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0900000315

第315章 Sect. 311. 銮舆北还(1)

涡口。镇淮军。皇帝行宫。

谍者刚刚离去,皇帝召集主要文武臣属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沙盘上,代表王师各支力量的小红旗布局已经有了变化。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和状况,皇帝已经考虑成熟,打算跳过淮水这条腰带的阻遏,亲自率军扎到扬州去,扩大中腹战果,直捣淮南下盘,阻遏南唐派遣更多援军北上,从而夯实既有战果,隔江逼金陵就范。

武将们各执一词。跟随皇帝东下而来的李继勋认为,王师在淮水上立足未稳,皇帝应该坚持坐镇后方,夯实根基,而不是将自己变作剑锋,贸然亲临最危险的前敌阵线。而从黄州撤回来的齐藏珍则比较激进,极力赞同皇帝的主张。他说以皇帝之威势,一旦亲临江水,则王师士气必将大振,唐军必将恐慌,唐主之前上表的那些花言巧语,就该看他如何一一兑现了。

文臣们却沉默着。行军打仗不是他们擅长的,但谋略和后勤是他们的本行。在他们看来,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问题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大,从节奏上来说应该有所变化了。何况,数量庞大的军队和民夫在外,粮草军资之事,左算右算下来,不光是馈运不畅的问题,而是原本的储备已经显得不够了。他们私下里交流意见时,都认为皇帝应该缓一口气,这样一味硬着头皮死打下去,实在弊大于利。

立在沙盘前的皇帝等了半天,没有等到文臣的进言。他向范质、王溥、窦仪等扫了一眼:“范卿,王卿,窦卿,你们的意见呢?”“呃……陛下,”范质与另外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迟疑道,“臣有话,可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听这话音,知道范质说出来的内容不会好听。当然他可以就势说“不当讲就别讲了”,但那样有什么意义?他总该有让臣属们充分表达反面意见的雅量。他是为天下人打天下,不是为一己一姓打天下。

他柔和了面容:“当讲不当讲,都讲吧,言者无罪。”“是。”范质揖道,“早在陛下幸濠州之前,臣等就曾奏道,战事迁延,陛下不必纠缠于此,不妨先行旋师,留下将领继续攻战,以俟转机到来。”“先行旋师?”“是。陛下久幸淮南,朝中众臣暌违圣颜已逾四月,心忧圣安是必然的。而留守们施政,不过是循例或权宜而已。某些重大事由,尚需陛下明堂亲断。陛下何不暂回銮舆,以安朝野之心呢?”

皇帝皱眉道:“你的意思,扬州朕不去了?”“陛下,扬州不是不去,而是目下暂时不去。”范质伸出了自己的拳头,“陛下请看,王师的士气与锋锐,就好比臣的这只拳头。目下王师拼命攻伐,而唐军顽拒依旧,战况相持不下,这就好比臣的拳头已经完全伸直,可是并没有将敌人打死。陛下,倘若想再给予敌人迎头重击,臣得将拳头收回来,储蓄好力量,才能再次猛地挥出去啊……”

皇帝沉吟不语。拿挥拳给自己打比方,范质并不是第一人。少年时代,父亲教自己武艺与用兵之法时,就曾经让自己反复揣摩过出拳的道理。范质所言涉及了战争的节奏问题,这也正是皇帝在心中反复掂量的问题。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他是个成熟的统帅,更兼在此地受了数月攻伐实战的教训,不可能有此奢望。

可是,现在王师的力量并没有到强弩之末的地步。淮南战局仍旧在持续升温,也许是从大火猛烧转向了小火慢炖,可是火候仍在延续,各方面都在等待重燃大火的时机到来。这个时候,自己亲幸扬州,就会成为大火再起的由头。而再次鼓荡燃烧起来的大火,一定会比先时的大火更猛、更烈、更有成效。

皇帝看向王溥和窦仪:“你们两位的意见呢?”王溥与窦仪忙揖道:“陛下,臣等与范质的意见相同。”皇帝面无表情地转回范质:“你们都商量好了?”

“陛下,臣等没有别的意思!”范质忙进一步解释道,眼中有了泪光,“陛下素来虚怀纳谏,从善如流。倘非如此,臣等也不敢一再坚持己见。淮南苦夏,陛下久冒炎暑,臣等唯恐龙体有失,辜负先帝重托。王师久出无功,师老兵疲,暑雨煎迫,病羸不绝,大伤天子惜兵爱民之德。倘若陛下能够暂且回銮,则朝廷上下、王师内外的忧愁,必定能够缓解……”

皇帝默然。良久,缓缓道:“朕知道了,此事再议。你们都退下吧。”

涡口。营房工地。

打从涡口设立镇淮军之后,皇帝就下令在此地修筑永久性的营房工事,替代原先的临时营帐和土垒。此时正在工地上干活的,并不是皇帝从下蔡带走的那数千民夫—那些人已经被他划拨给了濠州城下的武行德,而是后来又从寿州增发来的数千人,以及从附近村庄召募来的乡民。涡口镇在淮水以北,这些乡民都是大周自己人,不会是潜在的“白甲军”。

晌后,皇帝率领着一众近卫,徒步视察工地现场。现场算得上是井然有序,见到皇帝亲临,更是掀起了一阵小小的热潮。皇帝和蔼可亲的慰问,让他们干劲陡增。

未几,君贵一行走回,至行在大门口停步。君贵登上台阶,站在敞开的红漆金钉门前往远处四望。涡水汤汤,淮水茫茫,周遭一派江南仲夏风光。如此江山,真值得为它血性一搏。难怪南唐君臣上到李伯玉,下至刘仁赡,都不肯轻易放手。君贵心中忽然生出无限感慨。

忽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君贵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远远见两名禁军马军前引,后面紧跟着服色全不相同的四骑,直往行在大门驰来。

君贵心下略感诧异,林远忙道:“臣去瞧瞧。”不过走出数十步,那一彪人马已到他跟前。林远看清来人,不由一愣。前引的两名军士见了他,忙一勒马缰跳下来,施个便礼:“林都知。”

林远只一点头,便向他们身后的人迎去,恭敬揖道:“令主,您怎么来了?”朱雀仍旧身着男装,在马上答道:“我来看望官家。林都知,请带路吧。”“是。令主,官家恰好在大门口呢。”林远说着,转目向行在方向示意。

朱雀展眼一望,果然见大门口禁卫丛中簇拥着一个身着赤黄袍衫的硕人。朱雀点头:“好,走吧。”林远便替朱雀牵着马往前走。韩铄、承璋、赤珠见状忙下了马,跟着一路走过来。

走至大门近前,承璋过来扶朱雀跳下马,朱雀向君贵一福:“陛下圣安。”君贵诧异道:“令主……怎么到这里来了?”“臣妾原本是出宫办别的事的。”朱雀简要答道。“哦……那,进来说话吧。”君贵目光复杂,自己先转身带头向行宫走去。

行宫内。君贵给朱雀赐了座,又命刘奉武看了茶,然后屏退众人。

“令主此番出宫,是要办什么事?”君贵看着朱雀,直截了当地问道。朱雀不会平白无故出宫来到前线,他的心有一点慌。

“我是去找我师父。”“去找高师父?……你找高师父做什么?”“想请他看病。”“给谁看病?”“君怜。”“君怜?!”“是。”

君贵的心突突直跳:“君怜怎么了?患了什么病?”“吃不下,睡不好,人没有精神,诸如此类吧。”君贵松了一口气:“哦。……高师父人呢?”“家师……故去了。”朱雀强自平静道。“啊?!”

两人间有一阵短暂的沉默。片刻,君贵抚慰地笑了一下:“朱雀,高师父为先帝诊治过,他所敬献的药丸,曾缓解了先帝的许多病痛。我知道,高师父于你就如同父亲一般。日后,我会下诏追赏他……”朱雀摇头:“官家,我不是那个意思。”

“呃……你不是那个意思……”君贵蹙眉重复着,不得不问出自己所担心的问题,“禁中有不少好大夫,君怜的病……难道他们不能……”朱雀斟酌着:“不是不能,是我更信赖家师,是以专门出来寻他。”“好。那么,你告诉我,君怜目下是什么状况?你来找我,是专为替她探望我,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

朱雀默然良久,再开口,语声里多了几分悲伤:“君贵,你要听实话么?”君贵强抑着心内的不安:“实话?什么实话?你说,我听着。”

“……我不是替君怜来探望你的,我是来请你为她回去的。”“为什么?”君贵不瞬眼地盯着她,“那日廷献来,目的是请我回去;昨日范质他们,也力劝我回去;今日你来,仍旧是让我回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适才说过了,君怜不豫,心里十分惦记你。”

君贵面色一沉:“朱雀,我也惦记她。可是,难道你们以为,国朝的军政大策会因为一两个人的儿女情长而随意改变么?!”

“君贵!”朱雀蓦然站起身来,“还要我们怎么说你才听得懂?!她病了!她一次又一次遣人来看你,一次又一次希望你能感知到她的牵挂,你却一直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置若罔闻!她不让你知道她的病情,你就真的没有疑心过?你就真的一点不担心?别人告诉你圣人一切都好的时候,你从他们的眼睛里就看不到异样?你从他们的话语中就听不出深意?岂不闻,‘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你为自己的雄心壮志所蒙蔽,一意孤行,只以为是在替天下人解除大苦,却连身边人最切近的痛苦也看不到……你还要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

君贵愕然,嗫嚅良久,语声深藏恐惧:“朱雀,她……她病得到底有多重?”

朱雀蓦然滑下泪来:“我不知道!……御医们已经使出了全部的招数,但是没有成效……我原本指望我师父能够治好她……可是,家师已经没了……君贵,目下这世上只有你,或可成为医治她的最后一剂药了……”

君贵呆坐椅中,整个世界只残留一片让人头晕目眩的混响。他的心就在这片混响中越缩越紧,越缩越小,直至再也无法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同类推荐
  • 明末争鼎

    明末争鼎

    明朝末年,征战天下,江山美人,收入掌中!看我争霸天下!!!!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
  • 中国通史(第四卷)

    中国通史(第四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君飞莹心

    君飞莹心

    三生石上注定,奈何却起起落落,女主穿越,男主亦寻来,只因前世亏欠,注定要任她欺负,且心甘情愿!兜兜转转终在一起!她说,我恨你,不愿再见你。他却说,我欠你的,愿永生永世陪伴,到底是谁,一步步紧逼,她的妥协,是否会换得一世长安,谁,也不知!“你究竟是谁?”她满怀戒备。“你说呢?”他坏坏一笑。
  • 宋史通俗演义(二)

    宋史通俗演义(二)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女帝伶龙传

    女帝伶龙传

    万国来朝的琉羽宫,是我记忆中温暖的家之一隅。但此时的我,反而像个战战兢兢的造访者一般,小心翼翼地从颠簸的马车窗口,敬畏地望向这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千宫之宫。我曾绝望地以为再也见不到她。因为在过去的那几年里,我根本就不愿回忆起任何事。琉羽宫绮丽非凡的皇家花园,对于我来说,不再是美好的童年记忆,只是一把由玫瑰化成的利刃,时时刻刻藏在胸口,悬在心尖。灰败、卑鄙、丑陋、无耻,麻木,才是填充我生活的所有。但现在,被我刻意封闭的回忆,正如面前恢弘壮丽的宫殿一样,不可抗拒地,无比真实地靠近着。它叫我复苏,唤我回家。是的,我回来了,作为泱泱青龙国的第一帝姬。
  • 谋士养成计划

    谋士养成计划

    一个身在汉末的世族少年意外的拥有了属于后世的记忆,还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个古怪系统,于是,少年的成长之路即将开启。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英雄辈出,豪杰并起。想那江东美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卧龙诸葛孔明,隆中笑言天下三分,魏武曹孟德,东临碣石有遗篇......生在这个波涛澎湃的时代里,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参与者,一睹这些乱世豪杰的绝代风采。
  • 爆笑萌妃:美妾要爬墙

    爆笑萌妃:美妾要爬墙

    一个娇小柔弱的身体,一个糙妹子的灵魂,一场阴差阳错的婚姻,”大爷求放过!”目光星星点点可怜非常。“青儿放心,我定会护你周全的。”男子冲她宠溺一笑。偏偏一场大火,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妹妹怎的如此狼狈?不如我为你抚琴一曲?”明媚的眼瞳笑意盈盈。十六岁那年,柳青灯眼里的第一朵桃花绽放了。替婚算什么?大佬也靠边!别说这宣府的墙,就算是天下,我也说翻就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树一相思

    一树一相思

    四个人的爱恋,最终,谁会伤心离去?谁又能如愿娶到她呢?相思树下,谁与谁携手共度一生?
  • 画皮VI

    画皮VI

    千年古画暗藏神秘幽灵……名星歌女甘做美院裸模……屌丝学生受失恋刺激忽然看到了鬼……现代版的画皮正剧,貌似真实的故事……邪恶的疯人院,诡异的校园,疯狂的ZZ杀手……画皮VI,画皮VI,画皮VI……
  • 重生之末世女军官

    重生之末世女军官

    【本文重生文+爽文无敌文一对一】前一世的她浑浑噩噩度过末世十年,无亲朋无好友。但如果一切回到原点,重生在末世三天前。重活一世,人变,心变,连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出没:帅哥要小心

    妖孽出没:帅哥要小心

    童葭乐是一名豪门私生女,自从得到祖上传下来的一把古琴。可是自从那以后,买回来的鱼儿修炼成了妖怪,拣回来的流浪猫、流浪狗一个个也修炼成了精怪,茶花,飞鸟,一个个竟都‘身世不凡’。这是肿么了?妖孽成群?就连捡到一个MP5,都变成了大帅哥,这生活变了.........
  • 明末大奸臣

    明末大奸臣

    铁骑绕江山,国破山河碎天子守国门,臣子死社稷明末年间,山河飘零动荡,内有贪官污吏祸国殃民,外有女真肆虐辽东。今朝生为明臣,君不负我,定以死守忠节,君若负我,那天翻地覆又如何。望着这片血色的天空,王宿喊出了自己的誓言。ps:书友群:四一五、八八九、三二三都加进来吧,大家一起聊聊书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