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西洲,你可算回来了,我可担心死了!”防盗门开处,映入何西洲眼帘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耳中听到了那个许久未闻的声音。
两年多未见的表姐冯溪就站在自己面前。
“姐!”何西洲叫了一声,脸上露出了笑容。
“快进来,快进来!回来就好。他们没打你吧?”冯溪一把把何西洲拉近了客厅,然后就去给他拿拖鞋,“你没受伤吧?他们有没有打你?”
不等何西洲回答,又捧起了他的脸说道:“你看你,又瘦了,一定是你不好好吃饭。正好,我刚刚做好晚饭,快来吃吧。”
三个人围坐饭桌,何西洲开始汇报别来情由。
冯溪叹了口气,说道:“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你都大学毕业了。”
何西洲喝了口汤,说道:“当然快啊,你都结婚三年了。嗯,三年了,你们都还没生个小孩。”
冯溪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看了丈夫一眼,表姐夫轻咳了一声,对何西洲说道:“西洲啊,这几年在学校过得还好?”
何西洲点点头,说道:“好好好,相当好。我在大学的时候,嘿,天天练拳。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室友他们都还在睡觉呢,我就开始起床练功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特别是在冬天,你也知道,东北的冬天天亮得特别晚,但我根本不受影响,我啊……”何西洲本想继续说下去,但是看到冯溪的脸已经沉了下来,意识到不妙,便立刻住口,端起碗来,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嘴里,说道:“吃饭吃饭,这个菜可真不错……”
夜晚,何西洲躺在租来的农民房子里的床上,仰望着天花板,思考人生,越想越觉得找工作实在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想来想去没有头绪,索性不去想,不多时便沉沉睡去。
睡梦中,他回到了大学校园,回到了那可以无忧无虑练拳的日子。
每天早晨,当熹微的曙光透过窗子的时候,他便床练功。在操场的一角,总能看到一个站桩的身影。大学四年,他一直奉行着“课少的的时候下课练,课多的时候翘课练”的原则,生活十分规律。
他是学校里有名的“武痴”,很多其他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听过他的名字,“哦,那个练武术的。”
每逢重要活动,他都会被校团委点名叫过去表演节目,那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在梦里,他又回到了母校八十周年校庆晚会的舞台上。在数千名观众的欢呼声中,他表演了一套螳螂剑,动作如行云流水,潇洒之极,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
一路剑法使完,他正想抱拳行礼,一个黑影忽然飘上了舞台,迎面就是一拳。何西洲一惊,忙闪身避过,那黑影又紧随而至,连出数招。何西洲只觉身体发软,动作迟缓,虽知该如何应对,却力不从心,还击数招,软绵无力,于对方毫无威胁。
突然,那黑影又欺近身来,一拳打来,何西洲没能躲开,正中额角。
“砰!”
何西洲“啊哟”一声从梦中醒来,揉着额头,发现自己刚刚撞到了床头柜上。
窗外天已大亮,为了省钱,何西洲没买窗帘,阳光直接洒在了地上,屋里一片光明。
今天还有两场面试。何西洲爬起身来,洗漱换衣,抓起了桌上昨天早上吃剩的两个烧饼,匆匆忙忙出门去了。
何西洲的住处在近郊,到市区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路公交转地铁,地铁转公交,总算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了面试地点。
今天面试的两家公司都离前一天的公司不远,属同一片商业区,而面试结果也差不多:面试官让他回去等消息。
第二场面完,已经是下午两点。何西洲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忽然想起了李大侠:“这会儿他应该还在街上推广功夫吧?”
何西洲找到了昨天的那个广场,但见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虽然摆摊卖东西、贴膜的不少,却没见到李大侠的身影。
“他今天没来,还是换地方了?”何西洲略感失望,正要离开,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过头来,只见李大侠正站在自己身后。
“哈哈,小兄弟,果然是你!”李大侠很是高兴。
何西洲见他身上穿着昨天表演的鞋裤,肩上披了一件运动服,拉着小车,看样子应该是刚刚表演完。
“昨天真是多谢你了,要不然,我又该被那些小城管拉去上政治课了。”李大侠把收钱的纸箱往何西洲面前一递,说道:“这是今天的收成。江湖规矩,你随便拿吧!”
何西洲连忙推辞:“前辈,这是人民群众资助你进一步弘扬中国功夫的钱,我怎么能拿!”
李大侠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一定得拿点,不然就是看不起我!我要是被那帮坏城管抓进去了,还能弘扬什么国术!”
何西洲推辞不过,只好象征性地伸手抓了几张。李大侠见他拿的都是一块钱的票子,便亲自伸手,抓了一大把钱,交到了何西洲手上,看了看,发现也就几十块钱,于是说道:“你还没吃午饭吧?走,我请你吃饭。”
何西洲确实没有吃午饭,但推辞道:“我吃过了,谢谢前辈,这个……”
李大侠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说道:“午饭吃过了?没关系,走吧,请你吃晚饭!”何西洲哭笑不得,心想哪有下午两点吃晚饭的,但是前辈如此坚持,自己也不好拒绝,只得跟着李大侠来到了一个胡同里的小餐馆。
李大侠似乎是这里的常客,跟老板很熟悉的样子,也不看菜单,随口点了几道菜。两杯啤酒下肚后,开始跟何西洲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李大侠老家在少室山脚下,小的时候常常跟父母到少林寺里上香,听惯了寺里的晨钟暮鼓。他所在的村子历来有习武传统,在父亲的要求下,他从六岁起就开始跟师傅习武。他的师傅是少林俗家弟子,所以他也算学到了正宗的少林功夫。从童子功开始,他先后习练了罗汉拳、七星拳、八段锦、易筋经,以及多种器械和硬功,少林七十二绝技中有三门他都精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散打兴起的时候,他还全省比赛中拿过名次。
“不是我跟你吹牛,老弟,倒退二十年,我真能飞檐走壁!”李大侠兴致一起,抓住了何西洲的手,接着酒劲说个不停。
何西洲点头道:“当然信!少林派的轻功也是很有名的!什么壁虎游墙功,飞檐走壁法……小的时候我也学过几个少林拳套路,要不是后来改学了内家拳,我倒是想跟前辈你学两招,唉,可惜了。”
李大侠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二十多岁的时候,他跟同村的几个朋友去了郑州打工,有了些积蓄,就开始自己做生意。早些年还算顺风顺水,但是自从十几年前被一个骗子骗惨了之后,他的运势就急转直下,做什么赔什么,老婆也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大概三年前,因为时运不济,他赔得血本无归,还欠了朋友一大笔钱。因无力偿还,无奈之下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来了个溜之大吉,跑到北京,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但是在北京的日子也不好过,起码房租就够他愁的。除了做生意稳赔不赚之外,李大侠就只功夫还算件本事,想来想去决定在街头卖艺。好在这些年练功不辍,虽然功力不如当年,但还是有些东西可以拿出来展示。
李大侠原本担心自己年迈体衰,有些动作做不到位,观众会不买账,却没想到自己的表演很受欢迎,经过的路人纷纷慷慨解囊,一天下来竟收到了不少钱,还有人表示想跟他学功夫,这让李大侠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那种武者的骄傲又回来了。
于是他在自我介绍的文字中又加了一句话:“弘扬中华武术”。虽然有博人眼球的目的在内,但让更多的人继承中国武术也确实是李大侠的真实心愿。每当看到围观的人群中有两三岁的孩子在学他的样子做动作的时候,他都会觉得精神一振。
“现在的年轻人啊,愿意练功夫的越来越少了,都是看热闹的,可不像我们那个时候。”李大侠摇头叹气,一杯啤酒一饮而尽。
何西洲点头道:“确实是这样。能像前辈您这样能坚持一辈子功夫的,太少了。要不是这么多年练功不辍,到老了,想表演都演不出来。我要是到了七十多岁还能有您这样的身板,那功夫才算没白练!”
李大侠哈哈一笑,说道:“不瞒你说,其实我今年六十三岁。不过按照江湖规矩,总是要多说几岁,所以我就多说了十岁。哈哈。”
何西洲“哦”了一声,心想运动员因为比赛条件所限,也常常会改年龄,所以这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于是也不以为怪。
“对了,小兄弟,听你口音也是外地人吧?来北京多久了?”李大侠边吃菜便问道。
“其实我刚到北京没几天,我老家是东北的。”何西洲便将自己大学毕业来北京找工作的事简要说了,着重讲述了自己上大学时每天勤奋练功的事,只听得李大侠频频点头,不住竖大拇指称赞。这让何西洲很是高兴,放在平时,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听他讲这个的。
“因为北京是个大都市,各地功夫好的师傅都到北京来开馆授徒,所以我就想到北京来找份工作,然后空闲的时候就去找师傅学拳。”何西洲说道。
李大侠点头称是:“没错,北京只有你想不到的拳,没有你找不到的拳。但话说回来,北京虽然师傅多,但也是鱼龙混杂,忽悠人的不在少数,找师傅的时候一定得仔细。不过还好,你练的拳都是有名的拳种,名声在外,练的人多,想找到明师也不难。”
何西洲一笑,道:“那我得先找到工作,不然哪有钱交学费。前辈在这方面懂的比我多,以后还要请前辈多指教啊!”
李大侠摆了摆手,说道:“别老前辈前辈的。咱俩比较有缘,按照江湖规矩,齐肩膀头的都是兄弟。我虽然比你大了些,但也没大多少,也就三四十岁。咱们习武之人不拘小节,以后你就叫我李大哥,我就叫你周老弟。咱都是北漂,以后互相多照顾,你说是不是?”
何西洲点头,说道:“您说的是!我敬前……前……大哥一杯!”说罢将面前酒杯里的啤酒一饮而尽。
李大侠心情大好,也干了一杯,说:“何老弟,你要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不如跟我一起去表演功夫吧,每天的收成分你一些。你身手不错,不展示给大家看怪可惜的。”
何西洲想了想,说道:“我这两天还有几个面试,要是都通不过,我就去你。”
李大侠道:“好的,我平时就在那个广场,你一打听就能找到我。”
两人吃吃喝喝,谈谈说说,提到对功夫的见解,只觉得分外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餐馆里的人见这一老一少聊得兴高采烈,而说话的内容又是这个拳那个掌,让人摸不着头脑,无不暗暗称奇。
不知不觉天色已黑,因为回家路远,又要赶公交车,两人才分别。
接下来的几天,何西洲又去参加了几轮面试,不出意料,都得到了回家等消息的答复。而其他投出的简历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声。
这天下午,何西洲无事可做,心情烦躁之余,又来到了那个广场,果然在人群中见到了李大侠的身影。
何西洲兴起,跳到场中,耍了一套拳,博得了阵阵喝彩。
何西洲只觉得身体舒畅的同时,心情也一下子好了很多。
往后几天,他便跟李大侠一起在广场周边演练功夫,重温了以前在学校晚会上表演的愉悦,一时间把烦恼忘得一干二净。
而他的到来也让收成增加了不少,李大侠每天都会分二三百元给他,有时候甚至让何西洲产生了“这样的生活也不错”的想法。
说来也奇怪,城管一直没有再来“围剿”。
这天下午,何西洲表演了一路太极扇,添加了很多竞技武术动作进去,如空翻、旋子等,观赏性很强,围观的群众里里外外站了好几层。
一个套路堪堪打完,何西洲定步手势,向众人抱拳行礼。
掌声中,一个人跟开人群,从外围走到了内侧,往何西洲面前一站,说道:“你功夫不错啊,我想讨教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