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向东十来里地、三城公路北侧,有个村子名范冢。因村北有古冢(古墓),看守坟茔的姓范,后来范姓在古冢南建村,故名。既然还有看守坟茔的,这个古冢不会很古。
这个古冢很神奇。老辈子人常讲,谁家娶媳妇待客,需要很多盘子碗筷,一时又借不到那么多,只要头天晚上到古冢前焚香叩拜祷告,说出所需数目,就可以借到相应的盘子和碗筷,用完后必须该快归还,下次再借还有,屡试不爽。后来有家爱小之人,焚香叩拜求来了盘子和碗筷,用后却没有归还,以后就再也借不出来了。
老辈子人还讲,古时候不少人夜间看见有金马驹子从古冢里出现,谁也不敢去抓,抓了村里就会闹火灾。有一天夜里,有人从古冢远处经过,也看见一匹马驹子从古冢里跑出来了,月光下放出金灿灿的光芒,咴儿咴儿直叫。此人顿生贪财之心,就在后边追赶。金马驹子跑到古冢跟前,突然不见了。此人认为这座古冢里宝物一定很多,就找来家具挖古冢,结果被人发现了。大家痛恨这个贪财招祸的家伙,硬是把他活埋到古冢边上了。于是古冢又有了“活人坟”的名字。古冢1948年还在,如今已经夷为平地了。
古冢这么神奇,那么是谁的墓冢呢?传说系汉代宁宰相墓。可是查了历史资料,除清顺治年间有个叫宁完我的担任过宰相,其他朝代没有一个姓宁的宰相。宁完我担任过宰相是可靠的,才四百六七十年,他的墓不可能成为古冢。况且,汉代不称宰相而称丞相。
这个宁宰相墓会是谁的呢?再查资料,发现唐高宗李治时期(628—683)倒是有个叫于志宁的人,担任过宰相。这墓冢会不会是他的呢?他的名字中有个“宁”字,他的后人决不会把他的名字和官职连在一起,但外人称他宁宰相则是完全有可能的。再说他姓于,范冢不就是有姓于的吗?项城以于冠名的村庄十多个,距离较近的付集镇、新桥镇就有两个于庄、两个于老庄,于姓算是大姓,有可能与于志宁或者他的后人有关系。
如果推理不错的话,项城于姓可算得上名人之后了,很值得夸耀。
于志宁(588-665),字仲谧,雍州高陵(今属陕西)人,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在前朝做过高官。隋朝末年,于志宁曾任冠氏(今山东冠县冠城镇)县令。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于志宁弃官率领族人潜迁至今正宁县(今属甘肃)永和镇于家庄村一带定居。并在此深挖地道,修建地下营寨,屯军备战,操练兵马,坐观天下大势,待机举事。
隋大业十四年(618),李渊入关,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于志宁率族众投唐,拜谒高祖于长春宫,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不久,李渊次子李世民出任渭北道元帅,命于志宁担任元帅府记室,参赞军事,随军征战,平息了薛举之乱。战罢归朝,于志宁因功受封为天策府(秦王李世民的府邸)从事中郎、文学馆学士,为唐初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常与太宗李世民磋学经书,商谈治国之道。
文学馆十八学士有: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房玄龄位居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杜如晦位居第二,于志宁位居第三。
贞观三年(629),于志宁拜为中书侍郎。一次,太宗在内殿宴请贵臣,不见于志宁来赴宴,问何故,司徒奏道:“陛下诏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志宁为四品,故而未来。”太宗方才醒悟,于是就加封于志宁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秩三品。
于志宁很敢说话,太宗李世民就立七庙(供奉先祖)的事情召集群臣讨论,群臣请以西凉武昭王李皓为始祖,于志宁表示反对,认为李皓不是开创大唐帝业的根基,太宗认为他说得对。太宗想要让功臣的子孙世袭刺史之职,于志宁禀奏:“如今和古代时势不一样,分封制使人们爱慕虚浮的名位,给后代造成实在的祸患,这不是使江山社稷永久安定的办法。”太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十几岁的皇太子李承乾自从母亲长孙皇后去世后,变得行为骄纵,乖张,其他老师都教导不了,把学业都荒废了,引起李世民的反感。李世民任命于志宁兼任太子詹事(太子师),并对他说:“古代太子一出生,还需要人背的时候,就安排大臣辅佐,每天耳濡目染的是精当的道理、准则,反复熟悉就成了他的本性。现今太子年幼,爱卿当用精当的道理、准则辅导他,不让邪门歪道诱惑他的心灵,使其过于享乐。勉励他不要懈怠,要称职于你的委任,官爵、赏赐可以不差于你现在所得到的。”
太子在农忙季节大兴土木建造曲室,数日不来受教,于志宁规谏说:“现在的东宫是隋朝建造的,那时人们就说它奢侈豪华,哪能容许在这些东西上再进行雕凿装饰?服役的工匠和没收进官府的奴隶都是违犯法律禁令逃亡在外的人,他们带着钳子凿子锤子木棒,来往进出,监门、宿卫、直长、千牛等警卫人员不能盘问。武士在宫外,奴隶在宫内,怎不令人担心呢?另外,东宫里头多次响起鼓声,乐官乐工动不动就留在宫里不让出去,前几年皇上的口谕告诫,殿下能不想想吗?”
太子不但不听劝告,而且还任用了许多宦官,一同作乐。于志宁又劝谏说:“宦官,身心都不健全,善于使用温顺阿谀逢迎,靠着受宠作威作福,凭借上传下达制造祸患。所以春秋时宋国的太子痤被伊戾陷害致死;齐桓公的宠臣易牙等人立无亏为太子,使齐国大乱;赵高杀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秦二世胡亥使秦朝灭亡;灵帝时的宦官张让使东汉分崩离析。近代的北齐任命邓长为侍中,陈德信为开府仪同三司,在内参与皇家家宴,在外干预朝廷政务,北齐终究被颠覆。现在殿下周围任用的全是宦官,轻慢高级官员,欺压显贵朝臣,任官品级混乱,法度秩序废弛,连毫不相干的人都觉得奇怪。”太子更加不高兴。
东宫的车夫侍从依照惯例应该轮流休假。太子不遵照于志宁的劝谏执行,还私下引进突厥人,和他们互相亲近纠缠。于志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呈递谏疏极力陈词说“我见仆从车夫,直到兽医,从春季到夏季,不能轮流休息。有的人父母健在,没人伺候,有的人儿女幼小,没人抚养,大概不是宽厚仁爱的心肠。另外,突厥的达哥支等人,人面兽心,不能对礼仪教化做指望,不能用仁爱真诚来对待。亲近他们,对美名没有益处,对大德会有损害。何况把他们引进妇女居住的内室,让他们经常亲密接近,别人都震惊害怕,而殿下对这些都心安理得吗?”
太子不悦,仍与太监、突厥头人,一起戏游。于志宁无法管教,只好上书太宗。
太子承乾屡犯罪过,于志宁阻止他,以少礼数,应加以匡正,撰写《谏苑》二十卷讽喻于他。太宗看到很高兴,赐给黄金十斤,绢布三百匹。
太子闻悉后大怒,当面说说就算了,何不该告到父皇哪里,于是派纥干去刺杀他。
恰于志宁母亲去世,准备回家奔丧,上表辞官,请求免去职务,太宗诏令提前复职,于志宁坚持请求服丧三年满期,皇上劝道:“为国尽忠和为母尽孝无法同时做到,为亲守丧固然重要,但为国教诲太子更为迫切。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现在太子等待人去教导约束,请你三思而行,替我完成辅导他的任务。”于志宁只得奉旨行事,未因私情而偏公务。
纥干潜进他的住宅,看到于志宁忧心如焚、积劳过度,本不年老的他却已显得满是憔悴之色,十分疲倦的躺着,独自一人居处陋室。满屋里除了牒文就是纸张,没有一个侍奉,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身下铺的是蓬蒿茅草,头下枕的是土块砖头。纥干觉得这样的人能杀掉吗?太对不起天地良心了,于是就悄悄离开了。
李承乾的事情终于暴露了,李世民废掉了他的太子身份为庶民,连同东宫属官也一并问罪,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太宗了解其中的情况,对于志宁道:“听说您多次劝谏他,承乾不听您的,所以才到了这个地步。”不但不怪罪,还加封光禄大夫、燕国公,监修国史。
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封于志宁为尚书仆射兼太子少师,不久迁侍中。凤翔降十八颗陨石,高宗询问说“:这是什么征兆?我要以此悔改以前的过失、修养以后的德行来警戒自己,怎么样?”于志宁回答:“这是自然现象,不是产生吉凶的根源,和人事没有一点关系。虽是这样,陛下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警戒自己,对造福是没有妨害的。”高宗才释去了心中的疑惑,升于志宁任太子少师。
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诏令可以即时斩首。于志宁认为:“正值春天是少阳象数当令,不适宜执行死刑,再说诽谤言论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请按法律等到秋分以后再判决。”高宗同意。授于志宁尚书左仆射官职、同中书门下三品。
于志宁曾和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一起得到高宗赏赐的土地,于志宁禀奏:“我家从北周、北魏以来世代居住在关中,家产没有失去。张行成、高季辅如今才开始经营田产,希望把赐给我的土地赐给不足的人。”高宗赞赏他的美德,把赐给他的土地分赐给了张行成、高季辅。升于志宁太子太傅,转太傅。
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褚遂良强烈反对。于志宁当时没表态,其实就是无声的反对。显庆四年(659),于志宁因年老体弱,请求免去尚书仆射之职,诏准其奏。但又拜他为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武则天称帝后,杀长孙无忌,憎恶于志宁不趋附自己,连坐,免去其职,贬出京城,降为荣州刺史,转华州刺史。于氏族人恐有灭门之罪,离开于家庄。
于志宁七十八岁去世,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定,复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头衔。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于志宁是宰相啊。其实,唐代不管多高级别,即使是三公(一品)、三师(二品),非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为宰相,于志宁不是宰相还是什么?
古人葬地常常多处,说不定于志宁去世后,今天范冢后面的古冢就是他的一处葬地,这里距高阳之丘不远,可是块风水宝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