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叫一声“不好!”游子身子一拧,绕着绳子急旋了半圈,感觉那支箭擦着后背飞了过去,顿时后背一凉,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伤了。仰头再看,这支箭比寻常的箭都要粗一倍长一倍,是黑色梏木制成,箭尾上密排着两大排霸气坚挺的雕翎。
这箭绝不是一般士兵常用的,它肯定是名家定制。
“吱!吱!”又是两支箭一前一后飞上来。游子知道今天碰到了高手,而且是真正的高手中的高手!
射出去的箭,力道如此强悍,飞得这样高,世间本来就寥寥无几。箭头还能精准地锁定极速下滑中自己的要害,更是匪夷所思了。游子想,这个射手一定是柔然军中数一数二的神箭手,莫非是闻名漠北的“天狼箭”吗?
这“天狼箭”是斛律部落的王子,桀骜不驯,目中无人。斛律部落本来就以射术著称,这个“天狼箭”更是其中翘楚。据说,他曾一箭射死纵横漠北、最凶悍的野狼头领——天狼王,所以才有了这个绰号。后代苏东坡曾写诗赞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看着两支连珠箭飞过来,游子知道,再像刚才那样绕着绳子兜圈子肯定不行了。短刀太短,也够不到去拨打箭杆。眼看狼牙箭就要射中身子,游子无奈只能行险,忽地松开双手,身子向后用力一仰,头下脚上,只用两脚勾盘着绳子。在间不容发的一瞬间,闪过了两支利箭。
这时游子离地已经不足百丈了。城头上的拓跋焘看得清清楚楚,见他飞速顺着绳子滑下来,一路险象环生。
开始时,城头上将士都觉得花将军应该是张开披风飞下来,对空中的这个小黑点并没在意,近了才发现是将军,而且还失去了从不离身的披风。大家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空中一定发生更可怕的事。
眼看着花将军差点被冷箭射中,城头上的人都替他捏着两把汗。拓跋焘一转身,向着绞盘前的士兵厉声喝道:“快收绳子!快把花将军拉回来!”接着,他“噔噔噔”地向城楼下跑去,一边跑一边传令:“点炮开城,跟寡人杀出去接应花将军!”
城楼下等候着的都是花木兰的骁骑营将士,他去了这么半天了,一点信息都没有。大家都干着急,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眼巴巴盼着凯旋的消息,现在听说他在空中无盔无甲毫无还手之力,被人家当成活靶子射。
大伙一下就炸了窝了!
平时木兰将军人缘最好,今天听说这样受人欺负,将士们一个个火冒八丈,摩拳擦掌。刚一听到拓跋焘的将令,一个个就像从笼里冲出来的困兽一样,嗷嗷叫着,欢腾飞奔,提刀上马。
“杀!杀!”“出城救花将军!”几千人呐喊着,紧跟在拓跋焘后面冲出了城门。
“不能让贼子再射了!一定要把花将军救回来!”这个念头在拓跋焘脑子里,一遍遍嗡嗡炸响着。马匹冲过吊桥,拓跋焘扬鞭一指,大吼一声:“将士们,冲啊!杀进敌营,活捉射箭贼子!救回花将军!”
“活捉射箭贼子!救回花将军!”几千骑士齐抖缰绳,催动胯下战马,向柔然营寨冲过去。漫天征尘,翻腾滚动着,一路跟着向前。
…………………………………………………………
电光火石间,闪过了一前一后连珠箭,游子在空中一个鹞子翻身,重新抓住了绳子。
刚才这一松手,游子下滑得更快了。这时离地面越来越近,游子甚至连“云中城”几个字都能清楚看到了。但知道,危险并没有解除。自己被敌军发现了,离地面越近,只会越危险。
又过了一瞬,没有听到第四支箭,游子心中不敢松懈。不会吧,敌人会这样容易放弃吗?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第四次箭响。不过,这次的声音不同寻常,声音非常尖利、短促。听见这声,游子脸色大变:“不好!”
原来这次对方射出的竟然是一支“斩旗箭”。这种箭很少用到,主要是对付敌方主帅军旗的。箭的尾部不是两排羽毛,而是四片薄薄的刀片。这种“斩旗箭”一旦射中了,就能割断对方军旗的绳子,让大旗落地。
现在,一支“斩旗箭”正向着游子飞过来。目标就是游子手中这根系着性命的长绳!
一念刚刚及此,游子手中的绳子已经骤然松了下来,软塌塌像死蛇一样失去了力道。
“啊!”随着一声惊叫,游子向着城楼斜着下滑的势头一下消失了。在空中失去凭依的游子,加速地向着地面直直坠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