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诵话应刚落,人群之中走出了三个人,缓缓的走上了台阶。公孙云摸了摸自己怀里的弟子贴也准备走出去,突然听见旁边的巧嘴啐了一口,然后骂道:“废物。”
“怎么了?”公孙云纳闷的问道。
巧嘴鄙视的看了一眼走向沮诵的三人说道:“那些买了弟子贴的,大多是家里有权有势,自己却又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你看看这三个就知道了,一个个胖的像猪一样,要是参加考试肯定过不去,所以说这些人就是废物。”
公孙云看了看周围人的眼神,似乎大多都跟翘嘴一样,对这三人充满了鄙视,这让公孙云有些犹豫了,捏着弟子贴的手缓缓的松开,准备迈出去的脚步也收了回来。
沮诵从三人手里接过弟子贴,然后挥挥手,一个身穿书院服饰的人走出来将这三人领走。
沮诵看了看下面的人群,高声道:“还有没有持有弟子贴的。”
下面没有人在站出来,仓颉似乎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沮诵手里的弟子贴,上面很清楚的写着三个名字,但是没有他熟悉的那一个,于是仓颉用眼神扫视了一眼台下的弟子,很快他就在人靠近他的人群中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公孙云。
公孙云似乎也明白仓颉为什么找他,明明给了他弟子贴,他却没有用,所以仓颉才会疑惑。看着仓颉的眼睛,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仓颉似乎很开心,从怀里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写了几下之后,交给了身边的一个人,然后指着公孙云对他说了几句。
这个人接过纸,很诧异的走向了公孙云,然后悄悄的纸递给了他。
这个人的动作很快,在场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沮诵的身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注意到了仓颉的这个举动。站在公孙云身旁巧嘴自然看在眼里,他有些诧异的问道:“老大,他给你的什么啊?”
公孙云将纸条拿出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应试凭证”。公孙云问道:“巧嘴,什么是应试凭证?”
巧嘴就像看见鬼一样的看着公孙云道:“大哥,你究竟是什么人啊,你连应试凭证都不拿,就敢来考试啊。”
公孙云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的先生比较忙,平常除了教我学问,很少管其他的事情。”
巧嘴摇摇头道:“大哥,你这先生也太马虎了,要知道有熊国能参加仓颉学院入院考试的适龄人群足有上百万,这些不可能都到仓颉学院考试,所以仓颉学院在各地的分院会先举办一些选拔考试,在这些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才能给予一张应试凭证,让他们来仓颉学院应试,有了这个凭证才能进入洛书之内考试,否则就算来了也没有用。”
巧嘴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的凭证拿出来说道:“大哥,这是我的凭证。”
公孙云看了一眼,只见上面有“仓颉学院轩辕城分院”的印章,还有一个人的签名,应该是巧嘴的先生的名字。
巧嘴好奇的看着公孙云手里的凭证道:“大哥,你的先生是谁啊?”
公孙云不敢将凭证打开,因为他刚才已经看见那个先生位置的签名了,上面写着“仓颉”二字,这要是让巧嘴看见了,说不定能把他吓死,毕竟仓颉已经很久没有授课了,他最后一批弟子就是现在的几位执政和黄帝陛下。
公孙云正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巧嘴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传来:“太子驾到。”
随着这一声喊,人群一阵骚乱,紧接着一群侍卫就冲了过来,硬生生的在人群中开辟出一条足够三人并排而行的道路。人群里面的弟子被挤的人仰马翻,乱成一团,半天才重新站好。
一个俊秀少年顺着这条路走向仓颉,他身穿黄袍,腰间缀着一块硕大的黄龙玉佩,头顶的插着一根黄龙簪,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雍容的贵气,这个少年就是公孙云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当今的太子——轩辕仙。
太子驾到,仓颉率众博士连忙上前迎接,巧嘴痴痴的看着太子,然后对公孙云说道:“老大,他长的跟你好像啊。”
废话,本来就是兄弟怎么可能不行,不过公孙云不会告诉巧嘴,忙说道:“别胡说了,还不赶紧跪迎。”
仓颉准备跪拜轩辕仙,轩辕仙连忙扶住仓颉,黄帝都已经特许仓颉可以见君不拜,轩辕仙岂敢受拜,他拉住仓颉的手说道:“老祖,我今天不请自来,是想和其他人一样参加入院考试,虽然父亲说我不用参加,不过老祖常说平等,我觉得还是参加的好。”
仓颉一听忙说道:“按照律法,太子是不用参加考试,可以直接入院学习,不过既然太子愿意参加,老朽自然不会拒绝,只是还请太子将这些侍卫先行遣散,我想书院应该能保护太子的安全。”
太子一听忙道歉道:“是我疏忽了,我这就让他们退出去。”
说完太子冲着这群侍卫一挥手道:“你们退到书院外面。”
“遵命。”侍卫们一躬身,转身离开了书院。
前来应试的学子们重新聚拢了起来,仓颉看了一眼下面的弟子,然后说道:“现在开始考试。”
说完仓颉一抬手,洛书金光大盛,一道道金光从书上射出,凡是被金光射中的弟子纷纷飘起进入书内,很快金光收敛,洛书的封面重重的盖上了,而此时包括太子,公孙云以及最早进来的数百大家族子弟在内的许多人消失在了空地上。
公孙云只感觉眼前一花,再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站在了山脚下,面前是一条崎岖蜿蜒的小路,在他的身旁插着一个木牌,木牌下面放着三块大小不一的青石,木牌上面写着一句话,“第一关,将青石送到山腰的石台上,可进入下一关。”
看来这里考验的是力量,而这不是公孙云的强项。他在走到木牌下,用手试了试这些青石,然后挑选了重量居中的一块背在身上,开始向上爬。
山道崎岖,公孙云走得很是艰辛,他的法力被禁,现在就跟普通少年差不多,唯一的优势,应该就是他那常年被龙血浸泡而更加强大的筋骨。
汗如雨下的公孙云,终于在山腰的一处发现了一个石台,石台后一排密集生长的小树挡住了道路。
公孙云将背上的青石放上石台,随着青石落下,石台上出现了一个数字“8”,看来这应该是公孙云在这一关的得分,这个分数并不高,只能算是中等吧。
随着分数出现,石台上突然出现一行字迹“第二关,选择一把兵器,将面前的小树斩断,可进入下一关。”
在这行字的旁边摆放着一柄刀和一把剑,公孙云选择了他最常用的剑,然后走到小树的前面,这些小树并很粗,刀剑轻易就可以将其劈断,如此看来这一关似乎并没有太难。
公孙云挥剑劈向其中一棵小树,小树应声斩断,完全不费力气。公孙云喃喃道:“这一关好像没有什么难得。”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就在他喃喃自语的这一会儿时间内,被砍断的小树竟然飞速生长,只一会儿工夫,这颗被砍断的小树竟然重新恢复了原状。
这一下公孙云终于明白了,这一关看似简单,其实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速度和用剑技巧,阿洪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用剑去连续劈木柴,刚开始他以为速度越快越好,但是随着劈砍的次数越多,他就越发现技巧比速度更重要,例如将挥剑的频率与自己的呼吸相配合,目光和剑相配合等,有了这些技巧后,他发现自己的速度虽然看似降低了,但是劈砍的效果却更好了。
面对着这一排小树,公孙云深吸一口气,然后手里的长剑犹如一道银光落下,随手银光漫洒,所过之处小树依次被斩断,很快就清理出了一大半的道路,眼看整条道路就要被清理出来的时候,公孙云的剑光突然顿了一下,长剑被卡在了一棵树上。
公孙云见此不敢在有丝毫犹豫,直接将长剑撇下,然后侧身从清理出来的空档处跳了过去。
随着他穿过小树组成的挡路“栅栏”,所有的小树瞬间消失,一块木牌从地上缓缓升起,上面写着一个硕大的“9”字,看来这就是他这一关的分数。其实公孙云轻松就可以拿到十分,但是就在刚才,他突然想起了洪叔对他说的“藏拙”,所以他的手下故意顿了一下,装作力竭的样子,可是既便如此他也得了“9”分这样的高分。
很快木牌上的分数隐去,一行小字出现“第三关,骑马上山,路上会有猛兽拦路,除之可通过,坠马则失败。”
看来这一关应该是骑术考察,就在此时,公孙云只听得耳边一阵马蹄声,随手一匹高头大马猛地从山上冲了下来,径直的冲向了公孙云,根本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