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于酒酣之际却没有意识到刘备的故意,反而向刘备说了这么一句肺腑之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刘备本来心里就怀着鬼胎,闻听之下,大惊失色,手中竹筷落地而不觉,实是惊疑曹操觉察了自己哪儿反常?
也难怪刘备魂魄欲散,这简直就是在与刘备挑明:将来与我曹操争天下的就是老兄你呀!
被领导恭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夸你与他的水平相当的时候,通常是意味着你快要倒霉了!
就是接近也是绝对不行的,你就是事后补救说:“XXX是中国唯一的大英雄!”也一切都已迟了,折戟沉沙是免不了的结局。
据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说: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也就是说,当时老天爷帮了刘备大忙,及时的降了一个霹雳,刘备才得以掩饰了自己的失常行为,此事在没发明成功“时间机器”之前看来是无法考证其真伪了,姑且算有此事吧。
偏曹操并未对刘备失惊落箸的反常表现引起注意,由此看,此时的曹操对刘备还是深为信任的。而刘备却更加不能心安,急于离开许都脱离曹操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插点题外话:现在有些品读三国的专家竟然把罗老先生的艺术大作当成正史品论了起来,再抄段书:
“搞错了的一点,是陈迩冬先生发现的。《三国演义》说,曹操要刘备说说谁是当今英雄,刘备第一个就提到了袁术,曹操笑着说:“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其实“冢中枯骨”这个说法不是曹操的,是孔融的。他说的也不是袁术,而是袁术的先人。据《三国志?先主传》,汉献帝兴平元年(故意194年),徐州牧陶谦因病去世,陈登等人要刘备来代理。刘备不敢贸然接手,说袁术近在咫尺,四世五公,海内所归,你们何不把徐州送给他?这时北海相孔融就说话了。孔融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也就是说,你不必担心,老袁家那“四世五公”早就在坟墓里了,怕他做甚!刘备这才代理了徐州牧。《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把袁术本人说成“冢中枯骨”,是不确的。如果袁术已是“冢中枯骨”,又何必说“吾早晚必擒之”?”--摘自《品三国》
抄这么长的书有凑字数之嫌!非学安意如大海,只为静心似平湖。实在是欲让大家明白老孙想说什么:
一、说袁术已是“冢中枯骨”只不过是句形容而已,是不妨碍继续说“吾早晚必擒之”的;
二、老孙在这里主要欲说明的是:陈迩冬先生发现的错误本身就是他自己的错误。--“……他说的也不是袁术,而是袁术的先人。”这个论断显明是错误的。
上面《品三国》文中:“孔融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也就是说,你不必担心,老袁家那“四世五公”早就在坟墓里了,怕他做甚!’”
--这样解释孔融的话对吗?这里很清楚:孔融明明是在说“袁公路”本人呀,与“老袁家那‘四世五公’”何干?哪能跟着陈先生继续错下去?对大师们故意装着看不懂这么粗浅的半文言文,老孙实在不明白为什么?
题外话不说了,还是继续我们不会有什么“青梅”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正好有军情来报:淮南的袁术皇帝做不下去了,欲将皇位让给他一直不屑的嫬兄袁绍,并献上从孙坚遗孀那儿勒索来得皇家御印,那袁绍竟然默认,派儿子袁谭从青州迎接。
淮南去青州必经徐州,刘备趁机表态,要督军去徐州截击袁术。曹操未经细虑,便应允了刘备协同大将朱灵一起带兵前往。刘备生怕曹操变卦,借口战机稍瞬即逝,点兵匆匆而别许都。
程昱、郭嘉闻曹操派刘备出征,一起放起了马后炮:“刘备不可纵!”曹操虽然醒悟,但后悔莫及。
那刘备如同鸟出牢笼,鱼归大海,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
喜爱下棋的人都知道这么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其实不然,实际上旁观者的清都不是清在对局的当口,而是局后经过分析才变得“清”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历史问题能头头是道,只是因为我们是后代人,离得越远,看得越清楚。
但如逢上个按自己的政治需要来解释历史的**,那就离的再远也不会清楚了,一般都会是气愤填膺的指责古人的,兴许还会拉过来批臭、斗垮、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对于曹操一时疏忽放走了刘备,史学专家们目前争议都不大,那就是:都认为这是曹操的一次大失误,有些争论也就是失误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此老孙不敢苟同:我认为曹操没做错什么,站在曹操当时的角度上看,放一个并没有发觉叛变的左将军出去督军作战,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大师们肯定会说了:问题在于派谁去,正是大意派出了刘备,才为以后的赤壁大败伏下了隐患。
实际上问题不在于派出不派出刘备,以刘备当时的弱势,把他放到哪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是什么失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还兴许是做对了:让一个身边的定时炸弹自己引爆了总不是什么坏事,留在身边,杀又杀不得,用又用不得,那才是将来的大麻烦。
有人会说:等政变的密谋暴露了时,不就一并解决了吗?这不是我们替曹操一厢情愿吗?如果在刘备的参与下,曹操依旧被蒙在鼓里呢?万一密谋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