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秃头的林慕君符合十八岁的安歌对于男神的美好幻想。哦,那个时候还没有“男神”这一说法,那时候叫白马王子。
英俊帅气,身材高大俊逸,穿上正装的那一刹那,标准的小开模样。甚至连眼窝,都是安歌喜欢的类似于西方人的偏窝陷。
手插着口袋斜靠依着门框,连笑也跟美男黄海宾一样。
除了年纪,安歌觉得还是年纪大一点的男人比较会疼人。
不过,白马王子一向只存在于传说中,用来远观就可以了,所以也不用在乎年纪。
安歌明白,这是欣赏不是爱慕,有点儿好感也没到情意。
她心里惦记着的是安鸿海,那个一直像大哥哥一样安抚着自己这些年来的浮躁的心;又像人生导师一样,引导着自己不断前行的安老师。
安歌没有跟人说过自己和安鸿海的事,除了王婧。
王婧是安歌在高中交到的唯一好友,无所不谈的好友,所以在安歌纠结着要不要接收安鸿海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问她。
记得当时王婧是这样说的:“这种事要你自己拿主意的。他比我们大那么多,想法肯定会有很多不一样,你确定自己可以驾驭一个思想成熟,而且计划性又那么强的男人吗?”
王婧总看人都是很透彻的,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而且看透之后就能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不像安歌,很多时候虽然也能把人看明白,但始终掌握不了相处中的那个度。做不到随心的,想远既远,愿近则近。
最后,安歌还是接受了安。
安歌舍不得那个每个星期固定和自己打一通电话的海哥;离不开那个轻言细语安抚着自己的安老师;忘不了那个偶尔在不经意之间说一两句让人误会的话的男人。
安歌也不知道安鸿海对自己的感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十六岁的安歌,褪去了羞涩易推倒的属性,开始慢慢的显露出自己的棱角。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申请进入校刊社做记者,跟后桌的文波吵吵架,斗斗嘴……县重点高中普通班的学生,不会像尖子班一样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拼命三郎,也不会跟普通高中一样,早恋逃课调皮捣蛋。
他们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中学生。
有情窦初开,但不会纠结爱情;有暗恋情愫,但学业为重;有斗嘴打闹,但张弛有度。
会把作业按时完成,也会在课余打打球,看看球赛,追星少不了,考试也没忘。
安歌一直跟自己的后桌不对付。安歌的后桌叫文波,也是安歌的初中同学,最喜欢给人起外号,安歌最讨厌这点,因为安歌的外号,也是他起的。
从初中就开始吵,从未消停过,还各种捉弄安歌。
所以安歌一逮着机会,就会损他几句。
比如此刻,安歌就开启了刚刚解锁的毒舌模式:“哟呵,温大人又开始找我们班花了啊,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温大人,弼马温的温。
是的,安歌一直认为文波喜欢自己的另一个同桌,也就是班花。
虽然两人吵归吵,毕竟初中一起同患难,所以有意无意的,也在班花面前给文波说好话,文波找班花说话的时候还专门制造气氛。
其实当时的文波都要气坏了。
而且到最后,是真的生气了,都不再理会安歌。
安歌不懂,一直找他问为什么,但从未得到过答案。
后来,不知道从谁那听说,文波一直喜欢的是自己,为了自己跟自己在一个班,还叫他在县政府上班的二叔开了后门……
安歌不懂,喜欢为什么不说,还有有逮着机会就欺负自己的喜欢。
把安歌课桌的钥匙藏起来,让安歌上课拿不出课本,回家没有钥匙开门;故意忘记给安歌交作业,然后看着安歌被老师各种罚抄写,各种检讨;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欢那个外号还巴不得嚷嚷着全世界都知道,鼻孔朝天的嘲笑……例如此类,数不胜数。
等到安歌后知后觉,明白自己其实对他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时,文波却不愿意说出原谅,哪怕后来安歌出事,也没有再跟安歌说过话。
其实,除了对林慕君,安歌一眼就看出了他眼中的好感之外,其他人,都是后知后觉的被别人点破,或者被直面表白,才傻愣愣的不知应对。
对文波如此,对安鸿海亦是如此。
培训班结束后,安歌回归正常的高中生活,除了周末上网偶尔关注下QQ之外,安歌没有像左边的同桌一样,给安鸿海写信。
安歌右边的同桌是班花。
那个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手机更是稀有,写信还是异地交流的主流方式。文雅而充满诗情画意。
一天,左边的同桌羞涩的对安歌说:“安老师叫我替他问候你,还有,问你怎么没有给他写信?”
安歌:……给他写信,为什么要给他写信?
于是,安歌抽了个晚上,给安鸿海打了个电话问候了一下。
安歌有时候会翻开培训结束时安鸿海写给自己的话自恋一番。“姣姣如明月的姑娘,你那两颗可爱的小虎牙,让你的笑容明亮而干净!加油!要为安家争光!”
你看,夸得这样明显,大大满足了一直以为自己是丑小鸭的安歌的虚荣心。
但是安歌不会虚荣到以为安鸿海对自己有意思,安歌自己也没有早恋的想法。
虽有情窦初开,但却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