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嬴政在第五次大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宫平台。
次日,还未等始皇的遗体安全运回国都咸阳,其最小的儿子胡亥苟结赵高、李斯等人,假拟皇帝密旨,由胡亥继承皇位。
他们编造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事先铲除了对皇位最具威胁力的两个人,即胡亥皇兄扶苏和忠臣蒙恬。在得知扶苏边疆自刎,蒙恬阳周入狱之后,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七八月的天气干燥炎热,秦皇的尸体已经极度腐败,恶臭难闻。为了不让随行的人众和沿途的百姓发现,他们便用鲍鱼之臭掩盖尸臭。
数日后,车队顺利回到都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命郎中令,李斯续任丞相之职,但是朝中的大权,却落到了贼臣赵高手中。
继位后的胡亥,并没有休手,而是对其他众多的兄弟姐妹继续残害,有如禽兽,毫无人性。
胡亥屠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前后共二十余人,其中最残忍的是在咸阳市市中的商业区,将十二个兄弟当众处死。另一次是在咸阳东,一个叫杜邮的地方,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
除了残害手足,胡亥在赵高的唆使之下,又将矛头对准了朝中异己的文武大臣们,首先迫害的是蒙恬、蒙毅兄弟俩。
刚开始胡亥还寻思着继续任用他们,但赵高怕其对自己势力的扩充构成威胁,就向胡亥谎舌造谣,说始皇原想立胡亥为太子,但遭到蒙毅极力阻止,始皇最后才打消了立其太子的念头。
胡亥却信以为真,不但没有释放蒙恬,还将蒙毅也囚禁在代郡的监狱里。而后,胡亥派使者逼迫蒙毅自裁,又派人到阳周逼迫蒙恬自杀。兄弟俩与来使诸多口舌之后,无以抵抗,相继含恨自尽。
右丞相冯去疾和大将军冯劫为免遭羞辱,选择了自尽。
在杀死文武异己大臣后,赵高继续忙于巩固权势和笼络党羽,昔日盟友李斯,也难逃劫数,被其借胡亥之手,杀之而后快。
而胡亥却只知道自己享乐,对赵高的这些阴谋诡计毫无察觉和防备,甚至对其爱之甚深。
他想方设法,不为朝政,只为享乐。他曾问赵高:“人这一生就如白驹过隙,做了皇帝,朕只想尽心享乐,爱卿觉得如何?”赵高当然极力赞许,暗自窃喜。
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他对李斯说:
“朕听韩非说,尧治理天下之时,房屋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麻衣裹身。到了大禹治水时,到处奔波,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他乡。倘若做帝王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意愿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并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祈愿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朕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朕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朕就是想这样永远享乐天下,爱卿你看有什么良策?”
正是胡亥的玩乎皇权,才让赵高这种乱臣贼子有机可乘。就这样,秦始皇终其一生苦心经营的封建帝制王朝,被赵高一步步毁至灭亡。
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定,大秦帝国的毁灭,似乎早有预兆和定数。
其实在秦始皇陨天的头一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一年之中曾相继发生过三件离奇古怪的事情,而这些怪事在古代人的眼里,就是不可化解的凶兆。
第一件怪事是“荧惑守心”。
什么叫“荧惑守心”呢?古代时期的中国星占学,把“火星”称作“荧惑”。
二十八宿(一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二为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三为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四为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中的“心宿”,简称为“心”,也就是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恒星组成。
当火星运行到天蝎座三颗恒星的附近,并在这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出现了古人常说的“荧惑守心”天象。
这种天象为皇权做出的解释是:天蝎座的三颗星中,中间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两颗稍暗的,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
为何为凶兆?个中含义被星占学翻译为:轻者天子失位,重者皇帝死亡。
一个国家,皇帝若失位或死亡,轻者面临天子更替,皇权的过度是国之大事,弄不好就会导致改朝换代,此为重者。
第二件怪事为陨石事件。
秦始皇三十六年,五月,一颗流星坠落在了东郡(秦始皇即位之初,齐、秦两国的交界地,现是大秦的一个东方大郡)。
陨石坠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陨石上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七个刻字不可小视,它代表着上天的旨意,预示着秦始皇即将陨天,同时也预兆了大秦帝国即将灭亡。
第三件怪事为沉璧事件。
同年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在经过华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拿着玉璧把他拦住。且对使者说:“请帮我把这玉璧送还给滈池君”,还一本正经地说:“今年祖龙死。”
使者听后满脸疑惑,但这个怪人留下玉璧后,不做任何解释地消失在夜幕之中。
怪人口中的“祖龙”,就是指的秦始皇,而这块玉璧,则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游渡江时,祭祀水神而投到江中的那块。十年过去了,这块祭祀水神的玉璧,又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给送还回来。
由此三事而兆,大秦王朝的灭亡,似乎必然。
我要说的故事,就从还璧怪人这里说起。
当时,感觉事情不妙的使者,带着玉璧火速赶回了咸阳,立即将此事汇报秦始皇。
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怒,他知道怪人话中的“祖龙”,就是指的自己。沉默许久之后,若有所思地说:“山鬼最多只知道一年的事情。”
早朝退后,秦始皇又对众人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秦始皇说这话的时候,听起来似乎底气十足,但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无可奈何的感觉。
举足难安的秦始皇回到寝宫之后,仍感事情蹊跷,遂速派秘史彻查此事。没过多久,秘史便奉上查验秘奏。
秦始皇接到秘奏后,迫不及待地拆开,奏折上豁然写着十四个字:此璧为万岁东巡渡江祭水神用者。
看完秘奏之后的几天,始皇更加惶惑不已,寝食难安。
伺候左右的宦人赵高美言相奉:“万岁莫忧,此乃无稽之谈,妖言耸听。”
听完赵高奉词的秦皇,不但心情没有好转,而且更加愤怒起来,对赵高怒斥说:“尔此话无稽,少言谄媚,速传术士姜庸,朕有言相询。”
赵高见始皇大怒龙颜,连连道唯,屈身退出去传术士。
没过多久,姜庸唯唯诺诺地走进皇帝寝宫,礼数参拜之后,被秦皇叫到身边。
秦皇焦虑地说:“爱卿,想必你已知晓,寡人今日传你所为何事?”
姜庸恭敬地哈腰:“微臣愚昧,还望帝君明示。”
秦皇将案上的秘奏递给他说:“为此事,爱卿帮寡人推敲几分。”
其实姜庸早已料到秦皇找他的用意,他也深谙秦皇的为人,迫于皇命难违,无奈之下,只能诚惶诚恐地前来应召。他更加明白,此事若弄得好,则身安无事,若弄不好,必将家破人亡。
在加上之前术士卢生痛骂秦皇后逃跑,秦皇心里余怒未消,若言语不当,定无生还。
姜庸毕恭毕敬地接过秦皇手中的秘奏,小心翼翼地打开。看完之后,故作蔑视状,附身对秦皇说:“此乃恶士所为,明君毋庸担忧。”
秦皇不解地问:“爱卿此话何意,愿闻其详。”
姜庸侃侃有词地说:“自古以来,君得天下,不免于少数恶士沦为亡国人,其人并无能耐,只会恶言相诋,暴弃终身。吾皇乃国之贤君,天之圣子,统一天下,实为顺应天意而为之。此等恶士,敢违天命,谤言国君,自有天诛,必遭天谴。吾皇唯保重龙体,切勿忧心。”
秦皇听后,脸色渐渐转忧为喜:“爱卿此话可属实?”
姜庸见秦皇面露喜色,心里稍微放松了些:“微臣不敢欺哄圣君,句句属实。”
秦皇将左右人等均吩咐退下,唯留姜庸一人立于室中。执其手,甚是爱戴地说:“爱卿可直言不讳,朕愿闻实言。”
姜庸受宠若惊,急忙跪倒在地,口中一直重复着一句话:“圣君明察,圣君明察呀!圣君明察。”
秦皇将姜庸扶起,但他根本不敢起来,于是秦皇怒言说:“尔勿哄寡人,若不实言,朕必不悦。”
姜庸思绪万千之后,抹去两腮热泪,跪走几步,来到秦皇膝下,说:“圣君莫怪,圣君莫怪。此事天之预兆,微臣不敢妄言。据微臣探听所得,那还璧怪人身形极其高大,白须鹤髯,仿若天仙。微臣恐惊扰皇帝圣安,避而答之。”
秦皇听到此处,不禁连连后退几步,微声说道:“寡人卒已,寡人卒已。”
随即呵退姜庸。
又过了几天,秦皇依然被玉璧之事烦扰,早不临朝,午不参政,晚不入侵,茶饭不思,消极难当。
这几天他想了许多,最后他将三件被视为凶兆的事件联系到一起,得出的结论为“必死无疑”。
想到这里,他渴求长生不老的心情更加急切,于是立即命赵高再次传唤姜庸,欲询问徐福寻仙的消息。
但当赵高心急火燎地来到姜庸的府邸,却发现姜府早已人去楼空。原来姜庸在皇宫回来之后的当晚,就效仿卢生,辞去家丁、丫鬟,携家眷逃生而去。
赵高命令侍卫们将姜府翻了个顶朝天,依旧没有找到一个活物。最后却在中堂的角落里,发现一封没有封合的信,上面豁然写着三个字:“致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