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四周散发着初秋淡淡的哀愁。那天,那水,那屋檐都是不尽的心思。安好常常愣愣地望着好久,她应该高兴还是难过呢?
接到敬国回国的信后,整个蔡府都像过节般的兴高采烈。婆婆更是精神焕发,笑容时刻挂在脸上。她嘱托安好代替她管理蔡府各项事务,早早地带着阿翔去了上海,预备和时下在上海念书的敬业汇合,一起迎接荣归故里的敬国。
敬国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大不列颠的剑桥大学,并已得到上海一所大学的邀请,担任外国经济史讲师一职。当吴管家念到这段时,婆婆难掩激动,哭成泪人。安好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动容的婆婆。想必她的心里敬国比蚕花娘娘更加神圣和伟大的。
安好和管家一天都没有停歇,除了柜上柜下的事务,还要着手采办各类中秋的物品。整个蔡府张灯结彩,洋溢着着只有春节前的才该有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情不自禁地微笑着,除了安好。
中秋临近,婆婆和敬国却迟迟未归。安好的心更如一团乱麻,她整天在厨房里忙碌着,已然成了蔡府的厨娘。
她亲手做了10只八宝鸭,还备了大锅的毛豆芋艿。那些芋艿都是她亲手清理的,她的手至今还瘙痒难忍。为了对付那些张牙舞抓的大闸蟹,她一个人常常在厨房大呼小叫,却不让任何人帮忙。终于把蟹将军各个用稻草扎整完毕。几个手指头都被蟹将军钳出血来。
那天,她和吴管家在院里说话。斜阳下,院里的桂花正盛开着。突然风过去了,细碎的桂花撒了一地。安好抬手拂去刘海上的桂花,突然看见一个人影闪了进来。那人高她一个头去,夕阳下,身影后晕着金色的边,安好的心咯噔了一下,想仔细看清来人,却背光里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那人越来越近,终于眉目清晰起来。
该如何形容他呢。她只看过一次他20岁的相片。而今的他早退去青涩,挺拔而坚毅。那双眼睛,如8月夜里的星,泛闪着一丝忧郁,却亮的灼目。英挺的鼻子下的唇犹如一块温玉,微微上翘起一丝暖风吹起安好心中泛起一片微澜。多年后安好读到这段: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这个才能形容他。她只顾呆呆地望着,却听旁边的吴管家早已激动不已地呼唤着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顷刻之间整个蔡府都欢呼起来。随后,婆婆,敬业,阿翔,还有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鱼贯而入。院子里人声鼎沸。
安好,你的丈夫回来了。以后你的人生里,就要一生追随着他了。安好暗暗羞红了脸,去厨房帮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