附生,及文理兼长的监生等)。首届招收的有新生有郭景岱、郭景衡、张树斌、马培宇、张春堂、王学周、黄作霖、高积培、肖培兰、赵国显、张宗盂及沈丘、淮阳、汝南、上蔡等县的生员三百人。袁世凯为名誉堂长,堂长黄承恩(字承恩,湖北人,曾任直隶盐务处提调),讲师任镜海(字同堂,巩县孝义镇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保定政法学堂毕业)、师景舜(字虞琴,睢县举人,宣统三年《项城县志》主编)、张庚熙(字虞廷,项城人,光绪二十年举人)、刘振玉(字集成,项城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等,聘有职工五十人,校警十几人。该学堂为项城及周边县培养了大批人才。

宣统元年(1909)暑假后,百冢埠师范学堂奉令向北洋师范(四年制)选送十名学员深造,计有:郭景岱、郭景衡、张树斌、马培宇、黄廷才、郭毓麟、高义方、余师衡、张毅堂、赵运才,毕业后皆授奖励举人。其他学员全部毕业。

是年秋,该师范学堂奉河南巡抚谕令改为百冢埠中学堂,学制四年,属陈州府管辖,九月一日举行招生考试,录取新生四百人,并增设养蚕、染织专业和日语班,成为一所综合性的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学堂停办,学生提前毕业。

“世间万物不得齐,清明如水浊似泥”。张镇芳任河南督军时曾经镇压二次革命,屠杀过他的学生、同乡、民国义士朱丹碧,项城人永远不会原谅他;也曾参与过张勋复辟,可谓是荒唐至极。但他办学却做了一件惠及后代的大好事,当年百冢埠师范学堂培养的学生大都成了豫东名师,保送到北洋师范的学生,成就更大。

学堂首届毕业的学生,于民国时期先后在政、教界任职的有:张树彬曾任绥远都统公署、鄂豫皖绥靖公署秘书长;郭景岱曾任河南省参议员、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郭景衡曾任淮阳师范首任校长、项城县参议长;马培宇曾任河南省教育厅督学;张春堂、王学周、黄作霖等曾任县教育局长;萧佩兰、高积培曾任项城县商会会长,还有桃李满天下的赵国显、张宗孟(希贤)两位老教习,曾在项城简师任教十余年,一生从教,成为“桃李满项邑”的辛勤园丁。

民国以后,这所人才之本的学校由于多种原因逐渐荒废,因学校坐落农村而被无知愚民蚕食一空。今已无存。遗址处现为居民可耕地,中间散落砖、瓦残片,房基依稀可见。该遗址的发现对了解项城教育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百冢埠师范学堂或百冢埠中学堂能一直办下去,那么对项城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允许“如果”的。

百冢埠师范学堂或百冢埠中学堂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只能存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年青一代或许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为使这件事情长存,特编撰此文,以飨后人。

同类推荐
  • 拯清记

    拯清记

    大清朝的男人都这样造型,脑袋前半边的头发剃光刮净,露着青白头皮,形同去了壳的卤蛋,脑袋后半拉的头发则一根不动,任其象草一样疯长,等长到足够长的时候,再象大姑娘一样编成麻花状……
  • 安丙之西线危局

    安丙之西线危局

    宁宗开禧元年岁末的一个黄昏,大安军知军安丙结束了一年的工作,准备到镇上新开的金牛酒家小酌两杯,不料一场命案竟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死者临终交给他一封密函,从此将他拉进了一个宏大的历史乱局之中。。。欲知详情,请看正文;欲谈作品,加扣四四七三九五六二一。
  • 非唐

    非唐

    这不是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的大唐。这不是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的大唐。这不是读史者鉴之可以知治,可以知德,可以治学的大唐。唐为唐,唐亦非唐。借我三千城管,踏平贺兰山阙!
  • 整编楚汉

    整编楚汉

    依据史记原文以及白话史记整编的楚汉相争
  • 弈无双

    弈无双

    江湖皇帝,朝廷一品。盖世武功,无上权谋。居庙堂而险,行江湖而恶,何处之?盖有无双者,举手庙堂惊风,覆手江湖骇浪。俯天下,敬众生。沾衣恨,弈无双。
热门推荐
  • 冰花千冷

    冰花千冷

    华服铺地,血色张扬,印记消逝。吾已走来,诚以一世坚持,答你两世情深。轮回之后,前世的刻骨铭心、相爱入骨随着孟婆汤消逝在记忆中。他们的印象里,有的只是……“万一你跑了怎么办?”“我不会跑的,我是一个信守承诺、品德高尚的人。”某王终于忍不住白了某女一眼:“说这话时,你内心羞愧么?”“有点。”前世,她是不可一世、天下无敌且拥有绝世容颜的毒煞女。今生,却成了修武废材,除了一项逃跑技能外,其他什么都不会。而曾经的妹妹、朋友、神宠和恋人也全都消失在轮回中。今生,只为爱而来。——花溪
  • 恃宠而骄:女皇陛下的烦恼

    恃宠而骄:女皇陛下的烦恼

    她穿越成为一代女皇,哪知从此便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糟心要命!国师大人看她就像看一坨翔;宰相大人整天谋划着她的小命;大将军动不动闹罢工;美人太傅不屑跟她说半句话;隔壁那家的皇帝老是写信说要约她去看!星!星!就连自己后宫里的那群妖孽见了她也跟见了鬼一样。她怒:不带这样调戏人的,她好歹也是个坐拥天下的至尊女皇!众妖孽摇着小扇:“陛下无耻昏庸,还要后宫皇朝干什么,都解散了。”女皇陛下咬牙切齿:“你们这些持宠而娇的家伙,再给朕死劲折腾就试试看!”【本文女主为皇,强悍坐拥天下,酸爽无虐,非np,完美结局加日更】
  • 萌妃得人心

    萌妃得人心

    洛雯珊,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平凡女孩。她并没有什么宏大的梦想,有一家,度余日,这便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期望。但现实往往与梦想是相反的。一场意外,她坠落到另外一个世界。命运像是被安排了一样,她,遇上了他。那一个冷漠如冰,纵身傲气的男子,他是那样不容易靠近,充满威严,待人命如草菅。但偏偏的,两人却是奇妙的产生了爱情的感觉。从开始的排斥,到最后的喜欢。但是阶级的差距,政治的斗争,误会的插入,他们两人又能顺利的在一起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溅杀场

    血溅杀场

    “少将军,那个叛徒现已被抓到,我们该如何处置他?”“哼”少年冷哼一声,面色平静的道:“乃一组特!”(把他做掉)“属下得知消息,他家族里的人很快就会来谈判,到时候怎么办?”闻言,少年抬起头看着他,眼中寒光一闪。“一道组特!”(一起做掉)
  • 保安老大在学院

    保安老大在学院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几千光年,而是你深爱着他,而他却忘记了你。
  • 所恋

    所恋

    一生的追求只不过是要一直陪在所爱的人身边……
  • 上仪

    上仪

    本文主要以个人的一些经历为基础,写在大学里发生的爱情故事。然而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 半夏锦年之复仇归来

    半夏锦年之复仇归来

    她冷酷,她温柔,她可爱,当他们遇见他们会发生什么?
  • 凤凰若:天女为后

    凤凰若:天女为后

    21世纪的大二女生安雅绯因为一只考古出土的金银凤凰镯而穿越异世,竟成了拥有潜藏灵力的天女。因上一世天女的预言之得天女者得天下得天下而受到来自各方势力的争夺与迫害,最终帮助一人争得王位,权倾天下。然,前世今生的纠葛,他对她的爱究竟是真,还是利用?她在寻找能助自己回家的凤凰镯的过程中,开始一点点揭开身陷的骗局,就在她准备答应嫁给他的那一刻,她却发现……
  • 云笙秋墨

    云笙秋墨

    作者是新人,文笔渣渣,写的不好可以指出来,我会多加修改的,但请不要喷我,我素玻璃心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