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道石老实走在那条月黑天高伸手不见五指的路上,脚下忽然叮铃一响,石老实弯腰捡起一看原来是一个布袋,打开布袋一看里面竟然有纹银二两。石老实十分欢喜,匆忙赶往家去。正应了那句:王道有失,天必惩之,人若向善,天必佑之。
石老实回到家向妻子说明一切,并将二两纹银在布袋中拿出,交予其妻张氏保管。刚将布袋扔了却听见又是银两碰撞之声。夫妻二人抓紧又捡回布袋往里看时又是二两白银,夫妻二人又拿出这二两白银,却要扔时里面又是二两白银。夫妻十分欢喜得到银子后,为感谢苍天眷顾,翻盖房屋开了一家当铺周济穷人。
石老实夫妻不久生有一子,为答谢天恩,为其取名为石天赐。天赐同小爱学,天资聪颖,乐于助人。石老实并没有因为得了许多财富奢侈浪费,夫妻二人将经营所得银两多数捐助穷人,布施四方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善人。附近庄子的穷人若有困难,多半拿东西来当铺换些银两,好度过困难养家糊口。石老实不分物什贵贱多寡,也一一周济,并无为富不仁之举。
由于石老实的乐善好施及庄人的努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石门村已经发展成一个比较繁华的庄子,各地客商往来于此,差吏也在此中转歇脚,四周村镇的村民也多来此采购,当铺店铺,客店酒馆林立。
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石老实已经年逾五十,知天命。其子石天赐也将近十八在一所书院读书,为考取功名而做最后的准备。又近年关,当铺生意又系又比较繁忙,多有穷人来当铺。天赐每逢功课不要紧便去当铺帮忙。
却说腊月十八的一天正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来到当铺,问小二换取二两纹银。小二问道:“不知婆婆以何物抵当?”老妇人拿出一张画,只见画上画着一位貌似观音菩萨的美丽女子,只是女子手中没有羊脂玉净瓶等物件儿,也没有两位童子跟随手中却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再看画中换了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四盘菜肴两荤两素却不重样,还有两个馒头一副筷子。这架势是似乎是观音菩萨做了四菜一汤,却是在画中,不知何人得此消遣。
店小二却是看的目瞪口呆,过了许久缓过神来,说:“您这画中女子十分漂亮,但一张画纸谁能给你二两银子,老妇人快些离去,莫要打搅我们生意。”说完,就要推赶老妇人离去。老妇人唱到:若昔贫苦时,曾许白纸二两银。今番老妇拿图来,可证官家是戏言。正在忙着招呼客人的石老实听到此番唱词,忽然想到十八年前的许诺,急忙喊住老妇人,叫小二去取了二两纹银给老妇人,说道:“伙计无理,婆婆休怪,此处有二两纹银,婆婆拿去用便是。”老妇人拿着银两,径自离去。随后石老实嘱托小二道:以后但凡有人来当铺,不论对方拿来什么物件,哪怕是一张白纸都可当予二两纹银,帮助他们度过困难。
天赐放学回到当铺对父母说学堂放假了夫子让在家中温习功课。随后看到柜上的画,十分喜欢!向父母求得,装裱一番,悬挂于自己的房屋之中。石天赐白天在当铺中帮忙,晚上温习功课。转眼间,十几天过去了这一天又是大年三十。快要中午的时候石老实,教伙计们聚过来分发了工资和福利,让他们回家过年去了。石老实夫妇,看了看当铺中没有客人了,便让石天赐在当铺中照看着,夫妇二人去后院儿家中准备午饭。
过了正午,四邻八舍的爆竹开始响彻天空,大小神灵,千家万户都开始过年了,石老实回到前院当铺见再无客人,与天赐锁了当铺,回到后院。随后燃了爆竹,送了神灵,一家三口吃饭过年。