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关征伐的战况是不需要向皇帝汇报的,包括最近的这两次出兵,曹操都免除了向皇帝奏请的官样程序,不仅如此,连例行的出征前向皇帝辞行的仪式也省略了,这都是董承那帮吃饱了没事干的朝臣们逼成这样的。
汉时有个旧制古礼:凡三公带兵出征,向天子辞行必须由皇宫禁卫两人,各持戟一把,交叉在领军大将的脖子上,叉押在皇帝面前,以示天子威严,也顺便提醒带兵的三公:你永远是名打工仔,是替我天子去干活的。
这臭规矩不知道都废除了多少代了,现在大臣们想让皇帝体会一下做皇帝的快活与尊严,把这套扔了十八辈子的老礼又翻腾出来了。曹操第一次出征张绣时就开始了这套能使皇帝高兴的程序,可是曹操能高兴吗?你有尊严了?我的尊严呢?经实验,曹操的感觉特不好,索性再也不去见皇帝了,这个似乎是专为曹操一个人恢复的老礼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且这类事还引起了曹操的警惕:有人在吃饱了找事干呀,目标还是对着我曹操来的!于是曹操便把他构思的“校检”机构尽快落实到位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为一个大臣服务的****局就诞生了!从以后这个机构运作的效果看,还真的很有必要。
北方袁绍又开始了对龟缩在易京的公孙瓒的最后一次围攻;东方的吕布名义上也开始近曹抗袁;西方自派遣钟繇镇守长安之后,韩遂、马腾“各遣子入侍”表示服从朝廷;三个方向都暂时出现了安静,但曹操知道,说不定那天就会突然闹腾起来,这是一段难得的时间,必须尽快解决近在肘腋的张绣的问题,自古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3月,曹操准备开始第三次讨伐张绣的战争。这时候,有人站出来反对了,这个人竟是曹操手下的谋士荀攸。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远支同宗族人的儿子,十三岁时就因为指出过一件谋杀案的疑点而闻名乡里,后来何进征海内名士时,荀攸就是二十余人中的一名,被拜为拜黄门侍郎。在朝廷素有智名。
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像荀攸这样的聪慧儿童,前几天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同事正谈论一则新闻报道,是教育部的一个部长在宣布:中国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人数居世界第一,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居世界第二,在校大学生数居世界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在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非常不容易,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
大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投入严重不足,却能世界第一!中国人了不起!看来十五年赶超英美的第二个大跃进就要到来了,谁不明白:教育世界第一了,世界第一强国还会轮得到别家?
正议论间,一个姓诌同事的十岁儿子突然问:“咱中国没上大学的人数世界第几?大伙顿时无语,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大概也是世界第一吧?
我当时便对那位诌同事说:千万别让孩子上现在的大学!误了你自己的子弟也是罪孽呀,要是你儿子一旦将来也当了教育部长,那你这个诌部长的亲爹可是等于祸国殃民、贻害千古啊!
荀攸在董卓伏诛后看见天下大乱已不可避免,便主动申请去地方工作,被朝廷任命为蜀郡太守,结果因为道路原因被滞留在了荆州,曹操听得贤名,把荀攸征调为汝南太守,并选入朝中为尚书。
几次接触谈话,曹操大为佩服,对荀彧、钟繇等人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三国志、荀攸传)当即聘荀攸为军师。
对三征张绣,荀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绣、刘表,俱为强豪,然张绣以客军求食荆州,刘表岂能久供军需?合作焉能长久?不如缓用军威而待,亦可利诱收伏;若急攻之,刘表势必相救,于我军不利!”
荀攸发现张绣与刘表联合之后必然势大难图,所以劝阻曹操不要急于用兵,但因初次参政,没有引起曹操的重视,征伐大军还是出动了。
实际上贾诩更知道曹操不会善罢,早就做好了对付曹操的准备,壁垒坚城以外还有战略上的举措:那就是连结刘表,互为唇齿。与刘表结为军事同盟实际上就是贾诩亲去襄阳为使的,当然这也使贾诩了解了刘表的另一面,回来后他曾对张绣说:“如果是太平时,刘表倒是一个做三公的人才。但他不善审势,多疑少断,难说能有大的作为。”
曹操大军围了穰城,防守方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壁清野,固守高城,不与你野战比战力,专在城头拼消耗,城头攻防战永远是守方占地利,任你兵再多,实际临敌接战的还只能是少数的人,无非是你的战力能持久些,但另一方面人多的一方必然消耗也大,胜负的关键点也就自然成了比拼双方的后勤供应能力。
这一点守方的不利因素是无法得到持续补充,有利因素是以逸待劳,储备足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攻方的有利因素就是能持续得到补充,但要命的弱点也在这里,一旦被切断后勤供应线,则必败无疑。
怕啥来啥,曹军围穰城两月却无法破城,而刘表接到张绣的告急,作出了派兵北上援救张绣的决定,已出兵准备切断曹军的粮道——曹军的后勤供应线可断不得。
老话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临到了曹操头上也不例外,曹操又接到了许都荀彧的告急:有袁绍的部属反叛过来,告密说:“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机袭击许都,抢走皇帝,认为这样也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